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治疗滑车系统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治疗滑车系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大连大学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重建术的49例滑车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滑车系统损伤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单纯盂肱上韧带/喙肱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5±6)岁;B组为盂肱上韧带/喙肱韧带复合体合并冈上肌腱和(或)肩胛下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患者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7±8)岁。AB两组采用不同的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组内及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6)个月,术后2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组患者均未见翻修、感染、Popeye畸形、痉挛性疼痛等手术相关并发症,B组出现因再次外伤致二次关节镜诊治1例。术后患者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46±10)分,术后12个月升至(89±9)( t=-22.637, P<0.05),B组术前为(39±10)分,术后12个月升为(87±8)分( t=-44.849, P<0.05)。A组术前VAS疼痛评分为(5.25±0.27)分,术后12个月降至(0.68±0.70)分( t=29.007, P<0.05),B组术前为(5.69±0.84)分,术后12个月降至(0.72±0.83)分( t=37.079, P<0.05)。 结论: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治疗滑车系统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IMRCT)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IMR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4~74岁[(62.6±7.3)岁]。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肩肱距离(AHD)、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功能评分和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行肩关节MRI评估重建上肩关节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完整性。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39个月[16(13,36)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VAS、AHD、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功能评分分别为2(2,3)分、(9.1±1.1)mm、(56.1±5.4)分、(19.7±2.8)分,均较术前改善[6(5,7)分、(5.1±1.2)mm、(37.9±2.2)分、(11.8±1.2)分]( P<0.05)。末次随访时,VAS、AHD、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功能评分分别为0(0,1)分、(8.4±0.9)mm、(83.6±3.8)分、(28.2±2.3)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VAS和AHD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onstant-Murley评分、UCLA功能评分均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改善( P<0.05)。术后6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34.6±13.5)°、(124.6±18.6)°、45(40,50)°,均较术前改善[(63.2±36.1)°、(65.0±23.1)°、30(20,40)°]( 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44.1±12.6)°、(139.6±15.4)°、60(45,65)°,均较术前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MRI显示10例患者重建上关节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完整。术后1年1例出现大结节吸收,1例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IMRCT,可缓解肩关节疼痛、减少肱骨头上移、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冈下肌腱固定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冈下肌腱固定术治疗伴有对吻性损伤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伴有对吻性损伤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联合冈下肌腱固定术组(联合手术组)和单独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组(单独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肩关节中立位外旋、内旋活动度、OSIS评分、ROWE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OSIS评分低于单独手术组(P<0.05),术后ROWE评分高于单独手术组(P<0.05),联合手术组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单独手术组(P<0.05).结论冈下肌腱固定术在伴有对吻性损伤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14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同一位医生独立实施肩关节镜手术修复14例巨大肩袖撕裂的资料.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测量肩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xford Shoulder Score,OSS)和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进行肩关节疼痛与功能评价.结果 关节镜下确认12例有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撕裂,其中1例合并肩胛下肌腱完全撕裂,1例合并小圆肌腱撕裂;另2例分别为冈上肌腱合并肩胛下肌腱上部撕裂,以及冈上肌腱合并肩胛下肌腱完全撕裂.全部行肩袖修复术(关节镜下完成13例,中转切开手术1例),5例行肩峰成形术(其中4例为Ⅲ型肩峰),2例行肩胛下肌腱止点重建术,2例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固定术.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 ~25个月,(16.8±6.2)月.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锚钉松脱而确认修复失败,但因疼痛和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病人基本满意.末次随访时,VAS(0.7±1.1 vs.4.0±2.2)、校正DASH(4.6±7.0 vs.50.7±22.9)、0SS(14.0±2.8 vs.32.5±9.7)、UCLA评分(33.6±3.1 vs.17.9±3.3)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UCLA评分优12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2.9% (13/14).患肩主动外展活动度(160.0.±43.0° vs.107.5.±58.8°)、主动前屈活动度(158.6°±39.4° vs.112.5°±60.2°)、主动外旋活动度(54.6°±16.2° vs.24.6°±21.5°)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6例获得MRI随访,除失败的1例,其余5例均结构性愈合[术后(11.2±7.5)月].结论 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经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的巨大肩袖损伤且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腱严重磨损患者74例,其中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64.3±10.1)岁.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肩关节检查,记录双侧肩关节的前屈上举、体侧外旋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体侧外旋肌力,并记录Constant-Merl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肩关节简单(SST)评分及美国加州大学(UCLA)评分.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前屈上举、体侧外旋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体侧外旋肌力及功能评分.结果:末次随访的前屈上举程度、体侧外旋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及体侧外旋肌力明显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Constant-Merly评分、ASES评分、SST评分、UCL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粘连、神经血管受损、内固定松动及再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伴肱二头肌长头腱严重磨损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肩袖损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某男,48岁,某年5月8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入院.查体:左肩部肿胀、压痛明显,局部可及明显骨擦感及骨擦音.X线片示:左侧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骨折端成角移位明显,周围见游离骨片.5月9日行"左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次年6月13日行"左侧锁骨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第3年7月8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见左侧冈上肌肌腱远端信号增高,横向弛豫时间(T2)加权像(weighted imaging,WI)信号连续,左侧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少量积液,左侧肩锁关节间隙少量积液,左侧肱骨头内见小类圆形水样信号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体腓骨段结构移植与肩袖缝合悬吊技术在Neer Ⅳ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自体腓骨结构移植重建肱骨距与肩袖缝合悬吊技术在Neer Ⅳ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21-06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Neer 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显露骨折端后清除周围血肿和嵌入组织,确定所需结构移植的腓骨段长度,取同侧中上段腓骨(长度5~8 cm)插入肱骨髓腔并使其尽量靠近肱骨内侧.根据骨折情况将5号不可吸收缝线预置于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靠近肌腱止点处.肱骨近端骨折解剖复位后,将肩袖缝线穿过钢板头部缝合孔打结,钢板在腋神经下方向远端滑动至适当深度,钢板侧方与骨干平行,钢板远端长结合孔中置人1枚直径3.5 mm皮质骨螺钉,牵引收紧缝线并逐一置人锁钉,置人肱骨距螺钉,透视确认螺钉长度合适后将缝线收紧打结.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6(12~38)个月.术后无腋神经损伤、肱骨头内翻畸形、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X线片测量颈干角为135°~142°,平均138.9°;术后3个月颈干角为130°~139°,平均134.1°;末次随访时颈干角为128°~138°,平均133.1°.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86分,平均83.9分.结论 将自体腓骨段结构移植与肩袖缝合悬吊技术应用于Neer Ⅳ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可获得稳定的内侧支撑与内固定强度,有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