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结合化学单侧迷路切除术建立急性前庭损伤小鼠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编辑人员丨2023/8/6目的 探讨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前庭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行为学评估.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0~30g)共21只,随机分成单侧迷路切除术组(n=15)及假手术组(n=6)两组.单侧迷路切除术组小鼠,在麻醉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其左耳的单侧迷路切除术(UL),行耳前切口,钝性分离组织,勾除鼓膜、锤骨、砧骨,电凝镫骨动脉,勾除镫骨,打开镫骨底板,暴露前庭池,用吸引器吸除流出的内淋巴液,用精细的勾针分离椭圆囊及球囊,并用勾针破坏该区域剩余的前庭神经上皮细胞及半规管,最后往前庭内塞人含有无水乙醇的明胶海绵,缝合皮肤.而假手术组小鼠,通过耳前切口打开其外耳道,缝合皮肤.对所有术后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在术后第10天进行爬杆试验、平衡木试验的行为学检测.结果 所有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小鼠在清醒后均开始出现一种特殊的偏斜姿势,头右偏,走路时向右转圈,身体筒状翻滚,提尾时出现以身体为轴线的旋转.以上体征在一周内逐渐缓解.术后第10天,手术组跟假手术组相比,爬杆试验(P=0.000)及平衡术试验(P=0.002)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 使用单侧迷路切除术(UL)配合化学切除的方法能建立稳定、有效、造模成功率高的急性前庭损伤小鼠模型.在术后一周时,可观察到小鼠的部分静态症状明显缓解.而行为学检测结果提示在术后第10天,前庭损伤小鼠模型尚未完全完成前庭代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编辑人员丨2023/8/5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岁以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35例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资料,35例均伴有颅内外并发症,其中单纯骨膜下脓肿23例(65.7%),周围性面瘫7例(20.0%),脑脓肿2例(5.7%),Bezold脓肿1例(2.9%),迷路炎1例(2.9%),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2.9%).≤5岁者30例(85.7%).手术方式包括乳突切开术(17例)、乳突切开术联合鼓膜置管术(12例)、完璧式乳突切开及鼓室成形术(4例)、开放式乳突切开及鼓室成形术(2例).结果:CT检查提示6例患儿中耳感染合并乳突、中颅窝底和听小骨广泛骨质破坏.听力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耳道流脓具有相关性(P<0.05),与术前是否存在听力下降的临床主诉、病程长短、细菌培养结果等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1、6个月随访,所有患儿伤口恢复良好.26例有术后3个月的听力学报告,其中18例术前听力正常及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患儿术后复查听力正常,2例中度传导性听力下降患儿术后听力气骨导差提高10~15 dB HL,1例重度混合性听力下降及1例中度传导性听力下降患儿中耳结构破坏严重,术中无条件重建,手术侧听力无明显改善,4例术前极重度听力下降患儿术后听力无改善;9例未提供听力结果.结论:儿童中耳感染往往症状隐匿,并发症严重,尤其是低龄儿童,反复耳道流脓提示听力损伤的可能性更大.临床应尽早完善微生物检查及培养,根据听力及颡骨CT检查及时治疗,防止严重不可逆的颅内外并发症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天麻素对前庭功能障碍大鼠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编辑人员丨2023/8/5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假手术组(n=18)、造模组(n=72).造模组鼓室注射氯仿破坏左侧迷路,假手术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评价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等量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天麻素高、中、低剂量组.天麻素注射液肌注日1次,共3天.采用RQ-PCR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1.003±0.085、1.002±0.072、1.005±0.118;0.282±0.026、0.250±0.050、0.248±0.016)比较,模型对照组(1.315±0.078、1.418±0.09、1.467±0.083;0.408±0.056、0.453±0.031、0.403±0.057)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3.392±0.197、3.553±0.189、3.657±0.077;0.571±0.034、0.572±0.078、0.600±0.061)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天麻素上调前庭功能障碍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促进大鼠前庭代偿的重要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