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设情境法在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创设情境法在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两级预防医学专业共1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6级学生为试验组( n=88),采用创设情境法教学;2015级学生为对照组( n=82),采用常规教学模式。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收集学生和听课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同时以学生和实习带教教师进行定性访谈为参考,从学生端和教师端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研究采用SPSS 20.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试验组实验报告的思考题分数(课程1, P=0.038;课程2, P=0.043)和食品卫生卷面成绩( P=0.034)高于对照组。80.00%听课教师[本系教师8人(80.00%),教学督导4人(80.00%)]认为创设情境法充分体现专业知识、技能和跨专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维度的培养。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技能和跨专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各方面自我掌握度合格率分别100.00%(80人)、100.00%(80人)和97.75%(79人)。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达到90.00%(70人)。定性访谈的结果对创设情境法的应用给予了充分认可。 结论:创设情境法在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应用既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成绩,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并且创设情境法的应用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母乳喂养社区指导促进模式的创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创设与实践社区母乳喂养指导促进模式.方法:纳入我社区100例孕晚期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普通宣教组(50例)与情景领导理论组(50例),普通宣教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而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则采取情景领导理论进行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相关指标:干预前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调查表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及产妇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变化、分娩后母乳喂养情况、产妇乳汁淤积发生率及干预满意率以及乳汁分泌量.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前母乳在喂养知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妇自护能力等各项评分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评分与干预前均差异显著(P<0.05).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了解平均得分比普通宣教组高出3.2分,且差异显著(χ2= 17.28,P<0.05);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平均得分比普通宣教组高出9.9分,且差异显著(t=20.564,P<0.005);干预后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情景领导理论组的得分比普通宣教组得分高出28.5分,同样出现差异显著(χ2=43.52,P=0.004);情景领导理论组母乳喂养自护能力评分比普通宣教组显著高出32.6分(χ2=61.28,P<0.005);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的乳汁淤积率为0,纯母乳喂养率高达96%,且在产后7天、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平均泌乳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景领导理论有助于提升社区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且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较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均较强,产妇乳汁淤积发生率低,认可度高,可作为母乳喂养指导促进模式,助力母乳喂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多媒体情景教学在普通外科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多媒体情景教学在普通外科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至2015学年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的142名学员为观察组,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以2015至2016学年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的155名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通过创设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体征、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手术并发症.采用制作的动画,以多维和立体形式展示疾病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变化;采用实物照片和病人的临床体征照片,形象展示疾病的临床体征;采用手术中的录像和照片,创立手术中发生并发症的情景.教学评价包括两组学员书面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对情景教学法是否满意,对教师评价及个人收获大小等.采用SPSS 21.0进行t检验.结果 观察组平均考试成绩为(67.56±8.27)分,对照组平均考试成绩为(65.89±5.53)分,观察组平均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对情景教学的满意率和个人收获较大的比率均为97.9%(139/142).结论 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具体生动,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当然对教师有着更高要求,要有目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实验探索(2)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经典基因定位的家系(种群)水平和现代基因定位的细胞与分子水平共3个层面上,探索了如何通过创设探究情景、任务驱动、问题引领、思路点拨、作出假设、实验验证、规律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从“科学思维”的角度探究真核生物基因定位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讨了能体现《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性质和目标、落实课程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轮椅体验课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轮椅(wheelchair)是常用辅助移动工具之一,是步行功能减退或丧失者,和(或)为减少活动时能量消耗者的常用代步工具[1].轮椅的选择和使用,尤其是轮椅转移技术(轮椅与床、椅、坐便器、汽车等)和轮椅操作技术(平地驱动、大轮平衡、上下坡道、上下台阶/楼梯等),往往需要康复专业人员指导,加上长期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体验是指人对事物、生活亲身经历、感受的过程及其结果[2].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情境,通过亲身操作,体验感悟,达到内化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3-5].本研究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康复专业学生开设轮椅体验课,采用情景创设和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轮椅使用技术的指导能力,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群际失调情境中自我复杂性与态度改变的关系:失调感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往认知失调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个体内层面的失调(即自身信念与行为的不一致),仅有少数研究探讨了群体过程中产生的失调,且相关研究较少采用东方被试.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自我复杂性是如何影响中国大学生在因个体与群体态度不一致时所引发的群体内认知失调情境中的态度改变及其影响机制.方法:以222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让所有被试都相信他们所感兴趣的某一争议性话题的观点与群体中其他人的观点相反,来创设因态度不一致引发的群体内认知失调唤醒情境.结果:通过Bootstrapping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自我复杂性对群体内失调情景中态度改变的直接效应显著(β=-0.45);自我复杂性通过失调感预测态度改变的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0.04).结论:自我复杂性是影响大学生在群体内失调情景中进行态度改变以缓解失调的重要因素,而且失调感在自我复杂性和态度改变问起显著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四年级实习护生74名,其中2017学年的37名作为对照组,2018学年的37名作为观察组,实习前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观察组进行创设问题情景示教,示教结束即开始6周的中医护理临床实习,比较两组护生的中医护理技术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观察组中医护理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应用于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前能提升护生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学士留学生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医学院校在不断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缺乏面对面交互、过程难以监控、学习易产生孤独感等不利因素[3].国内外教育教学资料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并以此导入具体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4-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法实践研究——评《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当前,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很多高校开始采用心理游戏、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法,以改革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课堂心理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进行情感体验,增强大学生实际体验与心理感悟,从而达到情感认知领悟目标,提升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有着极强的适用性,从实施原则、方法和路径等多个方面能够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匹配.学生通过真实的模拟情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分享与交流,再通过反思与总结完成学习任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