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下腹横肌松解术治疗巨大腹壁疝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2年美国学者Novitsky等[1]报告了一种全新的后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横肌松解术(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release,TAR).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解剖理念,将腹壁解剖游离层面推进到前所未有的范围,改善了复杂腹壁疝的治疗效果.然而该手术需要采用中线大切口,术后存在切口并发症、疼痛增加及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等风险.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美国学者Belyansky等[2]在2016年报告了腹腔镜下进行TAR的病例.腹腔镜TAR技术难度大,耗时较长,即使是Belyansky的团队也仅施行了3例,而国内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前期的尸体解剖操作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病例筛选,成功实施1例腹腔镜TAR,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修补在腹壁疝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腹壁疝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手术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国内10所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115例腹壁疝内镜下TES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情况、疝的特点、手术经过和结果。结果:115例计划实施TES的患者中,因严重腹膜破损中转为IPOM修补患者1例,其余均成功手术。可以缝合缺损患者108例(94.74%),需要永久补片固定患者15例(13.16%)。放置引流患者76例(66.67%),中位手术时间为144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45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例(17.54%),其中出现血清肿患者5例(4.38%)。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仅出现轻微疼痛,未出现慢性疼痛。结论:在腹壁疝的治疗中,对熟悉腹壁解剖的外科医师而言,TE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修复手段。在熟悉手术的基础上适应症可逐步拓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