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前管理平台在泌尿系结石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借助院前管理平台对泌尿系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为提升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22年8月-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拟行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手术且住院时间≤3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该院院前管理平台收治入院的患者为试验组,门诊直接收治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院前管理中心进行1次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的疾病知识水平和特异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17(16,18),12.5(10.5,14);Z=10.162,P<0.001],特异性生活方式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22(20,24),17(15,20);Z=8.026,P<0.001].结论 基于院前管理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住院时间短的泌尿系结石手术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善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输尿管软镜联合末端可弯曲输尿管软镜鞘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末端可弯曲输尿管软镜鞘(FTS-UAS)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8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4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输尿管软镜联合常规鞘)和观察组(44例,输尿管软镜联合FTS-UAS).观察两组术后1d、3d、4周的结石清除率,统计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d、3d、4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d 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Clavien分级均为Ⅰ级.观察组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FTS-UAS治疗肾结石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还可减轻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每组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 P<0.05),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 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为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接近,均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其中逆行输尿管软镜术具有术后疼痛感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的优点,临床可依据患者需求进行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12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分为早期手术组(未采用自制进水通道,46例)和后期手术组(采用自制进水通道,66例),术后留置1根6F的D-J管或1~2根5F的D-J管,1~3个月后拔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感染发生率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等。结果:早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1 min,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为19.57%(9/46),感染发生率为21.74%(10/46),结石清除率为76.09%(35/46),手术成功率为73.91(34/46);后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 min,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为3.03%(2/66),感染发生率为4.55%(3/66),结石清除率为95.45%(63/66),手术成功率为95.45%(63/66),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输尿管镜下自制进水通道制作简单,操作便利,同时配合术中对各种细节把控,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输尿管狭窄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结石清除的影响因素及RUSS评分修订量表的预测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术后结石清除的影响因素及Resorlu-Unsal肾结石评分(RUSS)修订量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会理县人民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医院行FURL治疗的20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石清除效果分为结石清除组(144例)和结石残留组(64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URL术后结石清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USS评分修订量表对结石清除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石清除组的结石面积、结石CT值、肾盏累及数量、合并肾下盏结石且肾盂漏斗角度(IPA)<45°、合并肾下盏结石、合并肾脏解剖结构异常比例及合并鹿角形结石比例均低于结石残留组,而多发结石比例、结石最大径1、2级比例高于结石残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结石面积、肾盏累及数量、多发结石、IPA及结石最大径分级是FURL术后结石清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评分在1~2分中,RUSS量表的结石清除率要高于RUSS评分修订量表,而评分在0、3分中,RUSS量表的结石清除率要低于RUSS评分修订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石清除组的RUSS量表和RUSS评分修订量表评分显著少于结石残留组(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USS评分修订量表的结石清除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7,高于其他指标( P<0.05)。 结论:FURL术后的结石清除效果可能与结石面积、肾盏累及数量、多发结石、IPA及结石最大径分级有关,同时基于RUSS评分修订量表可准确预测术后结石清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日间手术模式下硕通镜联合软式输尿管镜治疗<20 mm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硕通镜联合软式输尿管镜治疗长径<20 mm肾结石在日间手术模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就诊的110例单侧结石长径<20 mm的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日间手术模式组和常规手术模式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组的术中置鞘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共5例患者因置鞘失败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日间手术模式组与常规手术模式组患者的术中置鞘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常规手术模式组比较,日间手术模式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总住院费更低,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行硕通镜联合软式输尿管镜治疗结石长径<20 mm肾结石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不增加手术风险,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在预测Ⅰ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结石清除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对预测I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术后结石清除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的9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Ⅰ期RIRS的临床资料。分析新型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与Ⅰ期RIRS术后结石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Ⅰ期RIRS,术后总体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79.59%(78/98)。新型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总得分为5~9分、10~12分、13~16分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73%(51/55)、67.65%(23/34)和44.44%(4/9),不同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新型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 CI:0.708~0.854,高于任一单个变量的AUC,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其中新型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与原S.T.O.N.E.结石评分系统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 结论:新型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能有效地预测Ⅰ期RIRS术后结石清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发热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发热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fURS且术前尿培养阴性的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5例,女73例;年龄(46.4±12.1)岁;合并高血压病86例,糖尿病41例,冠心病12例;57例有泌尿系结石手术史;91例有重度肾积水。结石位于左侧164例,右侧144例;肾结石88例,输尿管结石124例,肾输尿管结石96例。结石数量≤2枚者243例,>2枚者65例;结石最大径12.0(9.0,15.0)mm。尿白细胞阳性109例,阴性199例。尿亚硝酸盐阳性2例,阴性308例。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有无发热。比较发热组与未发热组一般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URS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1 000次Bootstrap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性能,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稳定性。结果:308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0(40.0,75.0)min。完全清除结石221例。其中14例(4.5%)术后出现发热,294例术后未出现发热。发热组较未发热组的女性比例更高[57.1%(8/14)与22.1%(65/294), P=0.007],合并糖尿病比例更高[50.0%(7/14)与11.6%(34/294), P<0.001],肾结石比例更高[64.3%(9/14)与26.9%(79/294), P=0.022],术中完全清除结石比例更低[42.9%(6/14)与73.1%(215/294), P=0.031],结石最大径更大[15.5(12.5,19.3)mm与11.0(9.0,15.0)mm, P=0.004],手术时间更长[87.5(58.8,106.3)min与55.0(40.0,75.0)min, P<0.001],血小板计数更高[267.0(225.8,354.0)×10 9/L与233.0(197.8,272.0)×10 9/L, P=0.026],肌酐更低[67.5(52.5,72.3)μmol/L与73.0(62.0,84.0)μmol/L, P=0.026],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更高[148.8(118.3,189.3)与119.5(93.2,156.0), P=0.0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合并糖尿病、结石位置、不能完全清除结石、结石最大径、手术时间、血小板计数、肌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尿亚硝酸盐阳性是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11.073,95% CI 1.623~75.521, P=0.014)、合并糖尿病( OR=5.995,95% CI 1.441~24.952, P=0.014)和手术时间长( OR=1.024,95% CI 1.003~1.046, P=0.024)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AUC=0.866,95% CI 0.781~0.935)。校准曲线展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女性、手术时间长和合并糖尿病是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fURS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预置D-J管分期碎石治疗输尿管嵌顿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一期输尿管镜碎石与预置D-J管后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一期碎石组48例,二期碎石组5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清石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比较,二期碎石组一次性清石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一期碎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有良好效果,预先置管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CNL、mPCNL、FURS术治疗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体内皮质醇(Cor)、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35例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CNL组、mPCNL组及FURS组;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 d记录患者肾盏结石清除率;术后1 h及术后1周检测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mPCNL组及FUR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PCNL组及FURS组患者的结石总清除率、中盏结石清除率、下盏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FURS组患者上盏结石清除率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Cor与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FURS组最低,PCNL组最高;mPCNL组与FUR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PCNL组( P<0.05)。 结论:采用mPCNL和FURS治疗肾盏结石,可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改善患者的术后Cor、S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