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矫正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矫正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上海玫瑰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综合采用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鼻中隔偏曲矫正,自体肋软骨鼻尖软骨支架重建及下外侧软骨支撑移植等手术方法治疗唇鼻畸形。结果:共纳入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17~22岁,平均20岁。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延迟愈合等情况发生,鼻部对称性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3~24个月,与术后即刻相比,均无复发情况,上唇及鼻部形态良好。结论:对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矫正,综合采用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鼻中隔偏曲矫正,自体肋软骨鼻尖软骨支架重建及下外侧软骨的加强等方法能取得相对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患者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11~35岁,平均18.1岁),用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调查问卷评分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5例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评估平均鼻小柱长度由术前14.2 mm改善至术后20.2 mm。术前患侧鼻小柱高度与鼻翼基部宽度的平均比值为0.18,术后为0.30。术后基底照和正位照显示鼻孔、鼻小柱、鼻槛外形明显改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术后效果非常好20例,术后效果良好4例,1例患侧鼻孔大小形态改善欠佳,术后12个月进行手术翻修,彻底松解梨状孔周围异位肌肉,再次修复术后效果较好。术后满意率为96%。结论: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对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软骨、肌肉和皮肤层有较好的解剖学修复作用。方法安全、操作简便,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矫正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术后1年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评估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远期效果,为进一步改善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接受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方法修复二期鼻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4~28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 d)、术后1年鼻部仰面二维照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鼻部对称性变化.结果 力矩平衡肌肉重建技术术后即刻鼻小柱偏斜角、鼻孔高度比、鼻翼切线角、鼻翼切线角比、鼻孔长宽比大于术前,鼻底宽度比、鼻孔宽度比小于术前(P<0.01).力矩平衡肌肉重建技术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相比,鼻底宽度比、鼻孔高度比和鼻孔长宽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对单侧继发鼻唇畸形修复效果显著,可以获得较稳定的术后1年手术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牙槽突裂对大龄唇裂继发鼻畸形影响的三维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究单侧唇裂伴牙槽突裂大龄患者牙槽突裂隙程度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关系,并比较单纯植骨对于改善继发鼻畸形的意义.方法 选取27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伴牙槽突裂患者,年龄16~30岁,其中13例行牙槽突裂植骨治疗,收集所有患者术前螺旋CT、植骨患者术后即刻及植骨成骨患者(n=10)术后6个月螺旋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评估牙槽突裂宽度、高度、体积与鼻畸形的相关性及植骨前后鼻畸形的差异.结果 随着牙槽突裂隙宽度的增加,双侧鼻翼基底宽度的差异越明显(P<0.05);随着牙槽突裂隙深度的增加,鼻翼基底倾斜角增大(P<0.05);与单纯牙槽突裂植骨术前相比,术后即刻鼻畸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鼻翼基底倾斜角减小(P<0.05).结论 牙槽突裂与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尤其是鼻底畸形存在密切关系,单纯植骨能在一定程度改善鼻底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修复唇裂继发鼻畸形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索应用双侧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年龄14~36岁,平均24.6岁.采用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鼻背缺陷、鼻尖突出度不足、鼻翼畸形、鼻中隔偏曲等畸形,恢复鼻对称三维立体结构及美学效果,并利用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方法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 Ⅰ期愈合,44例患者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2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增生,经积极抗瘢痕治疗后,瘢痕明显减轻,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终末随访时进行效果评价.46例患者鼻背、鼻尖、鼻翼及鼻小柱改善明显,主观评价平均分97.6分;客观指标方面,角α矫正率为30.56%;鼻孔的纵径、横径矫正率分别为13.30%、13.50%;对比值分别为1.03、0.93.结论: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综合整复,可以很好地对鼻背、鼻尖、鼻翼、鼻小柱进行矫正,临床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六步序列修复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序列手术矫治方法.方法:对23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患者采用六步序列修复法:①患侧鼻翼基底肋软骨移植,恢复双侧鼻翼基底对称高度;②重建鼻嵴矫正鼻中隔偏曲,恢复鼻头中心支撑结构;③鼻唇肌复位,重建患侧鼻孔基底及人中,矫正鼻小柱偏斜;④患侧鼻翼软骨黏膜瓣V-Y延长,松解黏膜对鼻翼软骨的牵拉;⑤鼻翼软骨支架重建,恢复鼻翼软骨双侧对称性;⑥患侧鼻头软三角皮肤部分切除及健侧鼻翼缩小,进一步恢复鼻孔对称性.结果:术后23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患侧鼻头、鼻翼、鼻孔基底塌陷矫正,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接近对称,患者满意.结论:矫正单侧唇裂继发严重鼻畸形要按照由鼻底到鼻尖,先恢复骨性支撑平衡,再调整软组织张力平衡的顺序进行,六步序列修复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8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切取自体肋软骨,经开放式鼻小柱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重建鼻部支架结构,肋软骨骨粉填充矫正鼻翼基底下沉畸形,并经上唇切口复位鼻唇部肌肉,恢复口轮匝肌张力平衡,改善通气功能的同时综合修复鼻畸形.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鼻尖、鼻中隔、鼻翼和唇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双侧鼻孔大小基本对称,鼻外形维持良好,胸壁无明显瘢痕形成,鼻腔通气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对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综合修复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唇裂二期“三单位”肌肉复位法和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二期继发唇部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24例患者应用口轮匝肌“三单位”修复法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部畸形.术中将口轮匝肌分为鼻底单位、白唇单位和红唇单位,分单位对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术后平均随访(16.79±6.23)个月.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患者满意率100%,医患双方评价唇部形态明显改善.结论 “三单位”口轮匝肌复位法是一种有效、易掌握的治疗单侧唇裂术后唇部畸形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轮匝肌条形旋转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底塌陷畸形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口轮匝肌条形旋转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底塌陷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单侧唇裂继发鼻底塌陷患者29例,采用口轮匝肌条形旋转肌瓣进行手术修复,取鼻底处浅层长条形口轮匝肌瓣(宽0.5~0.7 cm,分离解剖长度不超过裂隙侧鼻翼基底),向上旋转至鼻小柱基底患侧面,以桥状结构斜搭于鼻底,使鼻底抬高.术后3~6个月进行回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29例患者中,26例鼻底塌陷畸形矫正效果明显;3例鼻底仍不够丰满,矫正效果欠理想.结论 应用口轮匝肌条形旋转肌瓣可明显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底塌陷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伞状”自体肋软骨移植物矫正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自体肋软骨移植物矫正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16岁中到重度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38例,采用新型“伞状”自体肋软骨移植物矫正,对于合并鞍鼻和患侧鼻翼基底凹陷者,同时行自体肋软骨隆鼻和梨状孔边缘填充术.术后半年,对患者鼻外形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血肿、软骨外露等并发症.术后半年评估,患者鼻尖形态、位置、鼻背形态、鼻孔形状、鼻底外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以鼻尖形态、位置和鼻孔形状改善最为明显.患者对治疗后外形及功能均满意,家属对治疗后外形评价为基本满意.结论 新型“伞状”自体肋软骨移植物可有效改善唇裂继发鼻畸形,是一种可靠的唇裂继发鼻畸形矫正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