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输入性埃及伊蚊成虫截获案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加强对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媒介监测,防止蚊及蚊媒传染病的输入和传播.方法 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进行卫生检疫,将捕获到的1头活的成蚊送实验室进行形态学鉴定;对船舶实施灭蚊处理,对船员采取体温监测、医学检查等措施.结果 全船捕获1头雌性埃及伊蚊,该轮的船员未发现有关蚊媒疾病.对船舶实施灭蚊处理措施后未再发现成蚊和幼虫.结论 埃及伊蚊属南沙口岸首次截获,其具有较高的输入风险和扩散潜力,应加强对来自蚊媒传染病疫区船舶的卫生检疫,加强对输人性蚊和蚊媒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东口岸水源性传染病致病菌分布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广东口岸环境水源性传染病致病菌分布情况,防止水源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方法 在珠江水系所属的南沙、黄埔、汕头等16个口岸采集水体和水产品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水源性传染病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广东16个口岸共采集海水、江河水、船舶压载水等水体样本558份,立鱼、草鱼、虾、花甲等水产品样本97份,从其中541份样本中检出致病菌,总阳性率为82.60%,共检出菌株51属/种614株,其中检出数量较多的是副溶血弧菌(193株)、霍乱弧菌(非O1群,非O139群)(81株)、各型沙门菌(53株)、大肠埃希菌(51株)和创伤弧菌(49株).结论 应针对广东口岸环境水体和水产品中最常见的重要水源性传染病致病菌加强防控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