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根植三农聚焦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根植三农聚焦融合"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服务区域农牧产业发展,实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是我校涉农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学科融合的重要载体.为了新农课背景下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课程组在思政案例凝练上,从学科发展史、三农实践应用、校友优秀案例、生态文明、职业道德与生物伦理等方面,搭建学生"三农"情怀的培养平台;在课程思政案例和实践项目安排上,对接行业发展、三农实践、教师科研、校企合作项目和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等,建立学生知识应用的"融合"平台,从而实现对学生"根植三农"的情怀培养和"聚焦融合"的能力提升.授课过程中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线,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改造为人才培养全周期的参与.在课前的线上布置任务、课中的"六环节"教学和课后的第二课堂等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具有一定挑战度、高阶性和创新性的知识应用达到思政目标.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在三农行业一线的就业率明显提升,利用学科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了学生利用课程知识服务"三农"实践的内生动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塑了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并通过科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课程育人.在教学中融入了科学家故事、优美诗词以及生化知识在农业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三农"情怀,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乡村振兴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三生"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其中,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简称"三生"专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农业高校"三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待加强、学生自主选修空间需扩大、实践教学要强化等问题.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新时代加强"三生"专业建设的举措,如加强情怀教育、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加强师资建设、建立质量文化等,以培养高素质的"三生"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2/6/18
挖掘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诗词点缀、概念建构、故事讲述、走进生活、链接时政,探寻课程思政融入的适切路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科学精神、三农情怀与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健康生活与使命担当,提高育人实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2/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