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脓肿分枝杆菌合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其误诊率高、抗生素耐药快、治疗效果差、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大、治愈率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且在我国一直没有统一且成熟的治疗方案[1],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主要因食用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以胃肠炎型为多见,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表现为败血症型,也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病灶[3].本文就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合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者诊治进行汇总并复习相关文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1 结核病现状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第二大传染病杀手,是全球第13大死因[1].2022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2022全球结核病报告》[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 060万人,其中儿童约120万人.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与2020年相比上升了3.6%,打破了过去20年间每年约2%的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2023年重庆市高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索重庆市高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重庆市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3年重庆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收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相关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重庆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9 161人,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543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5.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结核病史(OR:4.244,95%CI:2.239~8.044)、结核病密切接触史(OR:2.096,95%CI:1.123~3.914)、吸烟(OR:6.819,95%CI:3.562~13.053)、熬夜(OR:1.665,95%CI:1.154~2.402)是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较低.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降低学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犬咬伤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男,57岁,因左手犬咬伤后1个月局部红肿、疼痛2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被犬咬伤左手,伤后急诊于当地医院进行清创等处理后,伤口结痂;2周前患手伤口处出现红肿,局部压痛明显,皮温升高,体温正常,自行药物外敷及口服抗菌药物后无改善,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体具有非细菌、非病毒特性,所以在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临床微生物检验解释报告》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该书详细描述了各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分枝杆菌等,并针对每种微生物,列出了具体的检测样本来源,如血液、尿液、痰液、脑脊液等,同时也提供了各类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和结果解释,如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痰液、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液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血管炎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感染)导致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结核感染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例因结核感染引起血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血管炎""结核感染"和"儿童"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以"vasculitis""tuberculosis infection"和"child"为关键词检索和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 例患儿均因反复发热伴局部疼痛入院,完善血管超声提示相应部位血管壁弥漫性增厚或异常回声,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阳性,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确诊结核性血管炎,抗结核治疗后血管病变痊愈.文献报道,结核感染引起的血管炎以主动脉扩张或瘤样变为主,也可以累及视网膜、脑血管等,抗结核治疗对这类血管病变有效.结论 结核感染可引起血管炎,不同大小的动静脉均可能受累.临床上对于较长时间发热伴局部疼痛的患儿,应进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及血管超声检查,防止漏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探讨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为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方向.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的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3 年12 月5 日.利用R 4.1.3 软件收集并归类文献的发文量、期刊、作者等信息.利用VOSviewer 1.6.19 与Pajek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现和演变趋势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48 篇,发文量的趋势按照发文时间分为孕育期(1999-2008 年)、发展期(2009-2017 年)和平稳期(2018年-至今)3 个阶段.印度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278 篇);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是发表文章最多的期刊(62 篇);Warren R M是最多产作者(11 篇);开普敦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52 篇).作者间合作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聚焦于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快速检测(rapid detection)、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结核病(tuberculosis).结论: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相关研究处于上升阶段,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全面加强,研究前沿趋向于新技术融合和微观分子层面纵深发展.建议未来研究要深入挖掘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研究热点和趋势背后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以更好实现结核病的早期筛查与准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移植后马尔尼菲蓝状菌、烟曲霉、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混合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移植患者需要服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抗排斥治疗,是各类感染的高危人群。罕见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是诊断及治疗的难点,抗生素覆盖病原微生物不准确和血药浓度不足均会影响疗效,增加病死率,及时且精准的鉴定病原微生物至关重要 [1]。现阶段病原微生物检测最常见的方法是体液涂片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确诊的金标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能够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找到特定感染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可区分急性和既往感染。但体液培养耗时长、灵敏度差、抗生素治疗后送检标本的阳性率更低。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时,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获取感染组织标本送检组织病理学检查。PCR难以发现未知病原微生物。免疫抑制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抗体检测,诊断效率亦欠佳 [2]。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可直接提取送检样本中全部微生物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快速且客观的检测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广覆盖、无偏倚、无需假设。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和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鉴别诊断中 [3,4]。本文报道1例肾移植患者,间断发热1个月,右侧鼻翼及鼻腔丘疹样溃疡形成,双侧眼睑粘膜红肿,CT见两肺大片状及结节样实性密度影,通过mNGS鉴定出马尔尼菲蓝状菌、烟曲霉、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混合感染,调整抗生素后病情好转,现进行分析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宁波地区单中心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手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NTM)引起的手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分析NTM感染的临床表现、菌种鉴定结果以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至2020年期间浙江宁波地区NTM培养阳性的手部SSTI患者52例,分析年龄、职业、致病因素、感染部位、病程表现、培养结果及菌种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标本共57例。培养阳性菌株经菌种鉴定,共发现7种分枝杆菌,其中海分枝杆菌42例(73.68%),龟/脓肿分枝杆菌2例,堪萨斯分枝杆菌1例,偶然分枝杆菌2例,浅黄分枝杆菌2例,楚布分枝杆菌2例,线虫分枝杆菌1例,未知分型5例。分枝杆菌感染病理报告多提示慢性炎细胞浸润伴肉芽肿性炎。所有患者均在分枝杆菌培养同时开始经验性用药,以大环内酯类药物加左氧氟沙星为主。8例轻症患者接受了口服抗分枝杆菌药物保守治疗,平均3.5个月;余44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予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口服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平均2.7个月后痊愈,其中5例患者复发感染行二次手术或二次以上手术,仅1例截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36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结论:海分枝杆菌依然是浙江宁波地区NTM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种,病理以肉芽肿性炎为主,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彻底的病灶清除手术和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是与非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3年8月31日,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2023年第3次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沙龙主题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是与非”。活动形式是病例分享和讨论。通过这次活动,与会学者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加深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快速诊断的认识。呼吸沙龙新颖的组织和活动形式,获得了与会中青年呼吸学者的好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