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及学术不端现状调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及周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对3家三级医院278名科研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周围科研人员学术不端发生情况及学术不端行为意向。结果:将回收的217名科研人员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被调查者对科研诚信、伪造等相关概念了解率不足20%。不到50%的科研人员选择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劝阻、举报或者认为学术不端论文的所有作者均需得到惩罚。49.31%的调查对象表示周围科研人员至少有过9种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一种,37.33%的被调查者表示周围科研人员至少有伪造、篡改和剽窃行为中的一种。周围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调查及被调查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均显示发生率最高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不当署名。统计分析显示科研诚信认知与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呈负相关。结论: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知识缺乏,学术不端形势不容乐观,急需采用综合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庆市公共场所禁烟立法后家庭劝阻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了解重庆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后家庭成员劝阻家中吸烟者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6-8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0个社区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用x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劝阻家人吸烟情况,二元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 121人参与了调查,其中416人(占19.61%)是吸烟者,335名(占80.53%)吸烟者被家人劝过戒烟;600人(占28.29%)家里有吸烟者,当家人在自己面前吸烟时,193人(占32.17%)劝其戒烟.是否劝家人戒烟与学历(OR=1.407,95%CI:0.873~0.268)、担心烟草影响孩子健康(OR=3.065,95%CI:1.331~7.059)、吸烟者最近半年是否戒过烟(OR=1.684,95%CI:1.087~2.609)及未来有无戒烟意愿(OR=3.708,95%CI:1.722~7.981)、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陌生人在自己身边吸烟是否劝阻(OR=2.097,95%CI:1.414~3.111)有关.结论 在家庭中劝阻吸烟行为比较普遍,学历及担心烟草对孩子健康有影响、劝阻家人吸烟的效果对家庭成员劝阻行为有影响.应鼓励家庭利用小孩出生等特殊时机从关注孩子健康出发劝家人戒烟,并通过提高家庭成员的控烟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劝阻吸烟的效果,促进更多劝阻吸烟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17年深圳市南山区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场所烟草流行现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环境吸烟、二手烟暴露、禁烟标识和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水平等情况.方法 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在线调查深圳市南山区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全体员工,共172人参与了本次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吸烟比例和现在吸烟比例分别为20.3%和16.7%;男性吸烟比例(35.9%)为女性吸烟比例(2.5%)的14.3倍(x2=29.398,P<0.05);男性现在吸烟比例(30.4%)为女性(13%)的234倍(x2=26.001,P<0.05).烟草致健康危害知识正确比例在22.1%~88.4%之间,其中二手烟导致肺癌比例最高,低焦油卷烟比普通卷烟危害小的比例最低.在过去30天内,调查人群中有74.4%的员工暴露于二手烟,有45.7%~69.6%员工在工作环境各场所看到过禁烟标识或相关宣传.仅有24.4%的员工表示对工作场所吸烟行为采取劝阻的态度,女性、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劝阻比例较高(P<0.05).结论 职业人群吸烟流行水平高于一般人群,需要提高职业人群对烟草危害的认知,促进职业人群无烟工作环境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年级小学生交通安全态度及对交通危险行为劝阻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低年级小学生交通安全态度,以及对他人交通危险行为的劝阻情况.方法 2016年10月,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街道内5所小学,再整群抽取1~2年级2 072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对相关交通危险行为危险程度的态度、对监护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交通危险行为的劝阻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包括男生1 002人(50.7%),女生974入(49.3%).年龄范围在6~9岁,中位数为7岁.步行危险行为中,小学生对闯红灯的认知程度最好(82.0%认为危险程度很高)、最差的是步行使用手机(仅37.5%认为危险程度很高).乘车危险行为中,认知程度最差的是儿童乘车未使用约束装置(近一半并不认为危险程度很高).驾驶机动车相关危险行为中,认知程度最好的是酒驾(88.2%认为危险程度很高).过去一年内,每次都进行劝阻的比例最高的是遇见监护人酒驾(59.5%),最低的是遇见公交/出租车司机驾驶打电话(仅13.1%).小学生对危险行为危险程度的态度和劝阻他人危险行为的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结论 低年级小学生对步行、乘坐机动车危险行为的认知有限.对危险行为的认知水平与劝阻他人危险行为的行为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37名医学研究生尝试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网络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研究生尝试吸烟与二手烟暴露情况.[方法]2017年10月至11月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2037名在读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资料、尝试吸烟与现在吸烟状态、烟草危害的知晓途径及二手烟遭受场所及劝阻行为等方面.[结果]在2037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医学研究生尝试吸烟率为24. 69%,现在吸烟率为1. 87%.尝试吸烟者中,18岁以后开始尝试吸烟所占比重最高,为39. 36%,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学校宣教活动是医学研究生对烟草危害相关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占93. 72%.商场、医院、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为最常见的二手烟暴露场所,占60. 58%.55. 96%的医学研究生会对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进行劝阻,但仍有38. 49%的医学研究生不会采取任何劝阻的方式,且有5. 55%的研究生对此表示无所谓.[结论]需通过加大宣传教育降低医学研究生的尝试吸烟率, 并提高对于二手烟暴露危害问题的重视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地区15家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控烟知信行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15家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的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地区15家三级综合医院2117名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超过一半的控烟知识条目整体正确率在60%以下,正确率最低的3个条目分别是“吸烟与骨关节炎关系密切”(14.7%)、“让烟龄很长的患者减少吸烟并不比戒烟更容易”(16.3%)和“吸烟与前列腺炎关系密切”(19.1%).调查对象对控烟态度大部分条目的支持率在60%以上,只有49.2%的护士认同“帮助患者戒烟是护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31.3%的调查对象在院内看到其他医务人员吸烟时经常会劝阻,37.9%的调查对象经常会主动帮助患者戒烟.结论 北京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群体控烟态度和行为较为积极,但控烟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不同科室间护士的控烟知信行存在一定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庆市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对未来参与控烟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工作中参与控烟的意向及影响因素,为在医学生中开展控烟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公共卫生、麻醉医学和影像医学4个专业共2 59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3%医学生表示在今后医疗工作中愿意主动询问患者或社区服务对象的吸烟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来是否主动询问医疗服务对象吸烟行为与学生专业、控烟知识、态度、对控烟环境的感知及参与控烟实践情况等22个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专业(OR=1.086)、认为二手烟(被动吸烟)有害(OR=1.550)、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控烟活动(OR=1.124)、经常关注新闻媒体控烟信息(OR=1.203)、曾劝过他人戒烟(OR=1.683)及在公共场所会主动劝阻他人吸烟的学生,更倾向于在未来工作中主动询问服务对象吸烟情况(OR=1.122,P<0.05).结论 对二手烟危害性的认识、参与控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及程度、对媒体控烟宣传的关注度是医学生未来从事医疗活动主动帮助服务对象戒烟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学生烟草危害性教育,积极开展控烟实践活动,并加大社会控烟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控烟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8年《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东城、朝阳区餐馆实施效果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条例》)实施效果.方法 2018年4月通过分层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朝阳区93家餐馆,在午餐和晚餐时间进行暗访随访,观察餐馆内吸烟现象,并与实施前半年、实施1个月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餐馆禁烟标识张贴率(76.3%)和服务员对《条例》整体认知程度均较高.总体吸烟发生率(29.0%)低于实施前半年的吸烟率(36.7%),高于实施1个月的吸烟率(14.8%).未发现服务员主动劝阻行为.商业建筑内餐馆吸烟发生率(3.3%)低于非商业建筑内餐馆(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条例》实施效果低于实施1个月.禁烟标识张贴率和服务员认知水平与法规实际遵守情况相背离.应加强对餐馆经营者和公众的宣传和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北省内外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信行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湖北省内及全国其他地区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认知、防范意识及对防护措施的态度等情况,并为制定疫情防范、物资供应保障、复工复产等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问卷星网站设计题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态度和防范意识的相关调查"的问卷,基于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采用自愿抽样的方法,在线邀请填写网络问卷.结果: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率90.7%(1138/1254),其中湖北地区475份,湖北省外地区663份.在所有被调查者中,92.5%知道至少一种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条件或物质,91.6%、80.5%分别知道新冠肺炎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经接触传播,95.8%能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91.9%、94.1%和90.9%能保持手部卫生、居家通风换气、会劝阻朋友聚会等高危行为.在湖北省内的被调查者中,90.7%、85.7%、89.7%、43.6%分别答对防护措施、人群易感性、发病潜伏期、药物治疗等认知问题,96.2%取消了家庭聚餐等计划,85.7%满意社区或街道的防疫措施,92.8%支持全民监测体温,96.6%有信心打赢这场战"疫".在湖北省外的被调查者中,相应的占比为85.1%、80.7%、83.4%、54.3%、92.6%、90.0%、83.7%、91.9%,与湖北省内的占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8.095、4.834、16.046、12.720、6.477、5.066、21.130、10.936,P<0.05).结论:疫情发展月余,湖北省内和湖北省外公众对于新冠肺炎认知、防范意识、态度等出现差异,政府应及时了解不同地区公众需求,湖北省内地区在强化封闭式管理的同时,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湖北省外地区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增加疫情相关物资产能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学生参与控烟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医学生参与控烟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在医学生中开展控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某医科大学2 039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根据知-信-行(KAP)理论模式设计,并利用AMOS 24.0软件构建扩展KAP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347人(15.0%)表示陌生人在自己身旁吸烟会劝他不要吸烟,839人(36.1%)表示在有明显戒烟标志的场所看到他人吸烟会上前劝阻,1 795人(77.7%)表示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会主动询问服务对象吸烟情况,扩展KAP模型拟合良好.影响医学生参与控烟意愿的因素有媒体控烟信息、控烟知识、态度、对烟草危害性认知及亲友吸烟行为,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406、0.284、0.382、0.126、-0.120.结论 媒体控烟宣传是影响医学生参与控烟的主要因素,控烟知识、态度直接影响医学生参与控烟意愿.应在大力开展媒体控烟的同时加强医学生的控烟知识和烟草危害性教育,培养参与控烟的责任感,促进其形成主动参与控烟的意识和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