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及疗效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微创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07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SuperPATH入路54例(SuperPATH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64.3±9.1)岁;后外侧入路53例(后外侧组),男20例,女33例;年龄(62.2±10.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假体位置的外展角、外展角安全比例、前倾角、前倾角安全比例、后倾角、后倾发生率、偏心距差异、下肢长度差异,以及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107例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完整并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25个月)。SuperPATH组患者假体的后倾角13.6°±9.6°和后倾发生率18.5%(10/54)均大于后外侧组3.0°±1.0°和5.7%(3/53),偏心距差异0.26(0.13,0.49)cm小于后外侧组0.38(0.13,0.70)cm,术后1周Harris评分(74.8±7.8)分高于后外侧组(72.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假体的外展角及其所占安全区比例、前倾角及其所占安全区比例、下肢长度差异、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出现1例脱位,手法复位后未再次出现脱位。 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后外侧入路可以获得更好的偏心距,早期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但该入路安放髋臼假体出现后倾比例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炎性反应、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疾病患者炎性反应、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单县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后外侧入路组( n=70)和SuperPATH入路组( n=70),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反应指标、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情况。 结果:SuperPATH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105.40±15.11)mL,少于后外侧入路组的(196.89±24.26)mL( t=26.74, P < 0.001),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85±1.42)cm、(2.92±0.28)d、(6.67±1.36)d,均短于后外侧入路组的(13.07±1.89)cm、(8.36±1.45)d、(10.91±1.34)d( t=19.36、30.82、18.58,均 P < 0.001),而手术时间为(69.38±8.62)min,长于后外侧入路组的(60.45±7.79)min( t=6.43, P < 0.001)。SuperPATH入路组术后6个月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生理职能、生活功能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 t=9.12、11.80、11.64、11.69、6.45、11.79、6.04、10.74,均 P < 0.001)。两组术后3 d、术后14 d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SuperPATH入路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76.42±4.17)分,高于后外侧入路组的(69.37±5.11)分( t=8.94, P < 0.001)。SuperPATH入路组术后3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为(3.18±0.21)分,低于后外侧入路组的(4.26±0.29)分( t=25.23, P < 0.001)。 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SuperPATH入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可减轻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61例)和对照组(n=59例).研究组采用SuperPATH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3 d、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时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切口长度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时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术后2周时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研究组髋关节屈曲、外旋、内旋、外展、内收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数值上低于对照组的11.86%,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改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与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SuperPAT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2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数据.按照手术入路分为SuperPATH入路组和后外侧入路组,SuperPATH入路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70.00±3.24)岁;后外侧入路组219例,匹配后纳入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为(69.67±3.29)岁.对比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天、1周和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SuperPATH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均少于后外侧入路组,术后3天和1周的VAS评分低于后外侧入路组,而术后3天和1周的Harris评分则较高.SuperPATH入路组与后外侧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2/43)、23.26%(1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后外侧入路比较,采用SuperPATH入路进行T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可以缩短切口长度、减少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加速病人康复,且在短期内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两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比较Hardinge入路与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0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perPATH组(采用SuperPATH入路THA治疗)和Har-dinge组(采用Hardinge入路THA治疗),每组50 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髋臼外展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前倾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偏心距及其恢复率、双下肢长度差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 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负重下地时间、住院时间Su-perPATH组均短(少)于Hardinge组(P<0.05).手术时间SuperPATH组长于Hardinge组(P<0.05).术后6个月髋臼外展角及其安全区占比、髋臼前倾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偏心距及其恢复率、双下肢长度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 6 个月SuperPATH组高于Hardinge组(P<0.05),术后12 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SuperPATH组低于 Hardinge组(P<0.05).结论 与Hardinge入路比较,SuperPATH入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虽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但也可准确置入假体,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短期疗效好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9 例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扶拐情况、假体位置.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18 例顺利完成手术,1 例因术中复位困难改为常规后外侧入路(所有指标不予考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6(19.4±11.3)个月.术后 1 例出现严重低血钾、低蛋白血症,转ICU治疗后好转;1 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1 个月后痊愈;术后无关节不稳及脱位、肺栓塞、股骨骨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 个月,13 例可独立行走,3 例可扶单拐行走,2 例仍需坐轮椅出行.末次随访时,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Harris评分54~92(83.1±11.0)分,其中优7 例、良8 例、可1 例、差2 例,优良率15/18.结论 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通过对后关节囊、外旋肌肉组织的保护可有效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对假体的选择无限制性,对假体的安装角度无特殊要求,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髋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例如老年髋部脆性骨折、股骨头坏死、终末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临床上其手术入路也不尽相同,不同入路对术后患者步态、髋关节稳定性和肌肉功能有重要影响.传统常规手术入路可以提供更加清楚手术视野,显示更加充分,方便术者操作.但微创手术入路损伤少、出血小、术后疼痛较小,促进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但是微创手术切口在复杂的髋关节疾病方面具有手术操作复杂、暴露困难等不足.目前对于THA最佳手术入路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笔者就THA的手术入路进行综述,为其手术入路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比较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1-2022-12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SuperPATH入路组(采用SuperPATH入路,n=30)和后外侧入路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60例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个月.SuperPATH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及术后感染,SuperPATH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后外侧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SuperPATH入路组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6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入路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SuperPATH入路行入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满意,相较于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该术式不仅切口较小、术后早期疼痛轻,而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前路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Anterior SuperPAT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THA的7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38例采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的病人纳入前路通道组,37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的病人纳入后外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1周、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与前倾角,并与Lewinnek安全区(髋臼外展角40°±10°、髋臼前倾角15°±10°)进行比较,评估放置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 病人随访8~21个月,平均为12.1个月.所有病人术后6个月均未见脱位.前路通道组手术时间长于后外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后外侧组,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后外侧组,术后24h的VAS评分低于后外侧组,术后1周、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后外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通道组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2.78°±4.98°、15.29°±4.97°,二者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84.2%(32/38);后外侧组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1.49°±5.50°、13.58°±4.74°,二者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83.8%(31/3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THA,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差异.虽然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手术时间更长,但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缓解手术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SuperPATH入路松解梨状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评价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松解梨状肌的早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进行THA的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SuperPATH入路进行THA,根据术中是否松解梨状肌分为松解梨状肌THA组和不松解梨状肌THA组.最终松解梨状肌THA组22例患者、不松解梨状肌THA组25例患者纳入最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皮开始至皮肤缝合完毕)、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起立行走时间(TUG)、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下肢长度差异、髋臼前倾角、髋臼外翻角,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松解梨状肌TH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不松解梨状肌THA组患者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松解梨状肌TH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总失血量少于不松解梨状肌TH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不存在主体间效应(F=1.662,P=0.204).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TUG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间TUG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不存在主体间效应(TUG:F=0.036,P=0.850;髋关节Harris评分:F=0.151,P=0.700).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下肢长度差异及髋臼外翻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松解梨状肌THA组患者髋臼前倾角更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2/22)vs.8.0%(2/25),χ2=0.000,P>0.05].结论:SuperPATH入路THA松解梨状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失血,但不影响术后早期疗效.因此建议术中对梨状肌常规进行松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