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微循环及活动性分期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TAO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组(37例,74只眼),非活动期组(19例,38只眼).计算并比较两组间眼外肌的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AU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最大斜率值(maximum enhancement slope,Slopemax)]以及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反流速率常数(the rate constant,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fractional volume of the extravascular-extracellular space,Ve)]的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AO活动性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著差异参数及其联合模型在TAO分期中的效能.结果 活动期组眼外肌的TTP均值、AUC最大值、AUC均值、Ve最大值和Ve均值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AUC最大值和Ve均值是TAO活动性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AUC最大值,P=0.030;Ve均值,P=0.014).采用AUC最大值和Ve均值预测活动期TAO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和0.673.联合AUC最大值和Ve均值可进一步提高对TAO活动性分期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731).结论 眼外肌DCE-MRI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均可辅助TAO活动性分期.联合AUC最大值和Ve均值可以有效评估TAO活动性分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常见自身免疫病相关眼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自身免疫病(AIDs)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损的特点,尤其眼部受累是其很常见的突出表现,多见于RA、SLE、SS、AS及白塞病等。AIDs相关眼病的种类较多,在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各有异同。在某些情况下,根据眼睛受累的特点对AIDs又具有诊断意义。本文将对RA、SLE、SS、AS及白塞病及其相关眼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在眼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诱导性表达于T、B细胞表面,在调控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后通过募集磷酸化的SHP2减弱下游如PI3K/Akt和ERK等信号通路的传导,进而抑制T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免疫应答,参与大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PD-1在眼科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除参与眼科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等疾病的发病以外,也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视神经损伤、视神经脊髓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甲状腺相关眼病及黑色素瘤等疾病,因而阻断PD-1及其配体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成为治疗眼部肿瘤、炎症、免疫性、退变性疾病的潜在的靶点。本文就PD-1及其配体PD-L1在眼部疾病发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处理的新视角:局部注射疗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外在表现,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中、重度和活动性TAO的一线方案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脉冲治疗的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令人担忧。而眼眶局部注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AO的活动性和严重度,且相较于全身用药而言,不良反应更少,可以成为新的治疗选择。A型肉毒毒素、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类似物和新型生物制剂等多种药物已被尝试用于眼眶局部注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自身免疫性眼病,发病率居眼眶病首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为了提高中国TAO规范化诊疗水平,制订发布了《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以下简称《指南》)。为了促进临床医师更好理解和掌握《指南》内容,本文针对《指南》中的要点进行补充说明和深入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可导致眼球突出、复视、眼睑退缩、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尽管临床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治疗体系,但仍存在治疗困难、易复发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治疗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霉酚酸酯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52例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无效的活动性中重度TAO患者,给予MMF 0.5 g,口服,bid治疗。评估TAO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3项包括临床疾病活动性评分(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score, CAS)、软组织受累、眼球突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视力等改善称为总体有效。结果:治疗12周后,TAO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5.0%;24周后显著增高至88.5%。第12周末,患者的CAS从(5.06±1.21)下降到(2.52±1.13),而后在第24周末时继续下降至(2.02±0.9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第12周和24周有效率分别为82.7%、90.4%。另外,经过12周的治疗,58.1%患者的复视症状明显改善,24周后有效率达到了74.2%。同时,患者的突眼度在第12周末和第24周末均明显下降,有效率分别为53.8%、69.2%。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霉酚酸酯用于治疗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TAO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雷帕霉素改善Graves眼病小鼠CD4 + T细胞亚群失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本文从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 GO)的发病机制出发,旨在研究雷帕霉素对于GO小鼠CD4 + T细胞亚群紊乱的调节作用,进而探索其对于GO小鼠眼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表型的影响,为GO的病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 方法:利用表达TSHR 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肌肉重复9次注射Balb/c小鼠制备GO小鼠。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雷帕霉素(14 ppm)给予小鼠干预,末次免疫后4周安乐死小鼠,收集外周血、甲状腺、眼眶、脾脏等组织检测TT 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病理改变和眼眶病理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免疫组化等评估CD4 + T细胞亚群等免疫学相关指标。 结果:GO小鼠造模后不仅表现以球后纤维化和球后脂肪新生的眼部病变(80%~90%),还表现为自身抗体升高和血清总甲状腺素增高的甲亢病变(80%)。球后进一步的脾脏细胞流式细胞学、甲状腺免疫组化和眶后组织的免疫组化显示GO小鼠CD4 + T细胞亚群的偏移:Th1/Th2细胞平衡向Th1倾斜,并伴随有Treg细胞比率降低。雷帕霉素干预后的小鼠脾脏细胞流式细胞学显示Th1、Th17细胞比率回落和Th2、Treg细胞比率回升。甲状腺和眼眶组织免疫组化也显示Th1/Th2细胞失衡和Treg细胞降低得到了改善。 结论:GO小鼠模型表现了显著的CD4 + T细胞亚群失衡,而雷帕霉素不仅可以调节GO小鼠的CD4 + T细胞亚群紊乱,还能有效改善GO小鼠眼病及甲亢表型。因此,CD4 + T细胞亚群失衡是GO的病因干预环节之一,雷帕霉素是潜在的GO干预方式,未来可以进行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眼表疾病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医生仅根据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很难准确早期诊断,甚至可造成误诊。泪液检测相对于血液检测更能反映眼表局部病情,且具有无创性、诊断准确性高、诊断速度快的特点。泪液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基因芯片等现代检验技术,检测泪液中的病原和免疫组分,包括微生物核酸、泪液抗体(IgM、IgG、IgE、IgA、抗核抗体等)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泪液检测提供了眼表局部病原体感染和免疫反应信息。目前国内外大量泪液检测研究显示,不仅眼表疾病,葡萄膜炎、眼底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甚至糖尿病、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全身疾病,泪液成分都有一定规律性变化。此外,通过对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成分的研究对研究疾病成因、生化及免疫过程、疾病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泪液采集、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临床意义、各个疾病泪液特点方面,阐述眼表泪液检测的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关注免疫炎症调控机制在相关眼病诊疗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免疫和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分为感染性免疫炎症和非感染性免疫炎症。目前关于免疫炎症在眼部的研究进展主要聚焦在2个方面,一是经典的免疫炎症性眼病的靶向药物或靶点分子治疗研究,二是以往认为的非免疫炎性眼病的免疫机制研究。经典的免疫炎症性眼病如变应性结膜炎、免疫性角膜病变、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视神经炎和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发病机制中的免疫炎症关键分子是生物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发现在感染性眼病和眼部肿瘤中,免疫炎症机制也有着不可或缺的调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新近研究揭示免疫炎症在传统观念认为的非炎症性眼病,如近视、青光眼、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免疫炎症广泛参与从眼前段到眼后段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对相关眼病进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已引起全球眼科界的重视。眼科医生应关注免疫调控在各种眼科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眼病的免疫疗法研究进展,深入探讨免疫炎症调控治疗眼病的新策略,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