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护士卫生应急素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卫生应急素养现况,分析其卫生应急素养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和特异性的培训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8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卫生应急素养测评量表、中文版自我领导力改良问卷、护士职业价值感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以护士卫生应急素养测评量表3个外显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卫生应急素养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卫生应急素养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卫生应急素养型占45.4%(175/386)、中等卫生应急素养型占41.5%(160/386)、低卫生应急素养型占13.1%(51/386)。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目前主要急诊工作岗位为院前急救、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行动、自我领导力、职业价值感是卫生应急素养的保护因素(均 P<0.05);年龄≤25岁、专科学历是卫生应急素养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急诊科护士卫生应急素养不同潜在剖面特征实施个性化培训及干预策略,从个体和组织因素制订自我领导力提升计划,积极培养其职业价值感,以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卫生应急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要素,构建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职能分析法并参考Hay集团胜任力词典和麦克利兰胜任力词典,经课题组统一讨论建立岗位胜任力词典。设计《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胜任力要素调查表》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式对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线上调查,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由“公共卫生实践操作技能与规范”“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思辨和演绎归纳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精神”“医学、人文知识”“健康管理与指导”等6个因子构成。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基本符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岗位职责所需,但仅能反映北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既往实践工作中所运用的岗位胜任素质能力,属于基本胜任力范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城市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来源途径比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比较浙江省东阳市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获取途径的情况,为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基线数据和决策依据.方法 2023年9月采取随机数字法抽取东阳市白云街道、湖溪镇辖区内的18~59岁居民各800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基本信息、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获取途径.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知晓及知识来源途径等进行了比较.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收到城市居民有效问卷791份,农村居民问卷783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53,P<0.001).总体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8.18%,其中城市居民知晓率为80.94%,农村居民知晓率为73.89%.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应急急救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基本知识"等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城市居民知晓率分别为94.15%、85.28%和80.69%,农村居民知晓率分别为89.02%、76.68%和74.07%.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641人,总体知晓率81.04%,农村居民知晓579人,总体知晓率7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8,P<0.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城乡居民总体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18,x2=7.759,P均<0.05).城市居民通过电视(29.77%)、手机(8.38%)等方式获取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人数低于农村居民人数(61.85%,53.41%);城市居民通过社区宣传(41.04%)、卫生巡讲等社会活动(51.23%)以及报刊(53.76%)、宣传栏张贴画(59.97%)等健康科普公益资源获得知识人数高于农村居民(30.19%、34.69%、34.54%、2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城市与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电视和手机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主要的来源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珠海市居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珠海市居民卫生应急素养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探讨公共卫生应急知识、态度、行为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方法 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对2021名珠海市辖区内16~99岁常住居民进行公共卫生应急素养调查,采用AMOS26.0建立居民卫生应急素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应急素养维度之间相互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013份,珠海市居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水平为57.53%,其中卫生应急知识、态度、行为应急素养水平分别为34.08%、69.35%、60.76%.知识应急素养对态度、行为应急素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效应(β知识→态度=0.58,β知识→行为=0.46,P<0.001),态度应急素养对行为应急素养的作用效应(β态度→行为=0.47)大于知识应急素养对行为应急素养的作用(β知识→行为=0.46,P<0.001).结论 珠海市居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整体水平较高,卫生应急态度对卫生应急行为的影响作用效应强于知识.亟需建立珠海市全民常态化应急意识体系,发挥卫生应急态度在卫生应急知识到行为的中介作用,促进卫生应急知识到行为的正向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筛选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阅读法确定备选的指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3轮专家意见的征询,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第4轮专家征询,最后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对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共有25名专家参与Delphi法专家咨询.结果 本研究所邀请的专家涉足近8个学科领域,平均专业年限15.69.前3轮征询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72,0.409和0.394.建立了 3个层级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权重0.346)、心理资本(权重0.614)和应急态度(权重0.040),二级指标有13个内容,进一步细分为46个三级指标.结论 Delphi法结合属性层次分析法用于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筛选是有效可行的.构建的基层医务人员韧性评估体系能系统地评估基层医务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具备的韧性,可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策略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公共卫生人员卫生应急工作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建立公共卫生人员卫生应急工作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打造卫生应急队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筛选胜任力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的权重值,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邀请21名专家进行函询,2轮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函询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68和0.963,专家权威程度0.865,2轮函询Kendall's W协调系数提示专家一致性较高(P<0.05),最终确定公共卫生人员卫生应急工作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6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从大到小分别是卫生应急素养(0.517 4)、职业素养(0.336 1)、个人素养(0.146 6).结论 良好的卫生应急素养是公共卫生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的该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结果科学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卫生应急事件应对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卫生应急事件应对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总体,共抽取 106 个班,采用自编问卷进行线上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卫生应急事件应对的知信行现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影响大学生卫生应急事件知信行的风险要素.结果 不同专业学生的风险信息来源途径均以社交网络平台为主(39.6%),其次为政府官方报道(38.9%);临床专业(99.6%)与护理专业(93.3%)对卫生应急事件的关注程度高于人文社科专业(9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和风险关注程度对风险认知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和风险关注程度对风险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关注程度对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关注程度和年级是 3 个专业学生风险认知和风险态度的共同影响要素;风险关注程度是 3 个专业学生风险应对行为的共同影响要素.结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感知,形成科学的健康素养和突发事件应对行为,为学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提供重要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护士卫生应急素养分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了解护士卫生应急素养潜在剖面特点,并探讨不同剖面护士卫生应急素养的特征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 2022 年 1 月至 9 月选取兰州市 1 648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卫生应急素养量表、灾害准备度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分析护士卫生应急素养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卫生应急素养可分为 3 个潜在剖面:卫生应急素养低水平组(20.08%)、中等水平组(40.35%)及高水平组(39.56%),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否参加过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卫生救援工作、卫生应急演练、灾害准备度是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士卫生应急素养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管理者可根据不同卫生应急素养类型的影响因素对护士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卫生应急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传染病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灾害护理核心胜任力框架、研究小组讨论拟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3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完善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回收率为93.5%、93.1%;专家权威系数为0.8465、0.887;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378、0.4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公共卫生防控能力、职业防护能力、传染性疾病护理能力、急危重症护理能力、中医护理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护理人文素养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传染病护理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广西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研究广西乡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评价广西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提出降低广西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的对策建议.方法:参考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评估框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评价的量化指标,从暴露风险、敏感性和适应性三方面评价广西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风险高,事件发生频率和范围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敏感性高,乡村经济水平较低,地理地形复杂,乡村人口中"一老一小"比例较高,乡村人群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应能力较差,乡村应急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有待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完善,卫生资源欠缺.结论:广西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的脆弱性较高,应通过将卫生应急提前至准备阶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扎实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提高资源配置等措施以获得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