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风险直肠癌患者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主动性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策略: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臂研究(PKUCH-R01)的初步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给予全程新辅助治疗后实施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单臂二期研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筛选基线评价为低风险度的中低位直肠癌[初始MRI局部分期为T 2或T 3a或T 3b,且壁外血管侵犯(EMVI)阴性,且环周切缘(CRM)阴性,高、中、低分化腺癌],给予为期1个月的新辅助调强放化疗(IMRT;50.6 Gy/22 f)+同期卡培他滨化疗,在4个月的等待间期,给予4次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巩固化疗,最终通过临床体检、直肠MRI、内镜评价、血清癌胚抗原等复查手段,明确肿瘤消退的效果,评效为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cCR(near-cCR)的患者,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主要研究终点为:器官保留率和括约肌保留率。 结果:共38例纳入本次初步分析,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56岁。基线MRI分期:mrT 2 9例(23.7%),mrT 3a 14例(36.8%),mrT 3b 15例(39.5%);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腺癌分别为5例(13.2%)和32例(84.2%)以及黏液腺癌1例(2.6%)。患者治疗前癌胚抗原水平升高1例(2.6%)。调强放疗期间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1例(2.6%);巩固化疗期间,发生3~4级不良反应18例(47.4%)。全程新辅助治疗结束后评效,cCR率为42.1%(16/38),near-cCR率为23.7%(9/38),非cCR(non-cCR)率为34.2%(13/38)。共20例(52.6%)cCR/near-cCR患者进入等待观察,其中4例出现局部再生。局部切除共4例,包括1例为再生后补救性局部切除。接受根治性切除13例(ypCR 4例):新辅助治疗后直接行低位前切除(LAR)10例,腹会阴联合切除1例,再生后补救性LAR 2例。拒绝手术治疗共4例。中位随访时间23.5(8.5~38.3)月;至末次随访,器官保留率为52.6%(20/38),括约肌保留率为84.2%(32/38);1例局部切除后患者发生肺转移。 结论: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的全程治疗模式,可达到较高的cCR/near-cCR率,并使该亚组获得50%以上的器官保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肿瘤外科沿革看主动性直肠癌等待观察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实体瘤的综合治疗业已成为成熟的治疗模式。在此模式下,诸多肿瘤如乳腺癌、肛管鳞癌、直肠胃肠间质瘤、直肠癌等都在经历手术范围缩小、器官保留需求增加的演变过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等待观察(W&W)是近年关注的热点话题。现有资料显示,对临床完全缓解(cCR)或预期有可能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患者,采用W&W的策略多可获得与手术相近的肿瘤学结局,但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从肿瘤外科沿革的历程看,对直肠癌nCRT后W&W策略的获益人群筛选、方法改进、评估优化、风险防控等需要深入研究。鼓励医患共同决策、充分沟通及知情同意、谨慎开展临床研究及实践、积累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等,对推动此项工作至关重要。"主动性等待观察"理念的提出将有助于研究推进,亦须警惕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