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落地偏侧性和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落地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生物力学指标的偏侧性,探究影响落地稳定性的关键偏侧性因素.方法:以26名高校女性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40 cm高台垂直双脚落地动作中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比较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触地时刻关节角度、关节活动度(ROM)、地面反作用力(GRF)、负载率、压力中心(COP)位移和包络面积的差异,计算对称指数(代表偏侧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指标偏侧性和COP包络面积的关系.结果:与非优势侧相比,优势侧在触地时刻具有更大的膝外旋和髋外展角(P<0.05),在落地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踝屈伸、髋屈伸、髋内收-外展及较小的踝旋转ROM(P<0.05);优势侧的伸膝力矩峰值大于非优势侧(P<0.01);垂直方向负载率和伸膝力矩峰值的对称指数与COP包络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垂直方向负载率、伸膝力矩峰值和膝关节旋转角度的对称指数可以解释COP包络面积差异的83.6%.结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落地动作存在肢体间的偏侧性,垂直方向负载率和伸膝力矩峰值的偏侧性越大,则落地稳定性越差.此外,垂直方向负载率、伸膝力矩峰值和膝关节旋转角度的对称指数可以作为落地稳定性的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锻炼干预对超重/肥胖小学生自信心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锻炼干预对超重/肥胖小学生自信心、生活满意度的"时间剂量"影响,为合理设计改善超重/肥胖小学生自信心与生活满意度的体育活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小学四、五年级 60 名超重/肥胖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配 60min实验组、4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为期 8 周、每周 3 次、每次持续60min或 40min的中等强度"篮球+健美操"组合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干预,对照组在干预时段进行非体育活动.以班级团体测量的方式于实验前 1 周、实验 8 周后和实验结束后 1 个月,分别使用青少年自信心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自信心与生活满意度测量.结果:①在自信心水平上,40min与 60min实验组的不同测量时间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66,5.39;P<0.01);后测与追踪测的不同组别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8.60,6.32;P<0.01).②在生活满意度水平上,60min 实验组的不同测量时间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F=4.31,P<0.05),而40min实验组的不同测量时间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测与追踪测的不同组别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21,4.45;P<0.05).结论:40min与 60min中等强度锻炼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超重/肥胖小学生的自信心与生活满意度水平,其中,对自信心的改善作用未表现出持续练习时间的差异性,而对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效果则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时间剂量"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体育学院学生踝关节扭伤及其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调查分析体育学院学生踝关节扭伤的流行情况、风险因素与早期治疗情况,以期获得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对西安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展开研究,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552名(1 104侧踝关节)在校体育学院学生,其中男309名,女243名;年龄16~24(20.9±3.7)岁.记录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数据.通过自制踝关节扭伤调查问卷表评估体育学院学生急性和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患病率与发生率,首次扭伤后治疗方案(冷敷、石膏或支具制动和药物)、目前行走时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用 Cumberland 踝关节不稳评分问卷(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和 Maryland 足部功能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通过踝关节外侧韧带超声检查评估踝关节不稳运动员外侧韧带损伤情况.结果:至少有1次踝关节扭伤的急性踝关节扭伤(acute ankle sprain,AAS)的患病率为96.20%(531/552),AAS的发生率为59.96%(622/1 104).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的患病率为 16.85%(93/552),CAI 的发生率为 8.97%(99/1 104).四大类运动中,踝关节扭伤次数比例最高的是表演类专业22.20%(14/63),包括健美操和舞蹈表演;其次为球类专业8.60%(14/163).首次扭伤后94.4%的学生接受了冷敷治疗,约60%到医院就诊;但是,首次给予规范支具或石膏固定的只有44.7%,给予硬护踝治疗的只有35.3%.扭伤次数≥4次共有44名,总发生率为7.97%(44/552);Cumberland评分为(26.6±2.4)分,扭伤次数<4次的Cumberland评分为(29.2±1.1)分,考虑扭伤次数≥4次是踝关节不稳的1个风险因素.同时,扭伤次数≥4次时,VAS明显高于<4次的评分(P<0.05);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4次的评分(P<0.05).肌骨超声检查显示慢性踝关节不稳运动员的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TFL)厚度为(2.41±0.41)mm,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厚度为(1.92±0.21)mm,均较健侧增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学院学生中94%的学生至少发生过1次运动相关的踝关节扭伤,其中以表演类、球类运动最为常见.在初次扭伤后,给予规范支具或石膏固定的比例不足50%.扭伤次数≥4次是CAI的1个风险因素;肌骨超声检查显示ATFL和CFL均有增厚,但无统计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医学生沟通能力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参与不同体育运动的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差异,探讨体育运动对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效果,为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调整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某医学院校384名医学生的基本情况、体育运动参与情况、沟通技巧和倾听技巧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参与健美操项目、同场对抗类足球和篮球项目、隔网对抗类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的医学生沟通能力高于无运动的医学生.结论 参与体育运动的医学生沟通能力高于无运动的医学生.参与健美操、同场对抗类足球和篮球、隔网对抗类羽毛球和乒乓球等运动可以改善医学生沟通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太极拳、健步走和健美操三项运动治疗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为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运动康复方案.方法 依据2010年ADA诊断标准,初诊为T2DM且未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90例,其中每30人分为一组,共3组,分别进行20周太极拳、健步走和健美操运动干预实验,对实验前后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20周的运动干预后,3个实验组血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太极拳组血糖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健步走组与实验前相比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健美操组与实验前相比血糖指标显著降低(<0.01).3个实验组血糖指标在实验后比较,健步走组相比太极拳组差异显著(<0.05),健美操组相比太极拳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0.01).结论 中低强度健步走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一定作用,中等以上强度的健美操运动能更有效改善T2MD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对提高T2MD患者生命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可作为T2MD病患运动康复疗法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美操运动员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全面评估膝关节肌力、膝关节屈伸肌力比(H/Q)以及双侧膝关节肌力的对称性有利于预防膝关节损伤.目的:分析运动员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膝关节肌力特点及双侧肌力的对称性.方法:用IsoMed 2000等速测试/训练系统,选取60,180(°)/s的角速度,对22名健美操运动员(有氧组8名及竞技组14名)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两组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随角速度增加而递减(P<0.001),H/Q随角速度增加而增加(P<0.001);②两组对象优势侧屈肌肌力极显著高于非优势侧(P<0.05),伸肌肌力和H/Q在60(°)/s角速度时显著高于非优势侧(P<0.05);③180(°)/s时有氧组运动员非优势侧膝关节H/Q高于竞技组(P<0.05);④60(°)/s和180(°)/s时有氧组对象优势侧屈肌峰力矩均优于非优势侧(P<0.05),伸肌指标无显著性差异;⑤60(°)/s和180(°)/s时竞技组对象优势侧屈肌峰力矩均极高于非优势侧(P<0.05);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60(°)/s]及H/Q[180(°)/s]显著高于非优势侧(P<0.05);⑥结果提示,两组对象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膝关节肌力不对称,需加强非优势侧膝关节力量;H/Q较低,膝关节屈伸肌力不均衡,需加强膝关节屈肌力量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有氧锻炼干预配合健美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管理情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生活各方面压力的加大,精神分裂症(SCZ)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表现[1].因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稳定后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及干预,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可使其认知状态、社会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最终被迫接受更长期的入院治疗.近年来,有学者指出,SCZ患者在长期接受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生活各方面压力的加大,精神分裂症(SCZ)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表现[1].因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稳定后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及干预,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可使其认知状态、社会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最终被迫接受更长期的入院治疗.近年来,有学者指出,SCZ患者在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后,其血脂、血糖水平均呈现异常变化,肥胖率明显上升[2],临床护理需对患者体重进行控制,并以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改善为目标.本次研究将有氧锻炼干预、健美操联合应用于该病患者院内干预中,现将所得成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啦啦操和健美操训练对改善初中女生体质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探究啦啦操或健美操训练对初中女生身体成分、骨密度以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在严格控制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的情况下,招募参与啦啦操训练的初中女生62人(啦啦操组),参与健美操训练的初中女生58人(健美操组),无啦啦操或健美操训练经历的初中女生80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身体成分、相关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爆发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啦啦操组和健美操组的蛋白质百分数、肌肉百分数和无机盐百分数都明显较高,而脂肪百分数明显较低;与啦啦操组相比较,健美操组的蛋白质百分数和肌肉百分数明显较高,而脂肪百分数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啦啦操组和健美操组的髋骨骨密度明显较高,健美操组的脊柱骨密度也明显较高;与啦啦操组相比较,健美操组的髋骨骨密度也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啦啦操组的下肢肌肉爆发力明显较高,健美操组的上肢肌肉、下肢肌肉、腰腹屈肌和腰背伸肌的爆发力也明显较高;与啦啦操组相比较,健美操组的上肢肌肉、下肢肌肉、腰腹屈肌和腰背伸肌的爆发力也明显较高.结果提示啦啦操或健美操训练都能够改善初中女生的身体成分,增加其骨密度和肌肉爆发力,但是健美操的干预效果要优于啦啦操,这可能与健美操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强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772名2020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在5~10周内上完健美操课程的48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将即将上健美操课程的28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在第4周,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他们进行健康普测,并将该测验的焦虑和抑郁结果作为前测成绩;在第10周末,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获得的测验结果作为两组的后测成绩.结果:在第4周,两组的焦虑和抑郁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第10周,实验组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28,P<0.01),并且实验组女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女生的得分(t=-2.877,-2.162;P<0.05);实验组非独生子女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的得分(t=-2.856,-1.966;P<0.05).结论:健美操课程的开设能够显著改善女生和非独生子女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