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定低温环境新型快速上浮脱险服的保暖性能测评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测评特定低温环境新型快速上浮脱险服的保暖性能,为其后续研制和脱险人员水面待援时间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5名受试者穿着新型快速上浮脱险服,置于水温(-1.0±1.0)℃,气温(-2.0±1.0)℃,风速(9.0±0.2)m/s的低温环境,观察其核心体温、平均体表温度及心率变化,记录其主观感受和耐受时间。结果:5名受试者的核心体温、平均体表温度、心率均在正常范围;耐受时间均超过6 h,最长为6.5 h。结论:新型快速上浮脱险服在特定低温环境下的保暖性能可维持6 h以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人救生筏设计及其试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一种单人救生筏,避免失事船只落水人员长时间暴露在海水中,受寒冷及水中生物的侵害,提高落水人员水面待援能力.方法:针对提供浮力,保证稳性,便于人员登筏及扶正,保暖,包装体积小、质量轻,能及时被搜救人员发现的功能要求,将单人救生筏设计为由筏体、充气系统及附件3个部分组成.筏体包括浮胎、筏底和筏篷;充气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瓶、充气装置等;附件包括补气装置、信号灯、反光材料、吸水海绵、浮锚及救生筏包装袋.结果:单人救生筏的浮胎在13.3 kPa压力下,2 h内压力下降小于2%,气密性良好;在20 kPa压力下,浮胎15 min无开裂、破裂现象,强度良好.水池载人试验中,受试人员能在5 s内扶正单人救生筏、20 s内登上单人救生筏、30 s内拉上筏蓬,充气装置和信号灯也工作正常.单人救生筏浸满水后,仍能支持着潜水服受试人员漂浮于水面.设计的单人救生筏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单人救生筏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功能指标均符合水面救援的要求,适合在水面救援工作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外科侧卧位一体式保暖约束带的研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制一体式保暖约束带,用于解决手术时为充分显露手术视野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体位安置难题.方法:选用柔软纯棉布、高密度海棉及棉蕊等材料,设计裁剪方形胸垫、腋垫与上肢保暖袖套和约束带一同缝制一种集胸部、肩部和上肢3部分相连接的一体式保暖约束带.结果:一体式保暖约束带术中固定牢固,具有保暖和约束的双重性能,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体位安置中,可缩短体位安置时间,有效显露手术视野,降低侧卧位手术患者皮肤压疮、肢体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手术护理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手术护理质量.结论:一体式保暖约束带设计制作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可清洗、消毒更换使用,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适用于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的约束与保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种脱险服保暖性能人体实验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新型快速上浮脱险服、MK10型快速上浮脱险服及减压脱险服的保暖性能测评,为快速上浮脱险服的进一步研制和特定条件下待援时间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5名受试者着快速上浮脱险服、MK10型快速上浮脱险服及减压脱险服,于水温(-1.0±1.0)℃、气温(-2.0±1.0)℃、风速(9.0±0.2)m/s的低温环境,分别观察其耐受时间、心率、核心体温和平均皮肤温度.结果 5名受试者着快速上浮脱险服特定条件下耐受时间明显高于MK10型快速上浮脱险服及减压脱险服,心率、核心体温在实验120 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皮肤温度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受试者着新型脱险服在特定环境下保暖性能优于MK10型脱险服与减压脱险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