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临床实习生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临床实习生对科室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探求如何进一步推进临床实习工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自行设计量表,量表内容包括:教学工作重视程度、实习安排合理性、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出科考核情况、带教教师医德医风示范性、教师带教态度及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情况、教师指导医疗操作情况、教师病历修改情况等。对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某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或秩和检验方法,多组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230份,收回1 195份,有效回收率97.15%。该医院临床实习生总体满意度为(9.62±0.39)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医德医风示范性的评价最高[(9.75±0.78)分],对各科室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评价最低[(9.52±1.15)分],各项评价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30, P<0.001)。 结论:各教研室、各科室在医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按要求完成各项带教任务,但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并分析其在临床带教中对于提升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实习的150名护理实习生,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三组,对照组50名,实验A组50名,实验B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A组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对带教教师进行了资格选拔,实验B组带教教师通过资格认证并加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结果:带教培训后,实验B组的护士核心胜任力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实验A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B组护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提升核心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是提升护生核心胜任力较有力的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对于IIV,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德国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对我国社区全科医生临床教育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德国家庭医生以诊所经营为主,实行自我管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德国医生自由执业的基础是德国的同质化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改革强调理论和实践教学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毕业后教育按照全科医学专科特点设置轮转方案和考核标准,强调在诊所的临床实践时间并注重心身医学的教育;通过医疗保险的给付制度督促医生的继续教育。本文借鉴德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提出加强本科院校教育期间的全科医学教育启蒙,并在加强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环节、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以及社区带教师资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国高等院校护理教师教学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高等院校护理教师教学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1 032名高等院校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教师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全国高等院校护理教师教学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32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1 032名护理教师中,80.9%(835/1 032)接受过教学培训。高等院校护理教师对课程与课程设计、临床教学特点与方法、教学评价(课程、学生、教师)、教育学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案书写、专科护理发展与临床教师核心能力培养、临床带教方法与技巧和常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8个方面的教学培训需求均较高。院校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是高等院校护理教师教学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全国高等院校护理教师的教学培训需求较高,需开展全面、针对性的教学培训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超声结构化报告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结构化报告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8名超声科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名。试验组采用结构化报告模板书写乳腺超声报告,对照组采用自由文本方式书写乳腺超声报告。临床带教1月后由未知分组的教师进行考核测评,分析两组住培学员对病灶特征的掌握程度及报告内容的差异;同时让住培学员填写问卷调查进行自评,分析两组住培学员的学习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在教师测评方面,试验组学员书写报告内容完整性、病变周边情况描述准确性、专业术语规范性及鉴别诊断实用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均 P<0.001);两组学员在病变描述准确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2)。在住培学员自评方面,试验组学员在知识要点掌握度、临床思维培养情况、对临床带教模式满意度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学员( P=0.006、0.012、<0.001);两组学员在学习兴趣和操作便捷度方面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86、0.065)。 结论:乳腺超声结构化报告有利于超声住培学员掌握病变特征及书写完整、专业的报告,更有助于其提升操作规范性及临床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时期儿科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选择和质量评价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儿科住院医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选择和质量评价的差异,为促进儿科住培基地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至2020年期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住培基地的147名学员进行调查,其中2015年至2017年期间进行住培的70名学员为A组,2018年至2020年期间进行住培的77名学员为B组,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组学员比A组学员在5个方面的选择比例均较高,选择硬件条件好的医院[87.0%(67/77)比57.7%(39/70)],选择临床病例讨论[87.0%(67/77)比67.1%(47/70)],选择以疾病诊治能力培养为主[89.6%(69/77)比68.6%(48/70)],希望能够有教师带教[67.5%(52/77)比51.4%(36/70)],认为考核制度比较系统[92.2%(71/77)比64.3%(45/7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不同时期儿科住培学员对基地的硬件条件、教学培训方式、教师的依赖性的选择和考核制度的评价不同,住培基地应持续改善硬件条件、合理安排住培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住培人员考核制度和方法,促进儿科住培基地规范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手术室护生51例。通过调查问卷统计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现状,并通过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手术室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总平均分(178.46±16.57)分,护生对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重要性评价较高,护生认为教学能力最重要,其次是专业能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独生女、第一志愿、学习动机、应用学习策略能力均为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的相关影响因素(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志愿、学习动机、应用学习策略能力是影响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第一志愿、学习动机、应用学习策略能力是手术室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带教老师应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对实习护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临床带教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方式在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网络教学方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实习的4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平台开展实习教学。儿科实习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网络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95.6%(43/45)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方式对掌握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分别有80.0%(36/45)和88.9%(40/45)学生肯定网络教学方式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作用;86.7%(39/45)的学生表示在网络实习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和帮助;62.2%(28/45)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掌握临床技能。同时,带教教师愿意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并认同其积极作用。结论: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方式在儿科学临床实习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不能常规进行的临床实习有弥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PDCA质量环提升临床带教师资教学查房能力的探索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质量环提升临床带教师资教学查房能力的效能,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查房的质量。方法:2021年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来自不同临床科室的34位带教师资在院级教学查房能力考核中的成绩,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教学查房质量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教学查房质量改进PDCA计划并实施。计划实施后,在2022年随机选取不同临床科室的34位带教师资进行院级教学查房能力考核。研究分别将2021年、2022年接受院级教学查房能力考核的带教师资作为对照组(34人)、试验组(34人),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以评价PDCA的实施效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或者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行 t检验。 结果:评价指标包括查房准备、查房实施、查房技能、总体印象4个维度。PDCA实施后,考核成绩优秀率比实施前显著提高(76.47% vs. 50.00%)、成绩不合格率显著下降(2.94% vs. 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在查房实施(83.44% vs. 88.26%)、查房技能(82.60% vs. 91.09%)、总体印象(90.20% vs. 93.63%)方面的得分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查房技能[(14.87±3.02)分 vs.(16.40±1.53)分, P=0.020]、通过诊断与鉴别诊断来提高学员临床思维能力[(7.96±1.66)分 vs.(8.93±0.93)分, P=0.006]、引导学员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4.18±1.11)分 vs.(4.82±0.47)分, P=0.005]、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3.01±0.76)分 vs.(3.97±0.17), P<0.001]等方面成绩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PDCA可以提高带教师资在教学查房过程中的表现,提高带教师资的教学查房能力,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学查房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