-
SMARCE1在透明细胞型脑膜瘤中的诊断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SMARCE1在透明细胞型脑膜瘤(CCM)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在与CCM形态学相似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CCM共13份标本/11例,以及伴有透明细胞样形态的脑膜瘤17例、其他类型脑膜瘤782例,和其他具有透明细胞样形态的颅内肿瘤。将纳入病例石蜡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行SMARCE1、SSTR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Ki-67、p5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淀粉酶消化PAS(D-PA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CM肿瘤细胞呈片状生长,无特殊排列方式,未见典型旋涡状结构,细胞多角形,胞质透亮,富含糖原,间质及血管周见多少不等的红染的胶原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CM均显示SMARCE1表达缺失(13/13),其他类型脑膜瘤(782/782,100%)均显示SMARCE1细胞核不同程度阳性,其中7例为部分弱阳性。伴有透明细胞样形态的脑膜瘤(17/17)均显示SMARCE1细胞核阳性。颅内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10/10)、血管母细胞瘤(10/10)、中枢神经细胞瘤(10/10)、少突胶质细胞瘤(10/10)、室管膜瘤(13/13)、胶质母细胞瘤(42/42,100%)、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35/35,100%)均无SMARCE1的丢失。CCM中SSTR2、EMA均阳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1%~5%,p53阳性率0~40%。PAS染色显示CCM(13/13)以及伴有透明细胞样形态的脑膜瘤(17/17)均为胞质颗粒状阳性,D-PAS染色均阴性。结论:SMARCE1可以作为CCM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的重要参考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脑膜瘤分类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首次将部分分子遗传学特征纳入脑膜瘤分类体系,并对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和补充。除了NF2双等位基因失活或其他经典的脑膜瘤的驱动基因突变之外,部分分子特征具有分型特异性,如TRAF7和KLF4共突变为分泌型脑膜瘤的分子标志物,SMARCE1突变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特征性基因改变,以及横纹肌样脑膜瘤相关基因突变BAP1等。在分级方面,TERT启动子突变和/或CDKN2A/B纯合缺失,无论有无间变性组织学特征,均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WHO 3级间变性脑膜瘤。另外,H3K27me3缺失也往往是提示预后较差的特征。本文就脑膜瘤的WHO新分类进行简要解读,并分析其可能的实践局限性,以期在诊断工作中更方便理解分类进展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脑胶质瘤预后相关基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人脑胶质瘤预后不良相关基因,分析预后基因模型在人脑胶质瘤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别从GTEx数据库、TCGA数据库中下载正常人大脑皮层测序数据、人脑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和低级别胶质瘤)相关转录组测序数据和患者生存资料,验证集CGGA325和CGGA693测序数据来源于CGGA数据库,从人脑胶质瘤和正常人大脑皮层测序数据之间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和CGGA325和CGGA693生存分析验证;筛选与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的基因,分析高、低风险评分预后基因模型对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ROC曲线评估预后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价值.结果:在TCGA中,共筛选出127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712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5589个,经单因素Cox、Lasso回归分析结合验证集CGGA325和CGGA693生存分析验证,最终确定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ZNF410均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在TCGA中,高风险评分预后模型(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ZNF410)组患者的预后较低风险评分组差(P<0.05),预后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750和0.742;在验证集CGGA325和CG-GA693中,预后模型高风险评分组患者的预后均较低风险评分组差(P<0.05),预后模型在CGGA325中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和5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673、0.778和0.830,在CGGA693中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和5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680、0.700和0.709.结论: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和ZNF410可能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基因,具有作为人脑胶质瘤预后分子标志物的潜能,高风险评分预后模型(DDX47+DIABLO+GABARAP+SMARCE1+ZNF410)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且对预测患者3、5年总生存期具有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Foxp3和SMARCE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Foxp3和SMARCE1在宫颈癌中表达水平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宫颈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中Foxp3和SMARCE1的表达水平,分析宫颈癌组织中Foxp3和SMARCE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SMARCE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质粒构建及转染、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检测Foxp3和SMARCE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Foxp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更高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SMARCE1蛋白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oxp3和SMARCE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MARCE1蛋白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强于其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5);Foxp3可增强SMARCE1蛋白的表达,并可转录激活SMARCE1促进其表达.结论:宫颈癌中Foxp3和SMARCE1蛋白的表达成正相关,Foxp3可转录激活SMARCE1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SWI/SNF复合体不同亚基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及免疫标志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SWI/SNF复合体(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omplex)不同亚基突变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及与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检测ARID1A、ARID1B、SMARCA4、PBRM1、ARID2、SMARCB1、SMARCE1基因突变并计算样本TM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L1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结果 在66例患者中,10例患者检测到同时存在2个亚基共突变,共突变率达15.2%;12例患者检测到SWI/SNF复合体亚基突变伴随KRAS突变,共突变率达18.2%.ARID1A、ARID1B、SMARCA4、PBRM1、ARID2、SMARCB1、SMARCE1亚基突变各占24%、12%、34%、12%、16%、1%、1%.SWI/SNF复合体亚基突变的NSCLC患者PD?L1≥1%占83.7%,其中ARID1A和SMARCA4突变患者PD?L1≥1%均占22.4%;各亚基突变的TMB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SMARCA4突变患者TMB≥10 Muts/Mb占2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WI/SNF复合体不同亚基突变之间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结论 SWI/SNF复合体不同亚基突变在NSCLC中的预后无明显差异,但SMARCA4突变倾向于伴随更高的TMB,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Foxp3/SMARCE1信号轴促进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是否通过SMARCE1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基因芯片筛选下调Foxp3后下游差异表达基因.宫颈癌Hela细胞转染Foxp3 shRNA干扰后,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SMARCE1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观察Hela细胞共转染Foxp3 shRNA和SMARCE1质粒后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SMARCE1是Foxp3的下游基因;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Foxp3增强Hela细胞中SMARCE1蛋白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证实Foxp3增强SMARCE1促进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Foxp3通过调控SMARCE1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Foxp3/SMARCE1信号轴在宫颈癌的进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