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临床医学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的远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数据资源和技术保障。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体系架构分析法和专家小组讨论法,了解国内外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研究和应用情况,在吉林省智慧医疗云服务平台、新冠肺炎远程智能防控诊断云服务平台、医学影像质控互认共享云服务平台基础上,结合目前实际和远期发展趋势,采用结合构建的方法,开展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探索和研究。与东北师范大学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建立科研数据库。结果:运用现代体域网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分析系统,依托网络技术,促进和发展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与促进、健康教育、肿瘤防控、慢病管理、医学营养、儿童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管理、医学护理、医学健康研究等服务功能,完善平台管理机制,探索平台建设标准和管理方法,初步建成了科学、高效、实用的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结论:①在原有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采用结合构建方法,进行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结合实际,探索研究科学系统建设平台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保护原有投资,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保持原有业务的连续性,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和发展模式;②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功能要依据医学健康行业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完善与升级;③医学健康大数据标准和平台标准的体系建设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有效手段,包括医学健康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分析和处理等整个处理过程,需要对基础标准、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平台标准、工具标准、管理标准、安全和隐私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等诸多标准进行研究、规范和完善;④在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中建立科研数据库,为医学健康科研服务,拓展了平台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工程师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临床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为临床工程师培养提供借鉴。方法:将31名临床工程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短期集中基础强化培训和标准化岗位专业培训相结合的两阶段培训模式。对比分析培训前、后考核成绩;评价培训后综合效果和岗位胜任力提升的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 t检验。 结果:临床工程师培训后考核成绩(85.06±7.31)较培训前(69.55±6.74)提高( P=0.001);临床工程师的培训综合效果和岗位胜任力提升的满意率均达较高水平,分别为70.97%(22/31)、83.87%(26/31)。 结论:短期集中基础强化培训和标准化岗位专业培训相结合的两阶段培训模式,既能有效提升临床工程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又能缩短集中培训时间,有利于解决因人力资源缺乏而影响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现实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言语功能康复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制定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言语功能康复的专家共识,为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VR康复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由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2001600)项目组牵头制定,组成康复医学、神经科学、中医学、工程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经多轮会议讨论,结合项目研发经验和循证医学方法学,系统检索临床研究数据并评价证据质量,制订共识内容.结果:本共识聚焦于VR技术应用于言语功能的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内容包含VR言语康复的应用对象范围、基于VR技术的言语康复内容要求、不良反应、康复流程以及临床应用推荐.结论:本共识为VR技术在言语功能康复领域提供了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指导,促进技术应用和临床实践的推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胃肠道手术ERAS指南/共识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通过评价和分析胃肠道手术加速术后康复(ERAS)指南/共识,遴选推荐使用的高质量指南/共识,为ERAS临床实践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数据库及指南相关网站,纳入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的胃肠道手术ERAS指南/共识.应用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对纳入研究的指南/共识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整理推荐使用的高质量指南,汇总推荐意见.结果 最终纳入8部指南、13部共识.基于应用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各领域平均标准化得分:范围和目的64.22%±14.47%、参与人员29.68%±15.43%、制定的严谨性30.26%±18.76%、表达的明晰性73.68%±19.06%、应用性10.05%±11.39%、编辑独立性54.46%±36.58%,其中3部指南推荐使用.基于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指南背景、证据和推荐意见领域存在严重报告缺失(报告率<10%).基于3部推荐使用的指南,汇总提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部分24条推荐意见.结论 胃肠道手术ERAS指南/共识质量参差不齐,3部推荐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19所高校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通过对国内 19 所高校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现行方案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电子邮件函询,获取国内 14所 985工程院校及 5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 19份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份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临床实践与考核要求、学位论文要求、学位授予标准的设置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但部分高校存在培养的职业定位不清晰、培养方向宽泛笼统或层次不一、专科性课程设置不足、临床实践安排和临床能力考评体系不规范、学位授予标准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度较低的问题.结论 今后应明确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定位,探索职业定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对课程体系、临床实践方案、考核评价方法、学位授予标准等培养环节做进一步改革,以提升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椎间盘结构异常类型及相关机械载荷与生物力学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椎间盘损伤退变的问题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研究,许多研究表明椎间盘损伤退变是由机械载荷因素驱动引起,然而,关于椎间盘损伤退变常见表型与机械载荷因素潜在的联系却少有被归纳.目的:归纳已发表文献中椎间盘损伤退变表现出的常见结构异常类型,总结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导致这些结构异常的机械载荷类型的潜在联系.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以"Intervertebral disc failure,Intervertebral disc injury,Mechanical load,Mechanical factor,Load factor,Biomechanics"为英文检索词,以"椎间盘结构异常,椎间盘损伤,机械载荷,载荷因素,机械因素,生物力学"为中文检索词,检索椎间盘损伤退变与机械载荷因素相关的文章,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椎间盘常见结构异常类型包括椎间盘高度下降或椎间盘膨出及骨质增生、纤维环撕裂、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终板损伤及许莫氏结节及椎间盘钙化等,其容易受压缩、屈曲、轴向旋转以及复合载荷等机械载荷类型的影响.②压缩载荷主要引起蛋白聚糖含量减少和椎间盘结合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椎间盘高度下降或膨出以及椎间盘进一步的损伤退变,另外,过度的压缩载荷对终板的损伤较大.③屈曲载荷和轴向旋转载荷对纤维环的损伤比终板更大,持续长时间或重复的屈曲载荷会导致纤维环撕裂和椎间盘的突出或脱出,而单纯的轴向旋转载荷对椎间盘的损伤较小,只会引起纤维环撕裂.④然而,当不同的载荷类型结合作用时更容易导致椎间盘出现高应力,椎间盘损伤的风险更大.⑤椎间盘的损伤退变呈渐进式的结构破坏,在临床实践中前期的预防和保护尤为重要,未来的组织工程研究可从早期修复椎间盘入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复合手术室的配置设计与建设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本文结合我院在建设复合手术室工作中的实践,寻求一种科学化配置复合手术室的建设方案.方法 文章针对复合手术室工程,结合设计和施工实践,从设备选配、建筑结构、净化空调配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复合手术室在设计与施工时的重点问题,以及我院的具体应对方案.结果 本文制订了一套复合手术室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式.结论 通过分析复合手术室的临床需求和我院在设计使用中的经验,对复合手术室建设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X射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PET/CT通过获取疾病的功能代谢信息与解剖结构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其图像融合软件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在利用模拟呼吸运动的动态体模对PET与CT图像融合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在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模拟呼吸运动动态体模的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形成专家共识.在2019年3月召开的专家共识会上经充分征求核医学、放射学和临床工程专家意见,结合PET/CT图像融合软件符合性评价研究结果,专家共识组发布《X射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了理论与实践,讨论了一种模拟呼吸运动的动态体模,详细阐述其对PET/CT图像融合软件质量控制中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规范利用动态体模对PET/CT图像融合软件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用直线加速器(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内外学者在利用成人胸腹剂量验证动态体模对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在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成人胸腹剂量验证动态体模的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形成共识.在2019年3月召开的专家共识会上经充分征求放射治疗和临床工程专家意见,结合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符合性评价研究结果,专家共识组发布《医用直线加速器(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了理论与实践,讨论了成人胸腹剂量验证动态体模的组成结构、功能特征与临床意义,详细阐述在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质量控制中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规范利用成人胸腹剂量验证动态体模对LA辐射剂量验证软件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系统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CT成像质量对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医疗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在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在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因此,有必要对基于动态心血管体模的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形成共识.在2019年3月召开的专家共识会上经充分征求放射医学、临床工程学专家意见,结合CT心血管成像软件符合性评价研究结果,形成并通过《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系统(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理论与实践,讨论了CT动态心血管体模组成结构、功能特征与临床意义,详细阐述了在CT心血管成像软件质量控制中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规范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