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阿是"法取穴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治疗颈性眩晕(CV)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CV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中药封包等常规干预,同时采用"阿是"法取穴针刺颈夹脊穴;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颈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HI、BBS评分及颈肌耐力测试结果、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观察组DHI评分[(21.64±2.21)分]、BBS评分[(54.75±4.85)分]、颈肌耐力测试时长[颈屈肌为(79.68±6.50)s、颈伸肌为(115.61±8.37)s]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椎动脉为(35.63±6.19)cm/s、右椎动脉为(36.62±6.43)cm/s、基底动脉为(48.34±7.62)c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能显著减轻CV患者眩晕症状,增强颈肌耐力及平衡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针灸歌赋看"对应疗法"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整理常见针灸临床歌赋16首,剔除了病变局部的即所谓"阿是"穴位,结果发现针灸歌赋中远道取穴大部分是符合徐明光老师创立的"对应疗法"的取穴规律.而剩下的不符合的一部分中大多是按照病因病机辨证取穴和经验取穴.可以佐证"对应疗法"能够为针刺远道取穴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再通过临床验证、观察与查阅大量资料,笔者认为,针灸"对应疗法"具有取穴灵活、远道取穴系统化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阿是穴与“阿是之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阿是穴是无固定部位和具体名称,按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确定的针刺穴位.孙思邈在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知识、收集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并在反复临床的基础上,首创“阿是”之名,立“阿是之法”,其在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作了记载.“阿是之法”源于《内经》穴法,是精确揣穴之法,确定腧穴的准确位置,提高临床疗效,应该成为临床中准确取穴的普适性方法.阿是穴是典型意义上的疾病反应点,是敏化态腧穴,“热敏点”属于阿是穴的范畴.在“热敏点”上施灸容易激发经气感传,实现气至病所.文章对阿是穴和“阿是之法”的由来、“阿是之法”是精确揣穴之法、阿是穴是敏化态腧穴等内容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大师邵经明教授临床经验采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邵经明教授临床行医80余年,针灸技法精湛,临床经验丰富.通过整理邵教授临床医案,总结邵教授的临证经验特点为:重视经络理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穴少而精,阿是穴、合谷治疗瘿.强调"取穴有主次,施术有先后".治疗痫证分轻重缓急,注重奇穴的特殊作用.发作期镇惊安神,控制症状,缓解期则针药并举,调理气血阴阳,减少发作频率,认为手法是针刺取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以动态表现为主的病症如抽搐、痉挛等,采用"静而久留"针法,以静制动,增强刺激,以获得远期疗效.邵经明教授临床医案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治疗各种沉疴痼疾均有良效.邵教授作为一代厚德博学的国医大师,其经验值得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腰扭伤取穴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针灸治疗腰扭伤的取穴规律.方法 以腰扭伤、针刺、针灸、灸法、电针为主题词,检索1996年5月28日-2019年6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腰扭伤的所有文献,共1 854篇,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针灸治疗腰扭伤的取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腰扭伤腧穴使用频次从高到底依次为委中、肾俞、阿是穴、后溪、腰痛点、大肠俞、水沟、腰阳关等;经脉以膀胱经、经外奇穴、督脉为主;部位以腰背部及上肢取穴最多;特定穴以背俞穴、经外奇穴、合穴、下合穴最常用;关联分析显示相关性较高的穴位组合:肾俞-大肠俞、肾俞-大肠俞-委中、肾俞-大肠俞-阿是穴、肾俞-大肠俞-阿是-委中、后溪-合谷;对高频主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五个聚类群分别为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腰痛点-水沟、后溪-合谷、夹脊穴-腰眼-承山.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针灸治疗腰扭伤取穴规律,穴位以腰背部和四肢末端为主,符合临床治疗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针刺带脉治疗腰痛的文献总结及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针刺带脉(BV)治疗腰痛的可行性.方法:系统回顾相关文献,阐述BV和腰痛之间的联系,总结BV腰痛的临床特点和取穴要点,观察针刺BV治疗腰痛的效果.结果:BV与腰痛存在紧密的联系,临床上BV腰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部坠胀感,腹大膨隆,腹股沟牵涉痛等.针刺BV治疗腰痛主要取命门、五枢、第三腰椎横突附近阿是穴.针刺BV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腰痛症状,缓解相关伴随症状.结论:针刺BV可以有效缓解具有典型BV腰痛患者的腰痛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陈雷运用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陈雷主任中医师运用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经验.陈雷主任结合发病人群特性、病程衍变特征和疾病症状特点等方面,提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气阴两虚兼气滞血瘀最为多见,同时因带状疱疹前期和中期遗留邪气的不同,在后遗症期兼见湿热蕴结、肝火偏亢等.在治疗上主用外治方法,立足扶正复机体之耗,祛瘀解疼痛之因等原则,采用精准取穴、辨证用针、围针平刺、随取阿是、针罐结合、调神宁心等方法,不忘扶正、祛瘀,兼顾兼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肘关节论治急性膝关节滑膜炎(劳损型)疗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基于巨刺、缪刺理论从肘关节论治急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法,可归纳为:痛点定位、下病上取、对侧取穴、手足同名经同气相求、阿是定穴、功能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