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诊断的3例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为检索词,在 PubMed 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3 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189 篇,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parotid gland"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仅检索到相关文献5篇;分别以"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淋巴结炎"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腮腺"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未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阅读文献入选50例及本研究病例,共53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3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2.71±1.52)岁.以反复颈面部肿物为主要表现,常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病程1个月至1年,多数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症状,彩色超声、CT及核磁检查提示腮腺脓肿,25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0例脓液及病灶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病理均提示慢性肉芽肿性炎,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阳性,抗酸杆菌染色阴性,脓液及病灶组织GeneXpert MTB/RIF阴性,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经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再复发.结论:当婴幼儿反复出现单侧无痛性腮腺或耳前淋巴结肿大,皮肤潮红至紫罗兰色,不伴发热、咳嗽、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差,血IGRA阴性,无活动性肺结核病史,需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确诊后需及时手术切除联合抗感染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08-2022年福建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8-2022年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儿童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2年福建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采用回顾性描述和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病原学检查等情况.结果:2008-2022年福建省共报告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1430例,占全人群肺结核患者比例年均为0.46%(1430/307 833),15年间儿童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4/10万(1430/99 435 600),总体趋于稳定[全局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5.69%,t=-1.618,P=0.106].10~14岁儿童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0/10万(929/29 051 400),高于0~4岁和5~9岁儿童(x2=887.195,P<0.001);0~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AAPC=-8.55%,t=-2.438,P=0.015),5~9岁和10~14岁儿童呈阶段性变化,分别在2010-2022年[分段年度变化百分比(APC)=3.28%,t=2.416,P=0.036]和 2010-2019 年(APC=7.57%,t=2.787,P=0.027)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每年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无周期性变化.儿童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均占35.24%(504/1430),每年病原学阳性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x2趋势=55.195,P<0.001).儿童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分别为宁德市和龙岩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688,P<0.001);除莆田市(AAPC=-6.77%,t=-2.957,P=0.011)和南平市(AAPC=-5.67%,t=-2.195,P=0.047)的儿童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外,其余地市变化趋势稳定.结论:2008-2022年福建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趋势较为稳定,5~9岁和10~14岁儿童出现波段上升,宁德市发病率较高且下降趋势不明显,需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性描述和分析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完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23年《全国疫情资料汇编》和《疾病监测统计报告》及"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析全国及各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时空变化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分布特征,以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结果:1997-2023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190.66万例,由1997年的41.82万例逐年上升至2005年最高的125.93万例,随后下降至2023年的61.31万例.2005-202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4.78%,95%CI:-5.44%~-4.13%,P<0.001),西部地区下降较慢(AAPC=-4.42%,95%CI:5.77%~-2.89%,P<0.001);1997-2023 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 2.22:1,<15 岁儿童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AAPC=-5.74%,95%CI:6.01%~-5.50%,P<0.001),≥65岁老年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AAPC=3.80%,95%CI:3.61%~3.99%,P<0.001);报告发病数排在前5位的职业依次是农牧渔民(61.50%,13 421 197/21 822 416)、家务及待业(9.32%,2 033 078/21 822 416)、工人(5.89%,1 285 335/21 822 416)、学生(5.44%,1 186 104/21 822 416)、离退休人员(4.69%,1 022 406/21 822 416);2023年报告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为67.08%(392 569/585 187).结论:1997年以来,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各个时期卓有成效的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的成果.今后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特点分类施策,推动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实施,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9—2021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儿童肺结核报告和诊断的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实施前和实施期间2019—2021年报告的儿童肺结核病例的特点。方法: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19—2021年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比较不同年份儿童肺结核的人口基本信息和临床相关信息。结果:2019—2021年报告儿童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分别为363例、664例、655例。3年间,儿童肺结核病例中位年龄由2019年的10.4岁升高到2021年的11.7岁( P=0.005)。儿童肺结核病例的病原学阳性率显著升高,从2019年的11.6%(42/363)升高到2021年的32.2%(211/655, P<0.001);其中以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比例升高最为显著,成为病原学检测的主要手段,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者占病原学阳性患儿的比例3年分别为16.7%(7/42),62.0%(57/92)和75.4%(159/211)。在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肺结核儿童中分析异烟肼和或利福平的耐药率,结果显示,异烟肼或利福平任一耐药率3年分别为2/9、3.9%(2/51)和6.7%(11/163),平均为6.7%(15/223)。与2019年肺结核儿童就诊延误的间隔天数[27(12,49)d]相比;2020年[19(10,37)d, P=0.009]和2021年[15(7,34)d, P<0.001]均显著降低。 结论:2019—202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儿童结核病报告人数、病原学阳性病例数逐年升高,而患者的诊断延误时间大幅度缩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重症结核病3例临床特点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结核病(TB)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例重症TB患儿的临床资料和mNGS检测结果,并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应用mNGS诊断的儿童TB,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在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3例均有发热。1例患有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3例患儿抗酸染色、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均阴性,经mNGS早期诊断。2例转专科抗结核治疗好转出院。2.共检索到3篇文献,报道7例TB患儿。1例X-SCID男婴患卡介苗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6例结核性脑膜炎,均采用mNGS早期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协助诊断。结论:mNGS在儿童重症TB,尤其是免疫抑制患儿的快速病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有助于优化早期诊断和抢先治疗,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肺外结核病的严重类型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现结合相关指南和研究,总结儿童TBM的诊治策略,为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结核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当前的热点,蛋白质组学分析在寻找新的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筛选药物靶点、评估新疫苗及了解疾病发生机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旨在综述蛋白质组学在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筛选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蛋白质组学策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活动性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耐药结核病和儿童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筛选中的作用,探讨生物标志物转化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力和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结核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能够减轻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损伤,但糖皮质激素不适当的应用可诱发感染或使结核病灶扩散、恶化,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规范使用极为重要。基于此,中国防痨协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儿童结核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云南省防痨协会儿童结核病专业分会共同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本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涉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范围、在儿童结核病辅助治疗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推荐其辅助治疗不同结核病类型的意见及说明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推荐使用的结核病类型及说明。共识旨在规范糖皮质激素在辅助治疗儿童结核病中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结核病诊断与治疗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结核病(TB)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儿童TB的特殊性,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儿童TB临床表现和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病原学检测标本难以获取、现有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不足、缺乏儿童友好型抗结核药物、缺乏儿童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数据和基于儿童数据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等。现就上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和展望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东省2016-2020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广东省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适宜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于分析广东省2016-2020年肺结核疫情分布特征,采用动态几何数列平均法和圆形分布法揭示流行规律。结果:2016-2020年累计报告肺结核356 748例,报告发病率从71.82/10万下降至50.40/10万(趋势 χ2=6 905.57, P<0.001),年均递降率为8.47%。圆形分布法推测每年发病高峰为5月4-5日( Z=1 176.96, P<0.05),高发月份为5月。广东省肺结核疫情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低依次为粤东地区(72.15/10万)、粤北地区(68.14/10万)、粤西地区(65.31/10万)和珠三角地区(60.05/10万)。动态数列分析结果显示,除东莞市以外,其他城市的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增长速度<0.00),粤东(-10.90%)和粤北地区(-10.63%)下降速度快于广东省平均水平(-8.47%)。男女性别比为2.63∶1(258 562∶98 186),年均报告发病率男性(88.37/10万)高于女性(36.8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19, P<0.001)。报告发病率随年龄呈增长态势(趋势 χ2=123 849.44, P<0.001),≥65岁年龄组最高(164.54/10万)。动态数列分析结果显示,5~14岁和15~2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05%和3.60%。 结论:2016-2020年广东省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而儿童、青少年等有上升趋势,应强化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主动筛查,还需持续关注男性、低收入群体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着力做好冬、春季节结核病综合防控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