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撰稿要求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 医学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理学名词》、《生物化学名词与生物物理学名词》、《化学名词》、《植物学名词》、《人体解剖学名词》、《细胞生物学名词》及《医学名词》系列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版和《中国药名通用名称》2014 版为准;新开发的药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药物名称或新译名词应附英文,不用商品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生物化学指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18例AP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RP、血钙、高密度脂蛋白(HDL-C)、WBC、TG等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RDW、CRP、血钙、HDL-C与患者预后风险相关,且血钙和HDL-C是预后良好的有利因素,而RDW和CRP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WBC、TG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4,5-三磷酸肌醇3激酶A调控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3激酶A(ITPKA)在脑胶质瘤细胞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比较SVGP12、U118和U87细胞系(购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TPK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U87细胞分为对照组、对照短发卡RNA(shRNA)组和sh-ITPKA组,噻唑蓝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24、48、72、96 h后细胞活性,平板克隆和小室迁移(Transwell)法检测克隆形成能力与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ITPKA、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U118和U87细胞中ITPK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VGP12细胞(mRNA水平:2.81±0.40、3.92±0.19比1.06±0.06, F=94.48, P<0.01;蛋白水平:0.57±0.05、0.66±0.03比0.20±0.01, F=161.30, P<0.01)。培养24、48、72、96 h后,sh-ITPKA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对照shRNA组(24 h:0.14±0.01比0.19±0.01、0.20±0.02, P<0.01;48 h:0.20±0.01比0.30±0.01、0.30±0.02, P<0.01;72 h:0.26±0.01比0.37±0.01、0.38±0.01, P<0.01;96 h:0.29±0.01比0.45±0.01、0.45±0.01, F交互=17.22, F时间=713.00, F分组=662.60, P<0.01)。sh-ITPKA组细胞细胞迁移数目低于对照组和对照shRNA组(25.40±2.51比41.20±4.66、42.00±5.24, F=23.69, P<0.01)。同时,sh-ITPKA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对照shRNA组(120.60±11.41比215.00±18.73、221.40±14.83, F=68.15, P<0.01)。sh-ITPKA组细胞ITPKA、波形蛋白、N-钙粘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对照shRNA组,而E-钙粘蛋白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hRNA组(ITPKA:0.11±0.02比0.70±0.02、0.68±0.03, F=637.00, P<0.01;波形蛋白:1.06±0.07比1.65±0.07、1.60±0.08, F=58.31, P<0.01;N-钙粘蛋白:0.88±0.04比1.15±0.07、1.20±0.03, F=31.56, P<0.01;E-钙粘蛋白:0.85±0.03比0.46±0.04、0.43±0.04, F=116.80, P<0.01)。 结论:ITPKA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升高,敲低ITPKA表达则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力医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在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世界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近1/6的死亡是由恶性肿瘤导致的。中国的恶性肿瘤负担也在日益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死因之一。开发有效的诊疗手段对降低我国恶性肿瘤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各种研究集中于利用肿瘤的生物化学特性诊断和治疗肿瘤,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肿瘤临床诊疗的诸多难题。随着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与肿瘤学的交叉研究不断深入,力学因素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肿瘤新特征,调控肿瘤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肿瘤诊疗的新靶点。目前,许多临床医师对肿瘤的力学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也未完全掌握其在诊疗中的潜在价值。鉴于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并系统性地介绍了肿瘤力医学这一概念,从肿瘤生物力学、肿瘤力生物学、肿瘤力诊断学和肿瘤力治疗学四个方面系统性地阐述肿瘤的多尺度力学特征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力学特征在肿瘤诊疗中的潜在应用,旨在为肿瘤诊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代谢组学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兴材料,在化工、纺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对其潜在毒性的高度关注,由于传统毒理学技术的限制,迫切需要高通量方法来系统性评估纳米粒径尺度下粒子的潜在毒性。代谢组学是现代分析技术、生物化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组合发展起来的新兴组学技术,通过分析细胞、组织等生物样品内代谢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筛选早期毒性潜在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是纳米粒子毒理学研究的重要高通量技术手段。本文拟从代谢组学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性回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OBE理念下研究生生化技术课程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研以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理念指导下的研究生生物化学技术课程建设效果,分析研究生群体实验技术需求,提出整合优化的教学方式及举措。方法:采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自编问卷,利用网络问卷发放形式以上海某高校医学院2021级120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抽样调研。采用Excel及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调研可知,OBE理念指导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生化技术课程在教学框架、课程设施、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综合方面评价效果良好。112名学生(95.2%)认为,课程对实验技术拓展及实验操作能力很有帮助。但课程安排上仍需拓展实验种类、增加实验操作。结论:OBE理念指导下研究生生化技术课程建设已逐步收获成效。后期将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优化课程教学安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氚β粒子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电离辐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重要课题。对原子弹爆炸幸存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目前评价辐射对人类脑发育和神经行为危险度的主要依据。这些结果是基于对一次性短时间内高剂量率辐射所产生的影响的总结,并不能准确反映氚β粒子在连续长时间内低剂量率辐射情况下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辐射敏感性随着其发育阶段而变化,这就造成了在不同的照射情况下所产生的辐射危险度的不同。笔者以原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周湘艳的氚生物效应研究团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研究成果为主线,概述了中国研究人员在低剂量氚辐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综合系统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研究者对仔鼠的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学、脑组织神经生物化学、初代培养大鼠大脑组织细胞电生理学和初代培养小鼠中脑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等方面,使用了总计56项生物学终点作为评价指标,从多层次综合地探讨了低剂量氚β粒子子宫内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该研究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在同一系列实验系统中,从分子、细胞、器官到整体,从组织结构、神经生化、行为到学习记忆功能,从动物的个体到细胞的离体培养,综合评价了低剂量氚β粒子连续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度。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全面系统地评价氚β粒子辐射的危险度提供了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浆高尔基体蛋白73及相关模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联合脂代谢指标建立诊断模型,明确其诊断NAFLD的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及体检中心经超声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502)检测(部分患者行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NAFLD患者225例,健康对照组108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常规及血清生物化学检测结果。血浆GP7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NAFLD的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所建模型对NAFLD的诊断效能。结果:NAFLD发病显著趋于年轻化,以青壮年男性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病比率增多。年龄构成比分析结果显示,20~50岁为NAFLD患病主要年龄段,其中30~39岁患病比率高达47%,60岁以上患病比率明显下降(4.00%)。GP73可作为NAFLD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以GP73(G)联合人体质量指数(BMI,B)、血清甘油三酯(TG,T)建立GBT、GB、GT诊断模型,结果证实,GBT、GB、GT模型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69、0.937、0.909,灵敏度依次为84.90%、77.80%、84.00%,特异度分别为95.40%、95.40%、82.40%, P < 0.05,以GBT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结论:NAFLD以男性青壮年患病多见,随年龄增长,女性患者逐渐增多;血浆GP73水平与NAFLD发生和发展有关;GBT模型可作为NAFLD无创诊断新模型,亦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诊断项目成本核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方法:提取2019年1—6月上海市10家医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相关数据,通过对3名卫生经济专家和上述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访谈,确定关键指标并构建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模型。从物资损耗成本、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方面核算模型实验室的项目成本。根据检测方法原理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同一聚类内项目的成本差异。 结果:采用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成本分别为5.12元和11.63元;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成本分别为20.00元和22.26元。对214个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分析,其中的202项被归为42个聚类,其日均检测量占总检测量的91.7%(4 493/4 900)。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胆固醇(酶法)和尿酸(酶法)这4种基于酶学的同一聚类实验室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结果分别为5.12元、5.10元、5.24元和5.14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诊断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纳入了人力成本核算,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并可基于项目聚类核算成本,可为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和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