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步法治疗严重急性期圆锥角膜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1岁,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1 d"于2020年5月9日至山东潍坊眼科医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8;眼压右眼8.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结膜充血(+),角膜中央及下方可见6 mm×7 mm大小的水肿区,水肿区前凸变薄近穿孔,前房深度适中,眼内窥不入,见图1A;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右眼)。入院后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 (见图1B)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见图1C),二者均表现为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回声不连续;基质层局限性增厚;相应部位的基质层形成大小不等的垂直裂隙,与前房沟通,基质层厚度菲薄,未见明确穿孔。AS-OCT影像显示角膜上皮完整,上皮下积液。入院后给予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日本参天公司)滴右眼7次/d,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滴右眼2次/d(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加替沙星凝胶滴右眼每晚1次(沈阳兴齐公司)。综合分析患者眼部情况,入院1 d后局部麻醉下行"右眼角膜热塑成型"术,术后1 d见右眼下方角膜水肿区较前减轻,但仍见大片基质水肿区(见图2A);行AS-OCT检查示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回声不连续,基质层厚度减轻(见图2B)。术后5 d见右眼角膜基质水肿范围较术后1 d未见明显减轻,根据患者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及基质水肿的范围,行"右眼角膜基质水肿区缝合+前房注气术(无菌空气)",术后角膜水肿区密闭性良好(见图2C),后弹力层复位(见图2D)。术后6个月,右眼角膜下方形成大片状斑翳(见图3A),术后1年视力恢复至0.3,最佳矫正视力(BCVA)0.5,右眼角膜内皮镜示右眼内皮细胞局部计数约1 550个/mm 2。术后2年角膜内皮细胞局部计数约1 260个/mm 2(见图3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替沙星眼用凝胶不同点眼频次兔眼组织药代动力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兔眼组织中加替沙星浓度的方法,并比较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兔眼单次和多次点眼后在眼组织及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取94只健康新西兰兔。任意选取10只新西兰兔不给予任何药物用于空白组织获取,将剩余8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单次给药组36只和多次给药组48只,雌雄各半,均取左眼为实验眼。单次给药组左眼给予1滴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分别于点眼后0.5、1、3、5、7、10 h收集泪液后进行心脏取血并处死,分别取房水、结膜、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多次给药组左眼每次给予1滴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每天3次,分别于连续给药第4和第6天首次给药后0.5 h,第7天首次给药后0.5、1、3、5、7、10 h进行心脏取血和眼组织收集。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预处理各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并计算实验兔血浆及眼组织中加替沙星的达峰浓度(C max)、达峰时间(T max)、曲线下面积(AUC)等药代动力学参数,流动相采用甲醇-0.1%乙酸水溶液(体积比=70∶30),采用正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以环丙沙星为内标物,并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方法的选择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稳定性进行验证。结合加替沙星对眼部常见感染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90),计算各组织和血浆C max/MIC 90和AUC/MIC 90值。 结果:加替沙星在各眼组织和血浆中线性关系良好;角膜组织中的日间准确度为-1.5%~6.0%,日间精密度≤15%;角膜组织中的提取回收率为92.0%~94.8%,经内标归一化计算得到的低、中、高浓度的基质效应精密度均不大于3.3%,单次给药后加替沙星在眼前节和后节组织均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分布,AUC 0-t从高到低分别为泪液、角膜、结膜、虹膜-睫状体、巩膜、房水、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和玻璃体,C max分别为94.90 μg/g、7.34 μg/g、3.65 μg/g、1.81 μg/g、1.75 μg/g、1.31 μg/ml、0.86 μg/g、0.53 μg/g、0.13 μg/g、0.07 μg/ml,除晶状体、脉络膜和玻璃体液中的T max为0.5 h,其余各组织T max均为1 h。多次给药第4、6、7天的0.5 h各眼部组组织中加替沙星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角膜、结膜和巩膜中AUC 0-t约为单次给药的2.04、2.12和2.32倍。单、多次给药后进入体循环的加替沙星浓度均低于25.00 ng/m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加替沙星眼用凝胶连续用药后在眼前节结膜、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房水和脉络膜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均可满足C max/MIC 90≥10且AUC/MIC 90≥30。 结论:成功构建快速灵敏的眼组织加替沙星浓度测量方法。加替沙星眼用凝胶以每天3次点眼连续用药3 d后眼组织可达到稳态浓度,且比单次给药在眼组织浓度升高。局部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可实现眼部结膜、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常见感染细菌的有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7至2016年儿童感染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7至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细菌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14岁及以下639例(649只眼)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361例,女性278例,年龄(5.6±4.4)岁。按年龄≤3岁、4~7岁、>7岁分别进行分析。收集患眼角膜病灶组织标本649份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在649份标本中140份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21.6%。细菌培养标本共368份,其中培养阳性114份(占培养阳性标本总数的81.4%),阳性率31.0 %;细菌菌群分布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属(34.2%)居首位,其次是葡萄球菌属(27.2%)和假单胞菌属(7.9%),≤7岁患儿的标本中肺炎链球菌最常见,8~14岁者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大多数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头孢类和氨基甙类抗菌药敏感性较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8%(17/25)。细菌对各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敏感率为59.0%~84.4%,其中加替沙星最高,但与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36,0.358,1.490; P=0.361,0.550,0.222)。真菌培养标本共254份,其中培养阳性22份(占培养阳性标本总数的15.7%),阳性率8.7%。2007至2011年真菌培养阳性率为9.2%(11/119),2012至2016年为8.1%(11/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96, P=0.757)。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主要为镰刀菌属(34.8%,8/22)、曲霉菌属(26.1%,6/22)和念珠菌属(13.0%,3/22)。镰刀菌属对特比萘芬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不敏感;曲霉属对特比萘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率高,两性霉素次之;念珠菌属对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率高。棘阿米巴送检标本27份,培养阳性4份(占培养阳性标本总数的2.9%),阳性率14.8%,危险因素包括佩戴角膜塑形镜和外伤。 结论:细菌是儿童感染性角膜炎主要致病病原,其中7岁及以下的患儿肺炎链球菌最常见,8~14岁者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真菌感染明显低于细菌,以镰刀菌属、曲霉属和念珠菌属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重症眼表损伤3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例1,患者,男,48岁,因左眼反复发红、磨痛、视力下降2个月及热泪溢出感4 d于2017年1月13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在外院接受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早期出现脾脏排斥反应,应用抗排斥药物后病情稳定,半年前停药。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矫正视力0.2,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晶状体密度增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眼压T-1,球结膜明显充血,角膜中央穿孔,白色分泌物附着,角膜基质水肿,KP(-),前房浅,前房闪辉(+),瞳孔欠圆,晶状体密度增高,位置前移,眼内窥不入(图1)。左眼溪流试验(+),角膜刮片未见微生物生长。Schirmer Ⅱ试验:右眼3 mm/5 min,左眼4 mm/5 min。诊断:左眼角膜穿孔;双眼干眼(继发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入院后使用抗细菌和抗炎滴眼液及人工泪液点眼。2017年1月14日行左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病变角膜细菌培养示克氏库克菌生长,药物敏感性试验示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夫西地酸敏感。术后全身应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左眼局部应用质量分数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体积分数20%自体血清、质量分数0.3%玻璃酸钠滴眼液,角膜上皮修复后加用他克莫司滴眼液抑制排斥反应;右眼用0.1%氟米龙滴眼液代替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其他药物同左眼。出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3,矫正视力0.6,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上皮略粗糙。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上皮完整(图1)。术后1个月左眼角膜植片上皮缺损,调整局部用药后未修复,2017年3月2日再次入院。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植片中央轻度混浊,上皮缺损4 mm×3 mm。Schirmer Ⅱ试验:右眼5 mm/5 min,左眼1 mm/5 min。角膜刮片无微生物生长。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示病灶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左眼角膜植片溃疡;左眼PKP术后;双眼干眼(继发性);cGVHD,局部用药同右眼出院前,症状无明显缓解,2017年3月3日行双眼下泪点栓塞,角膜仍无明显修复。2017年3月6日行左眼睑缘粘连术,上下睑缘中内、中外1/3做睑缘创面永久性缝合,病情稳定后出院,1周后拆除皮肤缝线,角膜上皮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角膜塑形镜佩戴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角膜炎诊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性,11岁,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1年,戴镜后出现右眼疼、睁眼困难,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角膜炎,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及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点眼治疗,2 d后症状持续加重,遂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患儿既往体健;视力右眼为指数/20 cm,左眼为0.8;右眼睑水肿,睑裂区有黄绿色黏液状分泌物,结膜水肿,混合充血(+++),角膜水肿,中央鼻上方见4 mm×4 mm白色溃疡病灶(图1A);右眼角膜刮片Giemsa染色镜检发现少量杆菌;角膜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右眼角膜病灶及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大量树突状细胞,可见高反光物沉积,角膜内皮隐见较多炎性细胞附着,未发现典型真菌菌丝、孢子及阿米巴包囊(图1B)。初步诊断:右眼细菌性角膜溃疡。给予莫西沙星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交替点眼,点眼间隔为10 min,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睡前点眼,全身静脉滴注头孢他啶2 g/d,治疗3 d后病灶未见明显好转,遂行角膜病灶刮除,丁胺卡那霉素冲洗液冲洗病灶,继续上述药物治疗3 d,病灶缩小、局限(图2),角膜刮片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图3),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继续上述药物治疗1周,结膜充血减轻,角膜水肿好转,病灶缩小。将莫西沙星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次数减少为6次/d,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周递减1次且监测眼压1次。1个月后复诊,右眼视力恢复至0.6,病灶处遗留角膜云翳(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辅助诊断诺卡菌性角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5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报告发现菌丝,给予常规抗细菌治疗无效转至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2.00 DS/-0.50 DC×90°=0.15),左眼0.08(-3.50 DS/-2.00 DC×90°=1.0);右眼眼压12.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5.9 mmHg;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瞳孔区可见一直径约2 mm灰白色圆形浸润灶,溃疡达浅基质层,溃疡底部较清洁,可见2个灰白色隆起针尖状病变(图1A),角膜中央直径2 mm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图1B),右眼KP(-),Tyndall征(-),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和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空腹血糖12.38 mmol/L。入院后立即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HRT3,德国海德堡公司)检查在角膜浅基质层可见纤细分支、略微弯曲的高反光丝状结构,初次报告为"菌丝"(图2)。初步诊断为右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给予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及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4 d后,空腹血糖降为9.6 mmol/L,但眼部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复查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复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仍可见纤细丝状结构。经远程会诊,考虑诺卡菌感染,入院5 d后修正诊断为右眼诺卡菌性角膜炎,给予0.25%阿米卡星滴眼液(8 ml:20 mg,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点右眼,每小时1次,每次1滴;0.3%加替沙星眼用凝胶(5 g,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点右眼,每天3次,每次1滴;1%夫西地酸滴眼液(5 g∶50 mg,爱尔兰利奥制药有限公司)点右眼,每晚1次,每次1滴,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0 ml,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扩瞳,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5 g,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促进角膜修复;治疗后3 d,角膜溃疡基本愈合,复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丝状结构影像减少,呈断裂状态(图3)。治疗后9 d,角膜溃疡愈合,炎症消退(图4),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右眼裸眼视力0.06(小孔视力0.25),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未见丝状结构(图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边缘无菌性浸润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31岁双眼屈光不正女性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第4天,右眼出现角膜边缘基质弧形浸润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0.3%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排除细菌感染后,于角膜病灶旁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症状缓解,角膜病灶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羊膜填塞疗法治疗外伤性角膜穿孔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例1,患者,男,51岁,2021年9月30日因左眼溅入铁屑后眼红、眼痛伴视力下降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左眼角膜异物取出术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后症状好转。2021年10月20日患者再次出现左眼红痛、流泪、视物模糊,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左眼0.12,右眼1.0。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左眼角膜中央偏鼻下方约1.5 mm×2.0 mm灰白色溃疡灶,深达基质层,溪流征(+),周边前房近消失,瞳孔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窥不清(图1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显示角膜坏死组织覆盖在角膜穿孔处,呈楔形(图1B)。右眼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左眼角膜异物取出术后;左眼角膜溃疡穿孔。患者入院后应用头孢他啶注射液2 g静脉滴注1次/d,加替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1次/h及加替沙星眼膏、妥布霉素眼膏每晚1次点左眼,并加压包扎。治疗后3 d左眼角膜穿孔未愈合,前房仍未形成,于2021年10月26日行左眼羊膜填塞术。术中于显微镜下彻底清除溃疡区坏死组织,于穿孔处向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取2 mm×4 mm眼科用湿性生物羊膜(瑞秀复 ?,广州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卷成羊膜塞填塞于穿孔处,用10-0尼龙线呈十字形将羊膜卷缝合于角膜穿孔处,另取单层湿性生物羊膜上皮面朝下覆盖于角膜溃疡表面,其尺寸(直径约5 mm)大于溃疡面1.5~2.0 mm,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于角膜,角膜缘注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置换前房黏弹剂,检查角膜水密性,确保前房形成,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1 d,左眼视力数指/眼前,表层羊膜和羊膜卷贴附平整,前房形成良好,羊膜植片在位,穿孔区密闭良好;术后3 d,左眼视力0.06,单层羊膜开始溶解,角膜上皮及穿孔区基质组织逐渐生长;术后20 d,左眼视力0.1,羊膜卷与周边组织愈合良好,穿孔区角膜上皮愈合,基质层在羊膜卷支架作用下进一步修复,角膜厚度增加;术后3个月,左眼视力0.3,羊膜卷与周边组织愈合良好(图2~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巨大副泪腺潴留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69岁,因"右眼上睑肿物生长8个月余"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否认家族中传染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既往6年前因"声带肿物"行手术治疗,2年半前因"右下肢静脉血栓"行手术治疗。患者8个多月前出现右上侧"牙齿碎片"脱落,当时无疼痛等不适,时隔20 d先后出现右侧鼻唇沟疼痛和右眼上睑红肿,上眼睑中央可扪及"水泡"样肿物,并逐渐增大,无眼疼、视力下降、复视等不适。数日后右眼红肿加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眼眶蜂窝织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肿痛安胶囊"口服,"普拉洛芬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患者用药后症状好转,肿物明显缩小。2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时右上颌"牙齿酸痛",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上颌"牙周脓肿",给予局部脓肿引流治疗后行"牙修补"。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进食时"牙齿酸痛",同时伴右眼上睑红肿及上睑局部肿物增大,自觉视力略有下降,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结膜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患者至我院就诊时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4,眼压20 mmHg(1 mmHg=0.133 kPa),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溢出。右眼上眼睑膨隆,睑板上方可扪及椭圆形肿物,上达眶上缘,边界清,活动度较差,无压痛。翻转上睑可见睑板上方穹隆结膜下淡蓝色囊性肿物,水平达睑板全长(见图1),结膜无明显充血。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于2020年8月28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眼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紧贴于穹隆结膜下,将其仔细分离后完整剥离。肿物大小约2.0 cm×1.0 cm×0.6 cm,呈囊性,半透明,表面可见血管分布,囊内可见透明液体(见图2)。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纤维组织囊壁内衬单层柱状上皮,无异型,符合良性囊肿(见图3),诊断为副泪腺潴留囊肿。术后随访2个月,未见肿物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表面麻醉剂致严重角膜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患者,男性,41岁。2021年10月29日因双眼疼痛难忍加重3个月余,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就诊。主诉近3个月余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加替沙星、更昔洛韦、小牛血凝胶、玻璃酸钠、生长因子、普拉洛芬及自体血清等多种眼药治疗(用法用量不详),症状无缓解且逐渐加重。曾于外院多次行细菌及真菌微生物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既往肾衰竭病史4年,2型糖尿病病史1年。双眼裸眼视力眼前手动,右眼眼压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6 mmHg,双眼泪河极窄,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大片剥脱,中央角膜坏死溶解,有溃疡灶,右眼较左眼严重。见图1。经疼痛数字等级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为8分,即重度疼痛,无法安静就坐,全身大汗。泪液分泌试验检查结果显示双眼均为1 mm/5 min。免疫相关化验检查结果显示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抗链O及C反应蛋白等均为阴性。经进一步询问,主诉既往有外院住院史,并行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剂(生产厂家不详)点眼缓解疼痛,此后频繁使用此药点眼,>10次/d,3个月余。结合患者用药史、眼部表现及全身病史,诊断为双眼药物毒性角膜炎,双眼角膜溃疡,双眼重度干眼。经专家组讨论,停用患者目前眼部用药,当日给予双眼角膜溃疡清创联合双眼病灶羊膜覆盖手术治疗,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膏(比利时s.a.ALCONCOUVERURn.v.公司生产),2次/d;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双眼,3次/d;术后第3 d双眼羊膜脱落,但患者自觉疼痛缓解,见图2。遂再次给予双眼羊膜覆盖治疗,术后10 d双眼羊膜再次脱落,患者疼痛缓解明显。经疼痛数字等级量表再次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为5分,即中度疼痛,可安静平卧或坐位,疼痛持续但可耐受。2021年12月5日复查,患者裸眼远视力右眼0.05,左眼0.08;右眼眼压17 mmHg,左眼眼压15 mmHg,双眼泪河仍窄,结膜充血减轻,角膜上皮仍可见大片剥脱,中央角膜坏死区好转,溃疡灶愈合。考虑角膜上皮持续缺损未愈,随后给予患者第3次羊膜覆盖治疗,同时加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眼,2次/d,以改善眼表微环境。7 d后患者再次因右眼疼痛难忍就诊,右眼视力光感,左眼0.1,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黄绿色脓苔覆盖,眼内结构不明,左眼前节无变化。见图3。进一步行右眼病灶清创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CX23型电子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生产)下细菌涂片可见细菌阳性,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绿脓杆菌阳性。眼部Mylab Seven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意大利百胜集团生产)结果提示前房及后节无明显炎性混浊,暂排除眼内炎可能。再次追问患者回家用药史,患者自诉除医嘱用药,其双眼仍在自行点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但用药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其部分术后滴眼液瓶盖丢失,瓶口外漏表面污浊,有明显的点眼操作不洁情况。由于右眼出现严重细菌感染,再次调整治疗方案,频点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及妥布霉素滴眼液(比利时s.a.ALCON-COUVREURn.v公司生产)治疗1 d无效,遂急诊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左眼因持续角膜上皮不愈合和角膜溃疡于右眼术后15 d亦行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常规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右眼角膜移植术后1个月右眼裸眼视力0.1,左眼裸眼视力0.2;右眼眼压15 mmHg,左眼眼压14 mmHg;双眼角膜植片透明,缝线在位,前房清晰,瞳孔散大欠圆,右人工晶状体正位,左眼晶状体混浊。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