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DM延伸护理策略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医患共同决策(SDM)延伸护理策略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30日收治的51例与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3月收治的51例分别作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SDM延伸护理策略,观察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SDM延伸护理策略对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延伸式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肠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延伸式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肠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延伸式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肠胃功能及不良反应症状。结果:研究组肠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肠胃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延伸式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自身肠胃功能,降低肠胃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对提高化疗效果有较好助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延伸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管风险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管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病科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延伸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maire,MCMQ)、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Questionnaire of Exercise Adherence, EAQ)、脑卒中自我管理能力量表(the Southampton Stroke Self-Management Questionnaire,SSSMQ)评分及半年内血管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面对维度得分均升高、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SPBS各维度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PBS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EAQ、SSSM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EAQ、SSS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半年内,观察组的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计划理论的延伸护理用于脑卒中患者中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减少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鼾症患者ICU健康服务前移心理护理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针对鼾症患者的术前访视,利用中医理论指导术前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ICU健康服务前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盛京医院第二ICU病房鼾症患者共40例,采用半随机方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ICU健康服务前移,在术前1d,ICU护士对其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解释相关护理行为,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给予相应的中医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转入ICU病房,护士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宣教.以心理量表SAS评分,因紧张焦虑会直接引发的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改变以及护理期间意外拔管率,综合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探讨ICU健康心理护理服务前移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升高,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降低,SAS总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心率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健康服务前移的心理干预,具有降低患者护理期间紧张焦虑情绪,降低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体现了中医心主神明的作用,为临床鼾症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了中医理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在脑缺血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形式,占60% ~80% 〔1〕,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脑缺血疾病具有四高特征: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目前缺血性脑疾病尚无修复性治疗,功能恢复非常有限,许多患者可能会遗留有大脑某些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发生原因是脑动脉阻塞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开发解决脑缺血的有害影响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仍然非常有限,仅有的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可运用临床治疗的药物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狭小(脑梗死的症状开始发作在4.5h之内)与安全性的考虑(可能会引起颅内出血),不到5%的患者接受了tPA治疗〔2〕,大部分患者只能给予支持性护理,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策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存在神经发生:来自侧脑室室管膜区(SVZ)的新生神经元可经嘴侧迁移流迁移到嗅球,海马齿状回(SGZ)不断产生新生神经元整合到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神经发生在脑的发育与脑的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到了成年阶段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发生现象比较微弱,但在脑缺血、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刺激下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发生现象立马增强.因此神经再生的定义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病变后脑内的神经发生过程.神经再生包括受损细胞突起的再生长与神经纤维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的重建.再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的微环境的建立、轴突芽生及延伸、靶结构的神经重支配形成突触联系、再生轴突髓鞘化和成熟.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再生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存在密切联系〔3〕,但是缺血皮层、侧脑室室管膜区或者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产生的新生神经元的数量难以完全替代凋亡的神经元,因而寻找到可加速脑内的神经再生方法或许能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延伸护理对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症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以基于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对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症(USN)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青海市中医院收治的USN患者7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原则,将70例高海拔地区脑卒中USN分成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模式,护理干预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平衡能力、巴氏指数(BI)及凯瑟琳-伯格量表(CBS)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4周,观察组CBS评分为(9.42±6.17)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13.33±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和ADL评分等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医院、病房延伸到家庭的延伸护理模式对改善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自理能力有积极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延伸护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医延伸护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以中医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健康保健知识认知度以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保健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延伸护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保健知识认知程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延伸护理对膀胱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医延伸护理对膀胱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心理,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0.7±4.4)分、(52.6±3.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4.5)分、(53.9±4.2)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症状管理评分分别为(13.9±1.7)分、(10.3±1.8)分、(13.4±1.9)分、(13.9±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2.2)分、(11.3±2.0)分、(14.1±2.3)分、(14.7±2.4)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延伸护理服务可调节膀胱肿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C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各60例.出院后,常规组给予常规延伸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2组患者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护理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护理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一般生存质量量表(SF-36)、肾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TA)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Ser、BUN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中医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2组ALB水平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中医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常规组为15.00%(9/60),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SF-36、KDTA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中医组生活质量SF-36、KDT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RF患者肾功能、营养状况,减少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并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模式在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模式在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收治的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出院时进行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4、8周中医症候积分、血压,出院时及出院后8周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量表(CHPS)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出院时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4、8周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出院时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4、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出院时CH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8周CH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降压效果及患者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