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疫情期间儿科病房管理与防控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2019年12月以来,COVID-19疫情仍在持续,尤其在湖北省现阶段形势依然严峻。儿童感染例数并不少见,如何规范收治患儿,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湖北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专家总结目前工作经验,参考《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OVID-19防控方案》等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文献,重点就COVID-19疫情期间儿科病房管理、预防交叉感染、规范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及消毒等方面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0月8日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国各地共计90余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编审、中华医学会期刊管理部王旌主任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各位编委就杂志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杂志总编李兰娟院士希望在新一届编委的指导下,杂志继续坚持新颖性、学术性、导向性的办刊方向,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传播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历尽千帆,未来可期:祝贺《中华传染病杂志》创刊40周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华传染病杂志》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对外的官方杂志,创刊于1983年2月。回想40年前,在老一辈传染病学专家王季午、吴朝仁、戴自英和曹钟梁等教授的关怀下,一本代表我国感染病学界临床与研究水平的学术期刊就此诞生。这一代的传染病专家是建立我国传染病临床救治体系的奠基者,也是伟大的医学教育家,他们对科学的坚守,对解除传染病危害所做的一切,今天我们仍能从一篇篇科学文献中找到历史的足迹,而倍感先辈创业之艰辛和学科发展之不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感染病医学的40年:传承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历经40载,《中华传染病杂志》见证了时光的变迁,记录了我国感染病领域的发展与演进。这份珍贵的刊物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一线感染病医师的精神家园与学术思想的交流平台。它承载着无数临床医学先贤的智慧和努力,也承载着我们学科发展的各个里程碑。40年来,《中传染病杂志》与时俱进,不断传递着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为感染病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的学科从曾经的挑战与困难中茁壮成长,借助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思维的革新,我们不断挑战前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迈进快速传播感染病研究新成果与新思想的新阶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9年,《中华传染病杂志》记录了广大传染与感染学界关心的重要临床事件与关键科学问题,刊发了一系列共识与指南,并第一时间着重报道了我国某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的临床防控经过。2020年将更为关注可以体现中国感染与传染学界成就和贡献的学术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疫情防控专题:加强冠状病毒眼部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于2020年2月19日预出版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期,眼表是冠状病毒潜在的感染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实验结果,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在眼部可能的感染途径和临床特征,并对下一步的防治和研究工作进行建议,希望对我国感染性眼病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50-25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烧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实施“乙类乙管”,全国多地出现多波次大量COVID-19病例,新型冠状病毒对机体的长期影响也逐步被重视。烧伤合并COVID-19的临床救治仍是我国烧伤救治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规范此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并为未来类似传染病提供经验,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多学科专家,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实践和其他学科权威指南,制订了该共识,以期规范烧伤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 、前言"发热待查"是感染科疑难疾病诊治中的难点 .合理临床诊治流程可以提高发热待查的诊断水平 .为规范发热待查临床诊治流程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发热待查的特点 、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于 2016 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发热待查的诊治流程进行了讨论 ,并形成《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 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发热待查的诊断与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 ,但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 ,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发热待查中的所有问题 . 因此 ,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 ,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 、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 ,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 未来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 ,继续对本共识进行修订和完善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