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导管固定敷料对透析导管的固定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中心静脉透析导管新型固定敷料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n=32),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包裹粘贴固定,实验组采用一种新型专用敷料(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固定导管,比较两组导管暴露、导管移位、缝线断开及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导管暴露比例为34.4%(11/32)∶12.5%(4/32)、导管移位比例为37.5%(12/32)∶6.25%(2/32)、缝线断开比例为31.3%(10/32)∶6.25%(2/32),实验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导管感染比例为9.4%(3/32)∶3.1%(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敷料临床使用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内三甲医院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防控实践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全国三甲医院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防控的护理实践现状,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探讨存在的共性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佳实践落实情况调查问卷》,2017年3月1日对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及组织的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5家医院的ICU进行问卷调查。并在调查前对参与研究医院的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共回收134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87%。结果:117个ICU中71个(60.68%)ICU填写了CLABSI发生率,18个(15.38%)数据来源于本科室。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环节,65个(55.56%)ICU有专人督导,109个(93.16%)ICU使用专用穿刺包,74个(63.25%)ICU使用无菌手术衣,26个(22.22%)ICU无菌巾覆盖全身,13个(11.11%)ICU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CVC维护环节,透明敷料更换频率106个(90.60%)ICU在7 d之内,纱布更换频率44个(37.61%)ICU为1~2 d,使用一次性预充液冲管的ICU有22个(18.80%),103个(88.03%)ICU连续输液时24 h更换输液器1次,13个(11.11%)ICU进行复方氯己定溶液擦浴。97个(82.91%)ICU没有输液接头使用操作规程,28个(23.93%)ICU护士不知道使用的接头类型。结论:目前临床上的防控CLABSI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建议规范指南,开展高质量研究,加强人员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8所医院血液科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使用及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调查血液科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的使用与管理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为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完善相关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对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所医院93个血液科的护理管理者或静脉治疗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91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85%.91个血液科中,开展PICC、中心静脉导管、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入技术的分别有91个(100%)、73个(80.22%)和68个(74.73%).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置入前血液检验指标评估中,评估比例较高的项目为血小板计数(100%)和D-二聚体浓度(87.91%),其余项目的评估比例均<85%;在置入PICC时,97.80%的血液科首选贵要静脉,83.52%使用区域置入法,95.60%皮肤消毒范围直径≥20 cm,98.90%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67.03%、96.70%分别采用术中心腔内电图或超声辅助定位、术后X线定位,开展隧道式置管和钝性分离扩皮技术的血液科分别占12.09%和53.85%;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维护方面,82.42%的血液科使用一次性专用维护包,61.54%使用透明敷贴固定PICC,45.21%使用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24.18%使用棉签消毒输液接头,60.44%未使用一次性输液接头消毒帽,74.73%使用纱布敷料加压固定的方式预防穿刺点渗血,仅6.59%的血液科使用含氯己定的抗菌敷料预防穿刺点感染;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质量管理方面,94.51%和86.81%的血液科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50.55%进行并发症风险评估,10.99%建立了静脉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结论 血液科PICC置入技术的开展比例较高,置入操作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置入前评估内容较完善,维护和管理较规范.然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置入前血液检验指标评估内容亟待规范、统一,置入PI C C时应重视新技术的应用,静脉治疗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