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姜黄素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制备新型姜黄素油酸复合物肝靶向纳米粒[Cur(OA)2-NPs],并对其小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基于前期工作按最佳工艺,应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制备Cur(OA)2-NPs并进行表征;以25 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Cur(OA)2-NPs,分别于给药后0.05,0.25,0.75,2,4,6,8,12h,经眼球取血200 μL,小鼠解剖后取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经过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HPLC测定姜黄素油酸[Cur(OA)2]和姜黄素(Cur)的含量,分析Cur(OA)2-NPs体内组织分布和药物释放特性;将Cur(OA)2和DiR荧光染料包裹到mPEG5000-PLGA中制得纳米粒,按Cur剂量25 mg·kg-1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于不同时间点麻醉小鼠,将其置于785 nm激发波和820 nm发射波形成的活体红外成像系统中扫描成像,研究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体内纳米粒的肿瘤靶向性特征.结果 纳米粒呈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3.39±1.71)nm,载药量为(19.35±0.12)%,包封率为(92.32±3.13)%.血浆中除脑组织外其余组织均可检测到Cur(OA)2分布,分布迅速,Cur(OA)2浓度4h内从310.33 μg·mL-1减少到28.94 μg·mL-1,近90%从血管中被清除,肝脏中含量最高可达368.93 μg·g-1;肝脏、脾脏和肾脏可检测到Cur,分别为125.72,33.60,16.81 μg·g-1,而血浆、肺脏和脑中则无.纳米粒静脉注射后2h左右出现峰值,其中肝脏Cur(OA)2和Cur的浓度最高;活体成像结果也表明,小鼠体内纳米粒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肿瘤部位,肝脏2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慢慢下降,而肿瘤组织8h左右可见强烈荧光,并于12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且其荧光强度显著强于肝脏部位.结论 本研究完善了Cur(OA)2-NPs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难溶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开发提供了解决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海藻酸钠mPEG-b-PLGA纳米粒处方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海藻酸钠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PEG-b-PLGA)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 合成10% mPEG5000-b-PLGA为基质材料,通过双乳剂法制备载胰岛素的海藻酸钠mPEG-b-PLGA纳米粒.选取胰岛素投料比、油相与外水相体积比、乳化剂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最优处方,对优化所得纳米粒的基本性质和体外释药性能考察.结果 最优处方为:胰岛素投料比14.67∶100,油相与外水相体积比1∶3.32,乳化剂浓度为2.01%.实际制备所得载胰岛素纳米粒包封率为83.61%,载药量为10.90%,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平均粒径为(271.80±3.50)nm,Zeta电位值为-54.27 mV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有效可行,可以用于优化海藻酸钠mPEG-b-PLGA纳米粒的处方工艺,优化后的纳米粒有望作为理想的胰岛素缓释载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