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自由度载人离心机弹性边界下的模态测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针对三自由度载人离心机系统结构复杂、转动惯量高等特点,探讨其在弹性边界下的模态测试方法.方法:以三自由度载人离心机为测试对象,参照GJB 2706A-2008《航天器模态试验方法》和GB/T 11349.3-1992《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冲击激励法》在离心机弹性边界下使用力锤作为激励源开展模态测试.每个激励位置锤击4次,对4次锤击数据进行线性平均计算后得出结果.利用三自由度加速度传感器、64通道数据采集仪收集数据,基于Test.Lab模态测试分析软件,采用频率响应函数对模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激励信号在30 Hz频段内相干系数不低于0.8;系统前3阶固有频率分别为9.15、15.66、19.22 Hz,均为扭转振型;在Z18和Z21激励位置下,系统一阶频率均为9.15 Hz左右,二阶和三阶频率也一致.结论:力锤测试法可用于三自由度载人离心机的模态测试,能够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提高受试者的舒适性,对指导后续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动牙套的缓冲及能量吸收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利用冲击试验测试不同厚度和材料的运动牙套缓冲及能量吸收特性.方法 :按照运动牙套的厚度和材料,将牙套分为5 组,每组6个试件.采用钟摆与力锤结合装置(摆锤)对牙套及牙列模型施加冲击能量,通过改变摆锤的释放高度而改变冲击能量的大小.应用力传感器与激光测振仪分别与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仪连接,获得锤头的人射速度、反弹速度、最大碰撞力、碰撞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一步计算获得牙套的碰撞时间、吸收能量和吸收能量比,反映不同牙套缓冲及能量吸收特性.采用SPSS 22.0软件包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冲击高度下,无论牙列模型配戴何种类型牙套,受到的碰撞力都比不配戴者明显减小.厚度分别为2、3、4、5 mm 的软质运动牙套,在同一冲击高度下,平均最大碰撞力和平均碰撞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5 mm 软质运动牙套的平均最大碰撞力最小,平均碰撞时间最短,4组牙套的平均吸收能量和平均吸收能量比均无显著差异.膜片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2组牙套,在同一冲击高度下,平均最大碰撞力、平均碰撞时间、平均吸收能量和平均吸收能量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4 mm纯软质运动牙套的平均最大碰撞力较小,平均碰撞时间较长,4 mm 前牙区加强运动牙套的平均吸收能量和平均吸收能量比较大.结论 :运动牙套能够减小碰撞对牙及附近牙槽骨的损伤风险,在运动时有配戴的必要.软质运动牙套的缓冲性能最好,与厚度呈正相关.局部加强硬质材料可加强对冲击能量的吸收,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