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产妇分娩控制感影响因素及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控制感影响因素及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分娩102例初产妇,根据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予以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干预前初产妇控制感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后(Labour agentry scale,LAS)评分差异。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初产妇分娩控制感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会阴侧切、产钳助产,共同解释干预前初产妇分娩控制感总变异55.1%。干预前,两组L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LA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文化程度、会阴侧切、产钳助产等为影响初产妇分娩控制感的主要因素,临床中需针对以上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而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可提升初产妇分娩控制感,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静脉分娩镇痛初产妇全程导乐陪伴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比较全程导乐陪伴和常规助产护理对静脉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长兴分院行静脉分娩镇痛的80例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分为全程导乐陪伴助产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助产护理组(对照组),各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分娩中转剖宫产率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镇痛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中转剖宫产率和产程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皮肤瘙痒、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助产护理,全程导乐陪伴可以有效提高静脉分娩镇痛初产妇的镇痛、护理满意度,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 分娩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产妇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孕期对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180例住院产妇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对助产士满意度、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助产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对分娩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对分娩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8年3月31日收治的160例足月待产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分娩疼痛程度和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分娩后SAS、SD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分娩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和初产妇负性情绪,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纯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产程影响及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临产时产妇往往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1],导致分娩疼痛程度加剧,不利于产妇的顺利生产,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是助产护理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背景音乐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对高龄初产妇自然分娩总产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龄初产妇是指年龄≥35岁才首次分娩的孕妇,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高龄初产妇占比逐年增多[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配偶陪伴+导乐一对一全程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总产程及产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分娩属于生理性应激反应,分娩期间产妇存在复杂心理及生理变化,尤其是初产妇. 部分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经验及分娩知识,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现为呼吸加快、疲乏无力、头痛、哭泣,对分娩过程及妊娠结局影响极大[1,2].因此,有必要给予自然分娩初产妇相对应护理,对改善妊娠结局、保证自然分娩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导乐一对一全程干预是产科重要的干预措施,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作为导乐员,全程陪伴产妇,能有效消除产妇负性心理,保障自然分娩顺利进行.研究表明,配偶作为产妇支持系统,在产妇产后康复、胎儿护理及母乳喂养支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故本研究选取69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旨在探究配偶陪伴+导乐一对一全程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我国助产专业现状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国际助产士联盟将助产士定义为具有责任心的、可信赖的专业人员。助产士通过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妇女整个孕期、产时、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提供新生儿照护,为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性服务[1]。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中国近几年将迎来一个出生人口的小高峰,保证母婴安全、促进分娩期间的舒适、增强产妇分娩的正性体验等对助产专业也提出了挑战。目前产科临床工作正在以降低非指征剖宫产率为切入点,对孕产妇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促进自然分娩。改变产科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分娩期分娩镇痛、家属陪伴产妇分娩,减少产时不必要的干预等措施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助产质量。但助产士的缺乏和专业素质不高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矛盾,如何提高在职助产士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分娩质量和分娩结局的关键点,也是目前相关领域专家关注的问题。现就助产专业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为助产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助产士全程陪伴对初产妇疼痛评定量表(VAS)评分及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助产士全程陪伴对初产妇VAS评分及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某院住院就诊的初产妇86例,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住院初产妇选取43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6-10月住院初产妇选取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分娩管护干预,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干预,均干预至产妇出院.采用疼痛评定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产痛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h泌乳量、产后48h母乳喂养率);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VAS评分、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4.420,-7.438,-8.980,X2=4.914;P<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6.840,-8.046;P<0.05);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7.661,P<0.05),产后24h泌乳量、产后48h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 = 5.343,X2=4.497;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4.962,PP<0.05).结论: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干预可缓解初产妇产痛水平和产后负面情绪水平,对改善分娩结局和母乳喂养情况、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