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高龄肌少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功能训练和下肢肌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振动频率9~14 Hz,振幅2~3 mm,1 min/组,5组/次,5次/周)。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评估2组患者下肢肌力、6 m步速、起立-行走计时(TUGT)、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以及运动轨迹长度等指标。结果:经8周干预后观察组髂腰肌肌力较训练前显著改善( P<0.05),其余肌群肌力、6 m步速、TUGT计时、运动椭圆面积以及运动轨迹长度均较训练前极显著改善( P<0.01);对照组闭眼运动椭圆面积和睁眼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6 m步速、TUGT计时、睁眼时运动椭圆面积和闭眼时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极显著改善( P<0.01)。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双侧股四头肌[(24.35±6.20)kg和(24.38±6.12)kg]、左侧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24.99±3.78)kg和(24.32±5.42)kg]以及闭眼时运动轨迹长度[(655.85±94.56)mm]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1);右侧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25.15±5.05)kg和(24.67±5.10)kg]、6 m步速[(0.84±0.17)m/s]、TUGT计时[(15.22±5.69)s]、睁眼及闭眼时运动椭圆面积[(456.30±94.32)mm 2和(803.10±79.19)mm 2]、睁眼时运动轨迹长度[(404.70±66.18)mm]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低频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步行功能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作为防治高龄肌少症患者的有效干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在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评价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评价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0例AIS伴偏瘫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辅助康复训练;训练前后测试所有老年患者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患侧支撑期百分比、向前及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质量百分比、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膝关节屈曲伸展活动度、髋关节屈曲伸展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步宽、双侧及健侧/患侧支撑期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可有效提高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