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腮腺深叶良性肿瘤:与定位和手术入路相关的分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benign deep lobe parotid tumors,BDLPTs)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BDLPTs手术方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20年8月因腮腺区肿物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BDLPTs的75例患者,回顾性评估CT影像资料,根据肿瘤与各种结构的解剖关系将BDLPTs分为4类,探讨每种类型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型BDLPTs(14/75,18.7%)完全位于下颌支和茎突下颌间隙内侧,瘤体增大时突向咽旁间隙.Ⅱ型BDLPTs(19/75,25.3%)位于下颌后间隙,以下颌支、茎突下颌间隙、乳突和下颌后静脉为界.Ⅲ型BDLPTs(27/75,36.0%)呈膨胀型生长,横穿茎突下颌间隙,从下颌后静脉延伸至咽旁间隙.Ⅳ型BDLPTs(15/75,20%)位于耳垂下方、面神经和下颌后静脉深部.经下颌骨劈开入路主要用于Ⅰ型病例(10/14),Ⅲ型病例采用腮腺入路(14例)、下颌入路(11例)和腮腺-下颌联合入路(2例),Ⅱ型和Ⅳ型病例经腮腺入路同时行腮腺切除术.结论:BDLPTs分类可为术前制定治疗计划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实践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腮腺肿瘤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调查腮腺肿瘤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腮腺肿瘤术后1年内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n=23)和未发生组(n=69).根据医院病例系统信息采集相关信息,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腮腺肿瘤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92例患者中在术后1年内有23例发生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25.00%.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肿瘤、肿瘤全切、无软组织修补片小肠黏膜下层植入、翻瓣未保留筋膜均是腮腺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Frey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腮腺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Frey综合征发生风险较高,且受多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帮助其降低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7至2022年西安某三甲医院单中心0~14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2017年至2022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年至2022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报的0~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报儿童法定传染病12种,共10588例,均为乙类或丙类传染病,位居前5位的儿童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猩红热.不同年份儿童传染病发病种类、发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4.698,P=0.000);不同年龄段儿童高发传染病不同,婴儿期(0~1岁组)高发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幼儿期(1~<3岁组)高发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学龄前期(3~<6岁组)和学龄期(6~14岁组)患儿主要为流行性感冒;不同年龄分期患儿所患不同疾病顺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4.458,P=0.000).散居儿童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而幼托儿童和学生中的传染病则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不同儿童群体之间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x2=2670.226,P=0.000).儿童传染病性别发病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趋势=0.728,P=0.394).0~14岁儿童中年龄越小传染病发病率越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传染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288.679,P=0.000).儿童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其中12、1、11、3月为传染病发病高峰月,流行性感冒发病以12、1、3月为主,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6、9、12、5月为主,感染性腹泻病发病以12、1、2、11月为主,猩红热发病在12、3、4月份为主,其余传染病均为全年散发流行,各月份传染病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453,P=0.000).结论 2017年至2022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报的儿童传染病流行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婴儿期以感染性腹泻病为主,其他年龄分期患儿均以流行性感冒为主;散居儿童以消化道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幼托及学生以呼吸道传播方式为主;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不同传染病发病高峰期亦有不同,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和儿童传染病高发季节的疫情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重叠IgG4相关性疾病四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重叠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病例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例AAV重叠IgG4-R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分析汇总。结果:我中心4例患者中,2例为确诊IgG4-RD重叠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1例可能IgG4-RD重叠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1例可能IgG4-RD重叠GPA。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56岁,平均(42±12)岁;病程4~13个月,平均(7±4)个月;表现为眼球炎性假瘤、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涎腺炎,严重者出现硬脑膜炎、肺和肾受累。所有患者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来氟米特)治疗后,2例诱导缓解未成功,2例治疗8~15个月后复发。其中1例激素冲击联合利妥昔单抗,1例激素加量联合甲氨蝶呤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病情得到缓解。结论:AAV重叠IgG4-RD可能是一种新型重叠综合征,文献报道中肥厚性脑膜炎、眼眶肿物、慢性主动脉周围炎和间质性肾炎常见。本报道中眼眶、鼻咽部、腮腺和肺部病变常见,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可能是一种伴IgG4升高的难治性AAV。该组病例诱导缓解率低,易复发,激素冲击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腮腺及颌下腺超声表现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住入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共87例。对比分析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的超声图像,采用0~4分评分法,为每个腺体行半定量评分,≥2分为阳性。结果显示,87例pSS患者中,颌下腺及腮腺(均左右各一)的超声阳性率分别为94.3%(164/174)、71.3%(124/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32.22, P<0.05);颌下腺的超声评分高于腮腺,中位数分别为3分、2分( Z=9.70, P<0.05);同一涎腺的左右侧超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SS患者颌下腺的超声阳性率及超声评分均高于腮腺,提示pSS患者颌下腺较腮腺更易累及,且同一时期颌下腺的受损程度较腮腺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和社会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联合疫苗含有两种或多种抗原,研究认为接种联合疫苗后能预防多种疾病,同时可减少接种次数。本文对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MMR)等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并从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进行社会价值探究,为我国推动联合疫苗研发和使用提供决策证据。研究发现,联合疫苗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均产生较好的收益,能够保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增强家长的接种便利和经济性,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弥补新发疫情对免疫服务造成的影响,提高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增加社会收益。目前我国联合疫苗的推广受到技术瓶颈多,人群接种认知水平低等限制。建议加强联合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研究,科学评估联合疫苗的价值;增强公众对联合疫苗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政府应完善法规协助联合疫苗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腮腺炎性睾丸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同周期显微睾丸取精结合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由腮腺炎性睾丸炎所导致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行同周期显微睾丸取精(microTESE)结合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同周期microTESE结合ICSI治疗的有腮腺炎病史的NO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睾丸炎分为合并睾丸炎NOA患者(合并睾丸炎组)和未合并睾丸炎NOA患者(未合并睾丸炎组)2组,观察这2组在实施同周期microTESE结合ICSI治疗后的临床结果。结果:52例既往有腮腺炎病史的NOA患者实施了microTESE手术,其中检见精子26例,总精子获得率(SRR)为50.0%。合并睾丸炎组SRR为94.4%(17/18),未合并睾丸炎组SRR为26.5%(9/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检见精子患者尝试ICSI治疗,每取卵周期首次移植即临床妊娠16例,临床妊娠率为61.5%(16/26)。合并睾丸炎组和未合并睾丸炎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5%(10/17)比66.7%(6/9), P=0.696;20.0%(2/10)比16.7%(1/6), P=0.868]。实验室数据中,合并睾丸炎组和未合并睾丸炎组的双原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9%比57.0%, P=0.006),而优质胚胎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2%比56.8%, P=0.144)。 结论:腮腺炎性睾丸炎NOA患者的SRR较高,通过同周期ICSI-microTESE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协同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行 131I治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患者行 131I治疗的患者的心理痛苦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核素病房甲状腺癌术后行 131I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情况及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评价护理质量满意度。 结果:出院时两组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降低的更显著;干预组患者服药前准备充分、服药后完全依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出现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颈部肿胀、腮腺肿胀,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协同护理有助于减轻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行 131I治疗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4—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荆州市2014—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变化及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发病的降低作用。方法:收集荆州市2014—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数据、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三间分布特征,采用BSTS模型及相对下降指标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降低作用大小,同时分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014—2021年荆州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 118例,年均发病率9.18/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县发病率居3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10~14岁年龄组。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NPIs作用下,2020—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下降45.20%(95% CI:8.78%~79.23%)。0~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分别下降51.44%(95% CI:33.19%~67.75%)、26.89%(95% CI:-28.99%~80.69%)、64.69%(95% CI:11.67%~115.13%)。 结论:2014—2021年荆州市流行特征存在明显时空异质性。NPIs对荆州市全人群,尤其是0~4岁、10~14岁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降低作用明显,持续加强NPIs措施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人Still病 18F-FDG PET/CT影像特点及对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AOSD)的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影像表现以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19~73(41.5±16.3)岁]AOSD患者的资料,AOSD依据Yamaguchi标准诊断,患者均行 18F-FDG PET/CT显像。总结AOSD显像特点,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淋巴结、脾及骨髓SUV max与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活动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8F-FDG PET/CT在22例AOSD患者的诊断流程中均有贡献。21例患者(95.5%)有淋巴结 18F-FDG摄取增高,22例脾(100%)及骨髓(100%)均有 18F-FDG摄取增高。此外,6例患者双侧肩关节(27.3%)、9例双侧颌下腺(40.9%)及7例双侧腮腺(31.8%)有 18F-FDG摄取增高。AOSD患者淋巴结SUV max与C反应蛋白(CRP)、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 r s值:0.622、0.538,均 P<0.05),脾SUV max与CRP、ESR呈正相关( r s值:0.543、0.475,均 P<0.05),骨髓SUV max与CRP、血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r s值:0.497、0.431,均 P<0.05)。然而,淋巴结、脾及骨髓SUV max与临床活动度评分均无相关性( r s值:0.008、0.102、0.210,均 P>0.05)。 结论:18F-FDG PET/CT能够在AOSD鉴别诊断及显示病变累及范围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AOSD诊断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SUV max可能会在反映AOSD疾病活动度方面提供帮助,但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结果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