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室新护士30名纳入研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工作坊组及常规组,各15名。常规组开展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侧卧位安置培训,工作坊组则开展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侧卧位安置培训。分析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技能成绩、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工作压力变化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工作坊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技能成绩、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常规组,而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常规组;工作坊组护士总体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的作用价值较高,可明显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护士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新入职的1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入职的1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演示训练传统的培训模式,观察组按照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比2组新护士的侧卧位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培训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的侧卧位安置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临床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工作坊在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新护士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效的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最终达到正确安置患者体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手术室转运工人辅助安置90°侧卧手术体位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2/6/18
标准手术体位是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根据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选择正确的体位设备和用品,并共同确认和执行,充分显露术野,确保患者安全与舒适.手术室每天都有较多手术患者需要安置90°侧卧手术体位.在体位安置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负重和弯腰扭转的操作,而手术室护士多数为女性,本身力量薄弱,重复负重和弯腰扭转操作增加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RMSDs)发生的风险.手术室护士是WRMSDs的高发人群.刘静云和李莉[1]一项研究统计了12个月手术室护士WRMSDs的发生率高达86.62%[1].黄阿美等[2]报道与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护士WRMSDs的患病率更高.研究表明职业性腰背痛主要与重体力劳动、弯腰扭转等有关[3-4].陈丽燕等[5]研究进一步证实用力搬抬重物的重体力劳动会导致腰背肌慢性积累性损伤,进而导致腰背痛的发生.为了减少手术室护士WRMSDs的发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也为进一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在手术体位安置的时间点上,转运工人正处于转运等候期,有时间辅助手术体位的安置.因此,我们尝试对转运工人进行90°侧卧手术体位安置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转运工人共同辅助完成90°侧卧手术体位的安置.现将试行的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2/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