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循环可视化技术对交趾黄檀改善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应用微循环可视化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交趾黄檀改善微球栓塞所致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交趾黄檀水提物低剂量组(生药材1.5 g·kg-1·d-1)、交趾黄檀水提物中剂量组(生药材3.0g·kg-1·d-1)和交趾黄檀水提物高剂量组(生药材6.0 g·kg-1·d-1),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d.采用左心室注射聚乙烯微球法制备大鼠CM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血流量仪测定血流量;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试剂盒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葡萄糖含量、一氧化氮含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DiI C12/C18混合灌注冠脉微血管,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及形态变化,最后使用AngioTool软件对微球栓塞区域血管面积、血管密度、血管半径、空隙度进行分析,并依据泊肃叶定律计算微血管血流阻力;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筛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交趾黄檀回调的差异代谢物并富集代谢通路.与模型组的相比,药效学结果表明,交趾黄檀能显著升高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MBF),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降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受损心肌,显著升高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显著降低血清中葡萄糖(glucose,GLU)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纤维溶解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病理变化.冠脉微循环灌注结果显示,交趾黄檀能改善CMD大鼠微血管形态,增加微血管面积、密度、半径,降低微血管空隙度和血流阻力,改善微血管内皮损伤.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共筛出45个差异代谢物,交趾黄檀可以回调其中25个差异代谢物,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等8条通路有关.交趾黄檀能有效改善微球栓塞大鼠所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其可能通过影响炎症通路、内皮损伤和磷脂代谢等途径从而改善CMD大鼠的病理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冠心通络方对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索冠心通络方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对冠脉微循环障碍(CM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可地尔(1.56 mg/kg)阳性对照组及冠心通络方低(8.663 g/kg)、中(17.325 g/kg)、高(34.650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1 mg/kg)制备CM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冠心通络方各组分别给与相应剂量冠心通络方煎液灌胃,尼可地尔组灌胃尼可地尔混悬液,其余2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28 d.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后留取血清及心肌组织;Carstairs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微血栓形成情况,海登汉氏(Heidenhai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微梗死情况;相应试剂盒检测血清NO、ET-1及心肌组织SOD、GSH-Px、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Keap1、细胞质Nrf2及细胞核Nrf2、HO-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Keap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清NO水平和心肌组织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心肌微梗死、心肌内微血栓阳性比例及血清ET-1水平和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Keap1蛋白、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核HO-1、Nrf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冠心通络方中、高剂量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心肌微梗死比例、微血栓阳性比例及血清ET-1和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及心肌组织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Keap1蛋白、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核HO-1、Nrf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冠心通络方能一定程度上改善CMD大鼠病理进程及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表达,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Nrf2/ARE通路探讨尼可地尔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NF-E2 相关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探讨尼可地尔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5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通过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法制成冠脉微循环障碍模型,采用不同剂量尼可地尔进行干预,分析心肌细胞改善情况及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Keap)1、醌氧化还原酶(NQO)1、过氧化氢酶(CAT)、血红素加氧酶(HO)-1 水平变化.结果 尼可地尔可使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丙二醛(MDA)降低,高剂量、低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高剂量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升高;高剂量组Nrf2、NQO1、CAT、HO-1 mRNA升高,低剂量组HO-1 升高;高剂量组Hrf2、NQO1、CAT、HO-1 蛋白水平升高,低剂量组HO-1 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通过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调节抗氧化因子释放,从而降低血栓造成的组织损伤程度,改善血栓状态,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藻酸双酯钠纳米剂型对糖尿病心肌病冠脉微循环血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纳米剂型(PSS-NP)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冠脉微循环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2只雄性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40只,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制备DM模型.采用心脏超声于8周后筛选DCM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组、阳性对照组、PSS组、PSS-NP组,分别灌胃6周.诱导后16周处死大鼠,计算大鼠的心脏指数.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M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TM-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T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大鼠一般状况不佳,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血糖水平明显增高(P<0.05);心功能指标LVEF、FS%、EA比值明显减小(P<0.05),LVEDs、LVEDd明显增大(P<0.05);血清sTM水平、TM-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PSS-NP组、阳性对照组水平最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DCM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心肌TM蛋白阳性表达增强,阳性对照组、PSS组、PSS-NP组经治疗后阳性表达减弱.结论 藻酸双酯钠纳米剂型可抑制DCM大鼠TM表达,效果优于传统剂型,对治疗DCM冠脉微循环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小鼠冠脉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心肌巨噬细胞(macrophages,M)表型M1/M2极化在去卵巢小鼠冠脉微循环障碍(CMD)中的作用及补肾活血方的影响.方法 将90只雌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6周正常组(6WC组)、6周假手术组(6WS组)、6周模型组(6WM组,去卵巢6W)、8周正常组(8WC组)、8周假手术组(8WS组)、8周模型组(8WM组,去卵巢8W)、巨噬细胞清除组(简称CM组,腹腔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0.01 mL/kg,每周1次)、补肾活血组[简称BG组,补肾活血方灌胃,5 mL/(kg·d),每天1次]及miR-155抑制组(简称MI组,尾静脉注射miR-155抑制剂20 mg/kg,每周1次),每组10只,持续干预8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麦胚凝集素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冠脉微血管密度和CD6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miR-155、IL-1β、TN F-α、IL-10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结果 与6WC组比较,6WS和6WM组心肌LVEF和LVFS值、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冠脉微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8WC和8WS组比较,8WM组心肌LVEF和LVFS值明显下降,心肌细胞肿胀和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冠脉微血管密度减少,CD68+表达增加,miR-155、IL-1β和TN F-αmRNA表达增加,IL-10和VEGF mRNA表达减少(P <0.05,P<0.01);与8WM组比较,BG组心肌LVEF、LVFS值和冠脉微血管密度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细胞横截面积减小,CM和BG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CD68+表达均减少,CM、BG和MI组心肌miR-155、IL-1β和TN F-αmRNA表达均减少;BG和MI组心肌IL-10和VEGF mRNA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MI组比较,BG组心肌miR-155、IL-1β、TNF-α、IL-10、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心肌miR-155调控M1/M2极化抑制冠脉微血管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舌下微循环成像系统在心肌梗死后远端微循环变化观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舌下微循环成像系统(简称微视系统)应用于心脏微血管检测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在冠脉微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正常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微视系统对大鼠冠脉主干及其分支微循环进行检测.另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20)与假手术组(n=20),心肌梗死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接受同样处理但不结扎.利用微视系统对假手术组及心肌梗死组大鼠手术前及手术后5、10、20min左前降支远端微血管进行检测和分析,检测指标包括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异质性指数(HI).结果 微视系统下,正常大鼠心脏左右冠脉及其分支微血管清晰可见,血流灌注连续,血管密集、分布均匀.在心肌梗死组大鼠中,结扎时间越长,微血管脉络越模糊不清,血流显影中断,血管分布不均,心肌梗死20min时点微循环基本不显像,血流基本消失.与心肌梗死5min时点比较,心肌梗死10、20min的TVD、PVD、PPV、MFI均降低(P<0.05),HI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TVD、PVD、PPV、MFI均降低(P<0.05),HI升高(P<0.05).结论 微视系统可用于正常及病变状态下大鼠心脏微循环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冠脉微循环内皮屏障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冠脉微循环内皮障碍的影响.方法 健康SPF级SD大鼠1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培哚普利组、搜风祛痰中药组,每组35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其余3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预先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后造模,心电图评价造模情况.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含量.结果 心电图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搜风祛痰中药组PGI2含量升高、TXA2含量降低,TM、EPCR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搜风祛痰中药可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内皮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PCR、TM mRNA表达水平,调节PGI2和TXA2含量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中MDA、 SOD、GSH-Px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天香丹、尼可地尔灌胃28 d.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中MDA、SOD、GSH-Px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尼可地尔组及天香丹组MDA表达降低(P<0.05),SOD表达升高(P<0.05);天香丹组GSH-Px表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天香丹可减轻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微血栓程度.结论 天香丹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麝香通心滴丸改善猪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冠脉微循环和心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麝香通心滴丸(STDP)改善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冠脉徽循环障碍(CMD)和心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从21只小型猪随机选取14只行介入球囊阻断左前降支中部血流再灌注建立CMD模型,其余7只作为假手术组,仅行冠脉血管造影,不需要实施手术;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4只动物随机分为CMD模型组(n=7)、CMD+STDP治疗组(n=7),3组动物均以普通饲料喂养8周.药物干预:治疗组予将麝香通心滴丸(3 mg· kg-1· d-1)拌入饲料中进行喂养8周.分别于第0周(手术前)、8周行冠脉造影、计算管腔直径和校正TIMI帧数(CTFC)、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8周时处死并取出左前降支冠脉远端分布区域心肌,HE染色观察心肌小血管及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前降支远端供血区心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子-1α(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Toll样受体4(TLR4)、解偶联蛋白2(UCP2)的表达.结果 实验0周和8周时,3组实验动物的冠脉左前降支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0周时,各组实验动物CTFC血流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TFC血流帧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STDP治疗组CTFC血流帧数减少(P<0.05).实验0周,3组实验动物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8周时,相对于假手术组,模型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期室间厚度、左室质量指标值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值减小(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组织微血管充血、血栓形成及周边炎症细胞聚集,心肌纤维萎缩,心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未见明显充血,血管周边炎症细胞较少,心肌肌纤维萎缩程度较明显,但心肌间质炎症浸润相对较轻.相对于假手术组,其余各组的心肌组织中Sirt1、PGC-1α、PPAR表达下调,ERK1/2、TLR4、UCP2表达上调;而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Sirt1、PGC-1α、PPARα表达量更高,ERKI/2、TLR4、UCP2表达量更低.结论 STDP可能通过Sirt1、PGC-1α、PPARα、ERK1/2、TLR4、UCP2发挥抗炎和调节能量代谢作用,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冠脉微循环障碍和心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细胞凋亡探讨搜风祛痰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细胞凋亡探讨搜风祛痰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0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35只.于药物干预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假手术组穿线但不结扎.ELISA法测血清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的含量.RT-PCR法测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关联X(Bax) mRNA的表达.结果 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TXA2含量与Bcl-2 mRNA、Bax mRNA表达提高,PGI2含量下降(P<0.05).相比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TXA2含量和BaxmRNA表达下降,PGI2含量和Bcl-2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 搜风祛痰方可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内皮功能,这可能与上调PGI2含量及Bcl-2 mRNA表达,下调TXA2含量及Bax mRNA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