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ert子宫4例治疗方式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4例罕见子宫畸形Robert子宫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3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例Robert子宫患者的治疗方式、远期并发症及妊娠的随访情况。结果:4例Robert子宫患者中,有3例的直接就诊原因为严重痛经,且痛经进行性加重(2例为生育期,合并不孕;1例为青春期);1例为宫腔镜手术中确诊。4例患者就诊的年龄分别为28、44、27、15岁。手术方式:2例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斜隔电切+宫形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1例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斜隔电切+宫形IUD放置术;1例青春期患者分次手术进行治疗,第1次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冷刀子宫斜隔切除术联合放置宫腔球囊,第2次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冷刀子宫斜隔切除术联合放置宫内支架。3例严重痛经患者术后痛经症状均明显缓解。采用传统电刀行宫腔镜子宫斜隔切除术的3例患者术后均因宫腔粘连多次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而采用冷刀切除子宫斜隔的1例患者随访半年未见明显宫腔粘连。4例患者中,2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分娩,1例行4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但均失败,1例非生育期。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斜隔冷刀切除术结合球囊及宫内支架的治疗方式不仅可有效切除子宫斜隔,并且在保护生育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能成为治疗Robert子宫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重度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冷刀分离术后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215例,采用宫腔镜冷刀分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随访术后3年内的生殖结局.结果 215例中重度IUA患者总妊娠率66.98%,活产率50.23%,其中206例为自然受孕,妊娠139例,治疗后IUA分级好转率89.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病程、流产次数、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复查子宫内膜厚度患者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病程>12个月、术前子宫内膜厚度≥6 mm和IUA分级改善是影响中重度IUA患者术后妊娠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年龄、病程、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IUA分级改善情况是影响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生殖结局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联合雌激素辅助ERAS对宫腔粘连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联合雌激素辅助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宫腔粘连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联合雌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ERAS,比较2组术后1、3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在术前、术后3 d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白介素-8(IL-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痛、出血、再粘连.结果 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2组患者CRP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IL-6水平、IL-8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CRP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6水平、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联合雌激素辅助ERAS较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联合雌激素比较,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粘连分离术后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再粘连的价值.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1月90例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IUA评分为中重度IUA在宫腔镜下行冷刀粘连分离,按照术后预防粘连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粘连分离后宫腔内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再粘连,对照组粘连分离后宫腔内放置金属宫形环防止术后再粘连.术后2个月进行第2次宫腔镜检查,再次对IUA进行分级,评价术后2个月防止IUA的有效率.结果 2组均未发生冷刀粘连分离术及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术后2个月宫腔镜二次探查:观察组术后宫腔粘连有效率80.0%(36/4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7/45)(χ2=4.286,P=0.038);观察组IUA累及范围得分和AF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901,P=0.000;t=-3.360,P=0.001);观察组中重度IUA发生率为15.6%(7/45),明显低于对照组35.6%(16/45)(χ2=4.731,P=0.030).结论 术后宫腔内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有效减少中重度IUA分离手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并降低粘连严重程度,预防IUA复发优于宫形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对宫腔粘连患者宫腔形态恢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对宫腔粘连患者宫腔形态恢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136 例宫腔粘连患者分为对照组(68 例)和试验组(68 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术后 3 个月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手术指标,术前、术后 3 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血清激素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及随访期间的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术后 3 个月的总有效率(85.29%)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5.59%,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更低(均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月经量、血清雌二醇(E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子宫体积与术前比较增大,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增厚,试验组厚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术前比较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妊娠率为 51.47%,与对照组(42.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电切术比较,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可有效调节宫腔粘连患者血清激素及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并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月经量,进而可促进宫腔形态的恢复,且具有良好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HEOS冷刀宫腔镜微剪分离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HEOS冷刀宫腔镜微剪分离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HEOS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电切分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及宫腔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及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及月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HEOS冷刀宫腔镜微型剪刀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膨宫液吸收量,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月经及宫腔情况,降低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冷刀与电刀实施宫腔粘连手术对子宫内膜影响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冷刀组和电刀组.冷刀组使用微型手术剪分离IUA带.电刀组使用针状电极分离粘连,环形电极切除瘢痕组织.比较2种手术方式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宫腔镜2次探查宫腔情况及术后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的情况.结果 冷刀组平均手术时间(15.7±4.1)min,电刀组平均手术时间(22.8±5.6)min,冷刀组显著短于电刀组(P=0.000);冷刀组治愈率[28.12%(18/64)]高于电刀组[9.38%(6/64)](P=0.007);冷刀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积[(1.55±0.19)cm3]、血管指数(2.60%±0.77%)、血流指数(7.65±1.96)、血管血流综合指数(0.96±0.25)的增加值均高于电刀组[(0.59±0.11)cm3,0.64%±0.16%,3.69±0.89,0.25±0.04,P均=0.000].结论 冷刀手术分离中重度IUA与电刀组相比手术效率更高,术后改善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肌层的血液供应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方法预防Ⅱ度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放置Foley球囊或宫内节育器联合雌孕激素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 80例Ⅱ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球囊组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Foley球囊3~5 d;节育器组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即刻放置金属圆环1枚.两组均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和地屈孕酮序贯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宫腔镜,比较两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的情况.结果 球囊组和节育器组术后均有再粘连发生,术后1个月再粘连率分别为22.5%和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度宫腔粘连冷刀分离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Foley球囊降低宫腔再粘连的效果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少见宫腔镜图像的宫腔粘连的处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监护识别和处理少见宫腔镜图像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们在腹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处理241例中、重度IUA,其中12例宫腔镜图像较为少见,7例重度IUA粘连组织较为致密且封闭部分宫腔,采用电刀或冷刀分离/切除粘连组织后见正常宫腔底部,5例中度IUA粘连组织呈膜状且存在数量不等的孔隙,采用宫腔检查镜镜体喙部钝性分离.对比宫腔镜手术前后患者宫腔形态的恢复情况以及月经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宫腔镜手术时间(20±3)min,均恢复正常宫腔形态.IUA美国生育协会(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中位数从术前10分(5~12分)下降至术后2分(0~5分)(Z=-3.095,P=0.002);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中位数从术前8.5分(0~65分)增加至术后60.5分(24~86分)(Z=-3.061,P=0.002).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监护能够准确判断宫腔粘连的程度和部位,在宫腔粘连的诊治中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冷刀分离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冷刀分离宫腔粘连术后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8例行冷刀分离宫腔粘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年龄、病程、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术后月经、是否曾电切、粘连范围、粘连类型、粘连程度、防粘连措施、再粘连与否.结果:158例患者行冷刀分离粘连后,月经改善率80.3%,总妊娠率为60.1%,活产率为55.8%.病程、术后月经、粘连范围、粘连类型、粘连程度、再粘连与妊娠结局有关(P<0.05),年龄、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曾电切、防粘连装置与妊娠结局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粘连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冷刀作为一种对子宫内膜和宫腔环境损伤小的手术方式,可能成为有生育要求的宫腔粘连患者的首要选择.病程、术后月经、粘连范围、粘连类型、粘连程度、再粘连是影响冷刀分离粘连术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