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长宁区环境γ辐射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室内外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估算公众受照剂量及其健康影响.方法 2022年6-12月,以网格化布点方式,根据建成年代在长宁区10个街道(镇)中各抽选12户居室,每个居室设置15个检测点.同时段在每个抽样社区中心位置抽选2条道路和1块绿地作为室外监测点,共计设置30个室外检测点.对各抽样监测点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开展现场检测.计算环境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并评估环境γ辐射超额终生癌症风险(excess lifetime cancer risk,ELCR).结果 长宁区室内、室外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各监测点平均值分别为(125.80±11.72)nGy/h和(76.63±16.15)nGy/h.居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高于室外(P<0.05),2000年以后建造的居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低于2000年以前建造的居室(P<0.05).室内、室外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平均值分别为0.617 mSv/年和0.094 mSv/年.长宁区居民居室内超额终生癌症风险均值为2.56 × 10-3,室外ELCR均值为4.28 × 10-4.结论 长宁区不同区域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有所不同,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和ELCR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处于全国正常波动区间范围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医疗废弃物测重打包收纳箱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疗废弃物安全、稳妥、高效的处置是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准确计算及记录患者"出量"是临床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称重尿垫确定患者排除量的情况,尿垫称重流程较繁琐且准确度不高,测量时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增加感染性疾病扩散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医疗废弃物测重打包收纳箱,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同人群风险感知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流行引发全世界的关注,不同人群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风险感知水平不同,而风险感知与报告的预防性健康行为相关。本文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相关理论、评估工具及不同人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为改善公众个人的防控行为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困境分析与基于主动健康指数的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陷入居民主动性缺失、依从性差的困境。文章引入健康管理“诊断标准”的概念,并提出构建主动健康指数的设想,通过对公众健康主动性以及健康风险两方面进行评价,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健康评估的实际可操作性,为提升居民健康管理主动性,持续推进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助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高温热浪预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将直接导致世界各国高温热浪频发。为了应对高温热浪、增强公众防护能力,欧美等国广泛开展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研究,并基于人群健康风险建立分级预警系统,初步取得较好的健康收益。然而,目前我国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人群健康风险为核心构建的高温热浪预警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预警指标、预警模型、预警触发值、预警分级等四方面梳理国内外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研究进展,进而明晰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分级方案构建要点,以期为我国大力发展高温热浪健康防护行动奠定预警技术储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PM 10和PM 2.5标准限值的制修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室内环境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和细颗粒物(PM 2.5)污染及健康影响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对PM 10的标准限值进行了修订,并新增了PM 2.5的标准限值。本研究对两个指标标准限值制修订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包括PM 10和PM 2.5的暴露状况、健康效应、标准限值制修订等,并对未来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标准限值的制修订方向提出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群医学视角谈促进2021—2022季节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秋冬季节气温低,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发生呼吸道病原的共同循环和叠加流行。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我国的流感防控和流感疫苗应用,本文从2021—2022季节流感流行风险研判和防控举措、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的流感疫苗接种政策、从群医学视角促进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等三方面分析,呼吁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不能影响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正常接种,促进流感疫苗接种政策,改进免疫服务便利性,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保护公众健康,助力疫情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视全面营养管理,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不断降低。促进生育需多方面努力,除改善育儿大环境、促进生育意愿外,提升生育力、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对女性妇科年龄、生育力、妊娠安全及子代生殖健康均有不良影响。目前公众对于营养和生殖健康的认识较为有限,营养失衡问题普遍存在,由此衍生出许多生殖损害。为此,应充分重视全生命周期全面均衡营养的健康生活方式:(1)从儿童保健开始即需重视营养管理,减少营养不良、过剩和各类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带来的风险;(2)备孕期重视重要营养素补充,保证适宜营养状况,降低生育风险;(3)妊娠期进行科学体重管理,注重均衡膳食,纠正营养素摄入不足/过量、膳食摄入比例不均衡等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制定个性化精准营养方案,以减少生殖损害,全面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常见毒物检测方法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被发现,很多新的化学品被人工合成,一些有毒化学品被人类接触的风险大大增加,急性中毒发生率也日益升高,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中毒患者入院诊治时意识不清或拒绝治疗,很难通过询问病史了解药物接触史,因此毒物检测成了临床诊治的关键,本文综述了临床一些常见毒物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病共病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病共病已成为突出的健康问题。慢性疾病数量与睡眠障碍风险存在正相关性。而本身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合并慢性疾病时也会导致这些疾病更难以控制。因此,慢性病共病患者睡眠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从多维度探讨慢性病共病与睡眠障碍间的关系,希望能借此加强公众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认识,同时为该类患者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角度,提升慢性病共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