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 KAT6B变异所致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患儿的临床诊断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1例因反应迟钝就诊的3月龄女婴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并将患儿的表型与 KAT6B基因变异相关的两种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患儿具有手指/脚趾长、面具脸、睑裂短小、睑下垂、泪道异常等特征,其 KAT6B基因第16外显子存在新发杂合致病变异c.3040C>T(p.Gln1014*),与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SBBYSS)综合征的特征相符。 结论:患儿被诊断为SBBYSS综合征,但也具有部分独特的表现。本病例的发现扩大了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综合征的表型及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KAT6B基因杂合突变导致典型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对2018年9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例临床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8年合并特殊面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患儿临床表现及其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结果确诊为典型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综合征(SBBYSS)。该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KAT6B基因(NM_012330.3)c.3147G>A(p.P1049P)杂合同义突变,该同义突变导致产生新的剪切位点(受体),从而使得16号外显子5′-端127个碱基丢失,形成新的截短蛋白。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例明确基因诊断并进行产前诊断的典型SBBYSS家系,其突变扩宽了中国人群KAT6B基因突变导致SBBYSS的突变谱,并为家系后续产前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综合征患儿的 KAT6B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例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综合征患儿的 KAT6B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 方法:提取患儿及双亲外周血DNA,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可疑变异,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患儿 KAT6B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c.2623C>T (p.Asp875Tyr)错义变异,该变异既往未见报道,且为新发( de novo)变异(PS2),在主要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中均不存在(PM2)。经PolyPhen-2、MutationTaster、PROVEAN等软件预测,均提示c.2623C>T (p.Asp875Tyr)变异为有害变异;同时经UCSF chimera及CASTp软件对编码蛋白3D结构进行建模及酶活性位点定位,发现该氨基酸的改变可影响编码蛋白原有的酶结合口袋空间大小,进而影响其与底物结合的能力,导致原有酶功能丧失(PP3)。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S2+PM2+PP3)。 结论:KAT6B基因c.2623C>T(p.Asp875Tyr)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Say-Barber-Biesecker-Young-Simpson综合征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KAT6B变异致SBBYSS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1例SBBYS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及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并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及亲源分析.结果 全基因组CNV检测未见明确致病变异;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KAT6B第16外显子存在c.3367_c.3370delAGAA(p.Arg1123Argfs?6)杂合移码变异,患儿父母未检测到该变异,该变异为新发变异(de novo).结论 KAT6B第16外显子c.3367_c.3370delAGAA(p.Arg1123Argfs?6)杂合移码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测序结果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