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Q-Orbitrap-MS技术的九里香根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UPLC-Q-Orbitrap-MS)对中药九里香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 μm)色谱柱,以 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负离子模式分别采集一级、二级质谱数据.结果 通过推导质谱裂解规律、与对照品、文献数据和质谱数据库比对等方式,从九里香根中初步鉴定了 63 个化学成分,主要包含香豆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腺苷类等.其中,26 种成分为首次从九里香中发现.结论 该方法可为阐明九里香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石椒草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石椒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iausenia sessilicarpa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同时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石油醚萃取部位共分离鉴定了 15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分别为:欧芹烯酮酚甲醚(1)、九里香素(2)、3-(1,1-二甲基烯丙基)-8-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3)、花椒毒素(4)、异茴芹素(5)、状芸香素(6)、异去甲基呋喃羽叶芸香素(7)、欧前胡素(8)、珊瑚菜内脂(9)、白芷脑素(10)、白当归素(11)、新比克白芷内酯(12)、chalepin(13)、鲁望桔内酯(14)、3-(1,1-二甲基烯丙基)-花椒内酯(15).化合物1~3、6~10和14~15均首次从石椒草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飞龙掌血根的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根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富集、分离、纯化飞龙掌血中的化学类成分,采用NMR和质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飞龙掌血中分离得到15个香豆素类成分,鉴定为:飞龙掌血素(1)、九里香内酯(2)、8-(3,3-dime-thylallyl)-6,7-dimethoxycoumarin(3)、柠檬内酯(4)、6-formyllimettin(5)、artanin (6)、飞龙掌血内酯酮(7)、yunngnin B(8)、美花椒内酯(9)、珊瑚菜内酯(10)、cedrecomarin B(11)、6-(3'-氯-2'-羟基-3'-甲丁基)-5,7-二甲基香豆素(12)、飞龙掌血内酯烯酮(13)、别美花椒内酯(14)、飞龙掌血内酯烯醇(15).结论:其中,化合物8、9、11、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S-SPME-GC-MS法分析鉴定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九里香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九里香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九里香根、茎、叶中共鉴定出7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有8种,根、茎、叶含有的特有成分分别为23、27和32种.结论 HS-SPME-GC-MS法适用于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分析,经鉴定,部分挥发性成分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研究结果为后续九里香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光滑黄皮茎中香豆素类和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光滑黄皮Clausena lenis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波谱数据进行对照,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光滑黄皮茎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8-diprenylumbelliferone (1)、byakangelicin (2)、tert-O-methylheraclenol (3)、pabularinone (4)、异栓翅芹烯醇(5)、独活属醇(6)、欧前胡素(7)、前胡醇(8)、花椒树皮素甲(9)、异紫花前胡内酯(10)、茵芋碱(11)、香草木宁(12)、N-metilatanina (13)、clausineZ (14)、九里香碱(15)、2-methoxy-l-(3-methyl-buten-1-yl)-9H-carbazole-3-carbaldehyde (16)、claulansine Ⅰ (17)和clausehainanineA(18).其中化合物1~10为香豆素类化合物,11~18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光滑黄皮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和8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九里香两种不同基原植物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中药九里香的两种基原植物九里香(Murrayaexotica L.)和千里香(Murrayapaniculata(L.)Jack)的药效进行对比研究,为其多基原收载的合理性及临床用药的等同性提供参考.根据中药九里香的传统功效,采用小鼠扭体反应模型、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试验、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系统地评价两种植物的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结果显示,九里香和千里香的提取物均能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减少足肿胀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PGE2的水平,促进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上述药效呈剂量依赖性,并且相同剂量的九里香和千里香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九里香和千里香的提取物在抗炎镇痛和促进胃肠动力药效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等效性,研究结果为中药九里香多基原植物的药效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飞龙掌血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La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飞龙掌血根乙醇提物的化学成分,利用理化性质及NMR,HR-ESI-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methoxy-7-demethylcoumurrayin(1)、茴芹内酯(2)、异茴芹内酯(3)、珊瑚菜内酯(4)、走马芹内酯(5)、布拉易林(6)、九里香内酯(7)、别欧前胡素(8)、飞龙掌血香豆醌(9)、茵芋碱(10)、大叶桉亭(11)、白藓碱(12)以及4α-ethoxy-10α-hydroxyguai-6-ene(13),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1对白假丝酵母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为首次从芸香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对白假丝酵母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值为32μg·mL-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解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对云南元江干热河谷5种植物(鞍叶羊蹄甲、白皮乌口树、灰毛浆果楝、细基丸和九里香)干旱死亡叶片和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死亡叶片和自然凋落叶在碳和养分化学特性上表现出较大变异,且不同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与自然凋落叶相比,干旱死亡叶片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碳、C/N比和Mg含量,而木质素、半纤维素和N含量则较低.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间的碳(R2=0.56,P<0.01)、纤维素(R2=0.52,P<0.01)、半纤维素(R2=0.85,P<0.001)、单宁(R2=0.99,P<0.001)、木质素/N(R2=0.60,P<0.01)、C/N(R2=0.64,P<0.001)和氮含量(R2=0.85,P<0.001)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根据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预测未来极端干旱条件下干旱死亡叶片的化学性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7种内共生病毒对柑橘木虱生殖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柑橘木虱吸食柑橘和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更是柑橘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了解柑橘木虱共生微生物对虫体产卵量的影响,可为该虫的生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应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柑橘木虱进行转录组和小RNA(siRNA)高通量测序,对拼接的序列进行功能注释.通过单雌单苗的饲养方法,分析通过测序揭晓的7种内共生病毒对柑橘木虱的影响,包括单雌总产卵量、单雌日产卵量和单雌寿命的变化.[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unigenes 序列22429条,共有17673条unigenes 注释至NR、NT、Pfam等数据库.根据siRNA分析数据,获得了多条柑橘木虱内共生病毒的序列.生物学验证试验发现,柑橘木虱呼肠孤病毒、Hubei tick virus 2、褐飞虱呼肠孤病毒、Mal de Rio Cuarto virus、Synechococcus phage S-RSM4、To-kyovirus A1 DNA和Diaphorina citri picorna-like virus isolate BR1 7种内共生病毒显著降低了雌虫群体总产卵量,但是对单雌日产卵量和单雌寿命无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柑橘木虱的共生微生物多样性提供证据,也为进一步探索内共生病毒对宿主昆虫的意义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为后续柑橘木虱-内共生微生物的互作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多基原九里香药材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鉴别九里香药材两基原九里香Murraya exotica和千里香M.paniculata的DNA分子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比较九里香、千里香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差异,根据叶绿体基因组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位点分别设计九里香和千里香的特异性鉴别引物P03和P04,对影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的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引物浓度比进行优化,建立了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并对影响该方法重复性的Taq酶种类、PCR仪型号进行耐受性考察和适用性考察.结果:在该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中,当PCR反应循环数为31次,退火温度为60℃,九里香P03和千里香P04引物比为1∶2时,九里香可获得约330 bp的特异性条带,千里香可得到约230 bp的特异性条带,不同来源的九里香和千里香样品使用建立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均可获得一致结果.结论:该文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别九里香药材基原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在单次鉴定操作中根据条带位置同时鉴别九里香和千里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