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五音疗法联合个案化情志疏导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中华五音健康养生歌》由刘欢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1456.全书由6个章节组成,包括中华五音健康养生歌的内容介绍、五行之源、中国古代医学的音乐治疗原理、阴阳五态人与五五二十五人、用声音打通经络的方法、《黄帝内经》五行音乐论歌唱疗法的实施与验证.全书亮点与特点体现于:1)该书章节主要围绕《黄帝内经》关于五音与五脏相音的论述,通过梳理和经络变化观测及数据采集,将中医学、音乐学、心理学等学科有机结合,验证与复原《黄帝内经》关于五音(宫、商、角、微、羽)对五脏系统脏腑行气的影响作用及改变方式,由此总结出一套适合大众的五音唱念健康养生歌.2)作者主要在书中介绍了中华五音健康养生歌对人体的作用,阐释了中华五音健康养生歌的养生原理,如:念唱或聆听五音歌时由音乐振动引起生理振动,从而达到舒体悦心、流通气血、疏导经络、调理脏腑、强身健体、防病疗疾之功效.3)作者主张医院医生、护士采用中华五音健康养生歌对病人护理、关怀,中华五音健康养生歌对癌症晚期、抑郁症、心理疾病等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五行流通”理论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五行之间生克制约循环,如“轮轴”运转,推动生命之流前行.一行之气偏旺则生“克、泄、耗”之疾,一行之气不足则所主脏腑行运不佳,均可影响五行轴运,累及多系统,病情复杂,病机难寻,辨证时需综合考虑五行间的生克联系.“五行流通”之法为治疗五行克耗、偏枯之良方,其通过深入理解生克的本源,用“化泄”的方法平抑强旺、使五行间能量得以传递沟通.此外,人体内在“气候”的寒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出生时自然气候寒暖的影响,即所谓天人相应;过寒过暖均会阻碍五行流通,需施以“调候”.“五行流通”理论从多个角度思考临床应用,望可为难治性皮肤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皮肤科视角探讨“化泄”法原理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五行是构成并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5种元素,并因生克制化作用保持相对平衡.若一行强旺、偏枯则致行运失常,发为“乘”“侮”之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谭城教授尝试以“化泄”法治之屡获良效.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对“化泄”法进行阐述并予总结:一是“化泄”治法的含义,即以相生平化强旺,使各行物尽其才;二是“化泄”治法的作用可化无情为有情,促进“五行流通”,亦使五行制化达到高层次的平衡;三是“化泄”的原则及相关治法阐述,探讨“相乘”“相侮”的“化泄”方法,并以“五味化泄”论述“化泄”的择药原则,亦阐明“调候”的重要性及运用方法;四是通过探讨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举例说明“化泄”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针刺手法中的阴阳五行蕴意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体系分为《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基础理论与治疗方法两部分,先秦时期药物的广泛流通尚存在诸多实际的困难,当然就更显出针灸的重要性,在那个时代,针灸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要比后世大得多.在这两大部分中,气一元论、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是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也是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人用以解释自然和人体奥秘最重要的核心理念.顾颉刚先生认为:"汉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阴阳五行.无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上,没有不用这套方式的."[1]阴阳五行是先秦诸子的公共思想根源,是汉代经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汉人的思想主干,更是理解汉以下儒家哲学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庞朴先生对此高度总结为:"阴阳五行是中国文化的骨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