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目的 制备共载多西紫杉醇(DTX)/依克立达(ELC)白蛋白纳米粒(DTX/ELC Co-loaded NPs),并评价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DTX/ELC Co-loaded NPs;首先以三氯甲烷-无水乙醇配比、油相-水相配、白蛋白浓度、pH值、微射流压力、微射流循环次数、有机溶剂挥发时间作为考察的处方和工艺变量,以白蛋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作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对DTX/ELC Co-loaded NPs制剂性质影响的关键性变量;再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关键性变量,得到最佳处方工艺.采用动态激光散射仪测定白蛋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超滤离心法测定纳米粒中两种药物的包封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通过动态反向膜透析法考察DTX/ELC Co-loaded NPs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pH6.0)中的药物释放特性.结果 白蛋白浓度、微射流压力和微射流循环次数是影响DTX/ELC Co-loaded NPs粒径大小的关键性变量.经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白蛋白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白蛋白浓度为60 mg·mL-1,微射流压力为1.4×104 psi,微射流循环次数为6次.根据最优处方工艺制备3批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47.6±15.8 nm,Zeta电位为-22.1±1.1 mV,DTX、ELC的包封率分别为95.6%±1.3%、97.5%±2.3%.DTX/ELC Co-loa

作者:李昀;郝堂娜;于忠辉

来源:华西药学杂志 2021 年 3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0
作者:
李昀;郝堂娜;于忠辉
来源:
华西药学杂志 2021 年 36卷 1期
标签:
多西紫杉醇 依克立达 白蛋白纳米粒 超高压微射流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Box-Behnken实验设计 超滤离心法 药物释放
目的 制备共载多西紫杉醇(DTX)/依克立达(ELC)白蛋白纳米粒(DTX/ELC Co-loaded NPs),并评价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DTX/ELC Co-loaded NPs;首先以三氯甲烷-无水乙醇配比、油相-水相配、白蛋白浓度、pH值、微射流压力、微射流循环次数、有机溶剂挥发时间作为考察的处方和工艺变量,以白蛋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作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对DTX/ELC Co-loaded NPs制剂性质影响的关键性变量;再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关键性变量,得到最佳处方工艺.采用动态激光散射仪测定白蛋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超滤离心法测定纳米粒中两种药物的包封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通过动态反向膜透析法考察DTX/ELC Co-loaded NPs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pH6.0)中的药物释放特性.结果 白蛋白浓度、微射流压力和微射流循环次数是影响DTX/ELC Co-loaded NPs粒径大小的关键性变量.经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白蛋白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白蛋白浓度为60 mg·mL-1,微射流压力为1.4×104 psi,微射流循环次数为6次.根据最优处方工艺制备3批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47.6±15.8 nm,Zeta电位为-22.1±1.1 mV,DTX、ELC的包封率分别为95.6%±1.3%、97.5%±2.3%.DTX/ELC Co-lo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