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外严寒环境下加温加压输血装置的性能与适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评价自主研制的加温加压输血装置在野外严寒环境下的性能和适用性.方法:在野外严寒条件下,将模拟失血性休克伤员置于担架中转运至2 km外的转运车上,转运途中采用加温加压装置进行液体复苏、加温加压血液回输等紧急救治,分析该装置在转运途中的加温加压效果;选取2只健康成年雄性猪构建战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中的一只猪作为实验动物,采用加温加压装置进行输血输液抢救,另一只猪作为对照动物,采用市售充气加压袋和加温器进行输血输液抢救,比较2种加温、加压方式救治前后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加温加压输注效果.结果:加温加压输血装置使用方便、加温加压效果好,在伤员转运途中适用性良好;与对照动物相比,实验动物的血容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得更快,输血输液速度及液体复温的效果也更优.结论:加温加压输血装置性能良好,适合在野外严寒环境下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急救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发一套适用于现场紧急医疗救援的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能实现液体快速、精准地输注和加温,且具备自动排气功能.方法 采用Pro/E建模软件进行三维结构设计,主机以PIC16F1947微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采用蠕动泵实现精准控速.可分离式加温器单独使用PIC16F1936微处理器与主机通讯,通过PID算法实现控温.采用铝合金材料做加温盒传热表面,并采取双面加温和对向齿形铝板结构设计,提高了加温效率.结果 研制出最大速度200 mL/min的急救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可满足加温加压快速输血输液的临床要求.该机设计先进、操作便捷,适合短时间大容量输血和输液加温.结论 该装置可满足各类重伤员的输注救治要求,在现场和院外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加温加压对输血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输血效果以及对红细胞形态、溶血率以及血钾等指标的影响,筛选快速输血的适宜加温温度和施压强度,为研制战时加温加压输血装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保存10d的去白全血400mL,将加压、加温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输液架上,开启电源,设定加压参数分别为0kPa、5kPa、10kPa、15kPa和20kPa,将输血器管路嵌入加温仪的加温管内,通过调节温控器设置输血管路加温温度,进行模拟加温加压输注试验,检测不同施压情况下血液经过40℃、45℃、50℃、55℃加温后的升温效果和流速的变化,同时与未加温加压状态下红细胞形态、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和血钾指标的改变,评价加温加压后的输注效果和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低于50℃加温加压输血,红细胞溶血率波动在0.035~0.093%之间,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值在0.075~0.184g/L之间变化,血钾浓度测定值在7.44mmoL/L~9.75mmoL/L之间,三者的检测结果与加温加压输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外界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当温度>55℃时,在高倍镜下可见少量变型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血液流速与温度和施压强度呈正相关.结论:在温度<55℃、压力<20kPa的情况下加温加压输血,短时间内不会引起有意义的红细胞溶血,血液游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溶血率无明显变化,血液质量不受影响,而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可出现红细胞轻度溶血和形态异常的改变.血液质量完全符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的标准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加温加压对输血效果及血液质量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快速输注去白细胞全血对红细胞溶血率、形态以及血清钾等指标的影响,筛选安全快速输血的适宜施压强度和加温温度,为研制加温加压输血装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加压、加温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输液架上,开启电源,设定加压参数分别为0 kPa、5 kPa、10 kPa、15 kPa、20 kPa和25 kPa,将输血器管路嵌入加温管内,通过调节温控器设置输血管路加温温度,取400 mL保存10 d的去白全血,连接输血器和收集袋,进行模拟加温加压输血,记录血液流速的变化,检测收集袋内的血液在不同施压情况下流经40℃、45℃、50℃、55℃加温管后的升温效果和处理前后红细胞形态、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和血钾指标的改变,评价加温加压后的输注效果以及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结果:加压可明显提高输血速度,血液流速与温度和施压强度呈正相关.在温度<55℃、压力<20 kPa情况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值为0.075~0.184 g/L,红细胞溶血率为0.035%~0.093%,血清钾浓度为7.44~9.75 mmol/L,检测结果与加温加压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温度和(或)压力高于以上数值时,高倍镜下可见少量变形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结论:在温度<55℃、压力<20 kPa的情况下加温加压输血,短时间内不会引起有意义的红细胞溶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溶血率无明显变化,血液质量完全符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的标准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加温加压输血仪器核心性能检测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检测自主研发加温加压输血仪器(输血/输液速度和温度可控)的核心性能.方法 使用透析参考仪表检测并比较室温下生理盐水和悬浮红细胞实际流速;检测生理盐水(初始温度为(10±0.5)℃和(20±0.5)℃)在36℃、38℃、40℃和42℃预设加温条件下,流速达50 mL/min、100 mL/min、150 mL/min和200 mL/min时的输出温度;检测2~6℃冷藏悬浮红细胞在42℃预设加温条件下,流速为50 mL/min、100 mL/min、150 mL/min和200 mL/min时的输出温度,比较加温加压前后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含量、钾离子浓度及血常规差异.结果 生理盐水和悬浮红细胞的实际流速无明显差异(P>0.05);加温加压输血仪器可使起始温度为(10±0.5)℃和(20±0.5)℃的生理盐水输出温度达到31~34℃.在42℃不同流速条件下,4℃冷藏悬浮红细胞的输出温度分别为(40.8±0.3)℃、(36.4±0.2)℃、(34.7±0.9)℃和(32.8±0.4)℃,高于初始温度(F=878.641,P=0.000,P<0.05).加温加压后悬浮红细胞上清中FHb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仍符合国家标准(≤0.72 g/L);钾离子浓度无明显升高;HGB、HCT、MCV、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温加压输血仪器显示了较佳的加温加压效果,对悬浮红细胞的溶血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