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3天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血清抑制素B(INHB)],基础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AMH、INHB及AF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成熟性畸胎瘤患者AFC水平低于术前(P<0.05),AMH、INHB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患者血清FSH、E2、RI、PI水平均低于术前,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后AMH、AFC、INHB与RI、P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术后生育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女性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单孔腹腔镜(vNOTES)进行老年女性附件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北京医院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卵巢良性肿瘤老年女性90例按1∶1随机分至vNOTES组和对照组(传统腹腔镜行附件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及1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瘢痕评分、术后性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9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在术中转变术式,无术中、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vNOTES组和对照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健康状况评分及性功能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NOTES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机械通气气道峰压(21.9±1.8)cmH 2O(1 cmH 2O=0.098 kPa)比(29.7±2.6)cmH 2O、呼气末CO 2分压(36.6±1.4)mmHg(1 mmHg=0.133 kPa)比(39.9±2.0)mmHg、术后排气时间(8.8±1.7)h比(21.9±2.7)h、术后24 h内VAS疼痛评分(1.3±1.2分)比(4.6±2.8)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瘢痕评分(1.7±1.1)分比(6.5±2.0)分、(0.4±0.3)分比(4.0±1.6)分、(0.0±0.0)分比(2.5±1.0)分,vNOTES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 P<0.01);术后6个月健康情况评分vNOTES组(124.8±10.6)分,高于对照组(119.9±10.7)分( P<0.05)。 结论:对于老年女性vNOTES进行附件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具有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疼痛轻、瘢痕小、身体恢复快等优势,是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可作为老年女性良性卵巢肿瘤治疗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LR、SII、RPR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预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及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分期及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因卵巢囊肿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为观察组(350例)、证实为卵巢其他良性肿瘤的患者为对照组(150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绝对数、单核细胞绝对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清癌相关抗原125(CA 125),并计算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RPR、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并进行比较,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随访资料,评价PLR、RPR及SI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分期的预测价值,对术后2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LR、NLR、SII(中位数分别为147.53、1.86、488.70)及CA 125(中位数为59.41 kU/L)显著高于对照组,RPR(中位数为0.16)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2组S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Ⅲ~Ⅳ期患者的PLR、SII(中位数分别为122.73、345.00)高于Ⅰ~Ⅱ期患者,RPR(中位数为0.18)低于Ⅰ~Ⅱ期患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术后2年复发患者的PLR、NLR、SII、SIRI(中位数分别为179.63、2.75、762.96、1.06)及CA 125(中位数为108.83 kU/L)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CA 125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3.0%,均高于PLR和SII,PLR、SII、CA 125三者联合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AUC为0.952。RPR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期的AUC为0.713,高于PLR、SII,低于CA 125;RPR、SII、CA 125三者联合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期的AUC为0.825,敏感度为68.7%,特异度为85.7%,优于单个指标。SII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2年内复发的AUC为0.803,高于NLR、PLR、SIRI及CA 125;PLR、SII及CA 125三者联合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2年内复发的AUC为0.813,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73.0%,高于SII。 结论:PLR、RPR、SII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分期有关,SI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外泌体lncRNA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价值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包括卵巢癌35例(恶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20例(良性组);收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妇女15例(正常组)作为对照。抽取3组妇女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商品试剂盒分离、纯化血清外泌体;外泌体的鉴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NanoSight纳米颗粒分析技术分析外泌体的粒径分布,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蛋白分化群(CD) 63、CD 81、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的表达情况。(2)随机抽取恶性组中4例卵巢癌患者(恶性测序组)和正常组中3例健康妇女(正常测序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组妇女的血清外泌体差异表达的lncRNA,并筛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lnc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在恶性测序组和正常测序组妇女血清中的表达,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即恶性组、良性组、正常组共70份血清)验证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在其中的表达。(3)绘制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诊断卵巢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等诊断效能;构建多因子联合诊断模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ROC曲线,评价其对卵巢癌发生的诊断效能。 结果:(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清外泌体为脂质双层膜结构,一侧呈凹陷的半球形或杯托样;NanoSight纳米颗粒分析技术分析显示,外泌体颗粒的直径峰值为127.6 nm,直径30~150 nm的外泌体颗粒占58.9%;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相比,血清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蛋白CD 63、CD 81、TSG101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增强。(2)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显示,相对于正常测序组妇女,恶性测序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 425个(其中上调23个、下调402个);挑选上调、下调表达异常明显的lncRNA 6个,即FER1L6-AS2、LINC00470、LINC01811、CXXC4-AS1、LINC02343、LINC0242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恶性测序组和正常测序组妇女血清进行验证,其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一致。随后对这6个lncRNA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恶性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FER1L6-AS2、LINC00470、LINC01811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良性组、正常组妇女的1.66、1.84倍,2.05、2.46倍,2.94、2.35倍,CXXC4-AS1、LINC02343、LINC02428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至良性组、正常组妇女的29%、34%,40%、46%,42%、42%,同一lncRNA的表达水平在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与正常组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而良性组与正常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6个差异表达lncRNA单独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0.805,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联合因子预测模型1(包括FER1L6-AS2和LINC01811)、联合因子预测模型2(包括CXXC4-AS1、LINC02343和LINC02428)、联合因子预测模型3(包括FER1L6-AS2、CXXC4-AS1、LINC02343和LINC02428)的AUC分别为0.865、0.934和0.962,各联合因子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均显著高于单一lncRNA的诊断效能( P均<0.05)。 结论: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高通量测序技术是筛选血清外泌体差异表达lncRNA的有效方法;血清外泌体多个lncRNA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lncRNA检测。检测血清外泌体lncRNA可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妇科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60例,其中采用ERAS模式手术患者80例为ERAS组;采用传统模式手术患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6、12、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RAS组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缩短[(9.8 ± 2.7)h比(19.1 ± 4.0)h]( P<0.05)。ERAS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9 ± 0.7)分比(4.2 ± 0.8)分、(1.3 ± 0.4)分比(3.5 ± 0.9)分],ERAS组无使用哌替啶患者,对照组4例术后使用哌替啶,两组哌替啶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5.0%(4/80)]( P<0.05)。ERAS组较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3.9 ± 0.7)d比(5.2 ± 0.9)d],住院费用降低[(1.1 ± 0.1)万元比(1.3 ± 0.1)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加速康复技术用于腹腔镜妇科良性肿瘤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值得深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IAH2和骨桥蛋白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IAH2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惠州临床医学院)以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40例以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6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的SIAH2和OPN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SIAH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70.77%(46/65)比7.50%(3/40), χ2=39.826, P<0.01],OP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64.62%(42/65)比10.00%(4/40), χ2=30.004, P<0.01];SIAH2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FIGO)、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 χ2=4.918、5.168, P<0.05);OPN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学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 χ2=9.432、4.250、5.478, P<0.05)。 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IAH2和OPN呈高表达,检测SIAH2和OPN的表达在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前影像学指标、肿瘤标志物与儿童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指标预先判断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对选择手术方案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166例卵巢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手术年龄为(6. 03±4. 24)岁;146例为良性肿瘤,作为良性组,手术年龄为(6. 00±4. 22)岁,78. 1 %(114/146)的患儿有临床症状;20例为恶性肿瘤,作为恶性组,手术年龄为(6. 40±3. 67)岁,95. 0%(19/20)的患儿有临床症状。对患儿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肿瘤直径和占位性质)、实验室指标、肿瘤良恶性以及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儿均接受了开放或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剥除术或肿瘤及同侧卵巢、附件切除术。其中,急诊手术31例,择期手术135例;保留卵巢手术84例,切除患侧卵巢手术82例。①影像学检查提示实质性占位16例[9. 6% (16/166)],囊实性占位87例[52. 4% (87/166)],囊性占位60例[36. 1%(60/166)],另有3例[1. 8%(3/166)]在术前未明确占位性质,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更多地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瘤直径为(7. 25±4. 78)cm,良性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 34±3. 94) cm,恶性组为(13. 71±5. 40 )cm,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提示肿瘤大小与肿瘤良恶性存在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出影像学肿瘤直径评估恶性肿瘤的阈值为8. 75 cm。在45例肿瘤直径>8. 75 cm的患儿中,恶性18例,良性2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另外,未扭转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直径也显著大于良性肿瘤,(13. 71±5. 40)cm比(8. 21±13. 5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②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提示恶性肿瘤患儿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和(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明显上升。③病理诊断提示恶性组病理类型包括未成熟畸胎瘤、卵黄囊瘤、颗粒细胞瘤和无性细胞瘤。良性组病理类型包括成熟畸胎瘤、单纯囊肿、滤泡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黄体囊肿、海绵状血管瘤、间皮包涵囊肿和坏死卵巢。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良性组患儿有66例接受了卵巢切除术,43例患儿存在卵巢扭转且均为良性肿瘤( R=-0. 222, P=0. 002)。 结论:术前卵巢占位患儿的相关影像学指标、肿瘤标志物对占位的良恶性评估有一定提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用于卵巢肿瘤诊断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用于病理诊断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切除的卵巢肿瘤组织标本80例,均行快速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诊断结果。结果: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间为(34.48±4.16)min,短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182.63±2.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3.804, P<0.05);石蜡切片病理诊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分别为45例、21例、14例,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分别为44例、19例、13例,完全符合率、延迟诊断率、误诊率分别为95.00%(76/80)、1.25%(1/80)、3.75%(3/80)。 结论: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比较,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的检查时间短且完全符合率高,但有误诊情况存在,医生应提高操作技能及切片取材和制作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巢上皮性肿瘤超声鉴别特征及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超声鉴别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按照国际卵巢协作组的超声术语规范,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42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声像图表现,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鉴别意义的超声征象,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交界性、良性、恶性超声鉴别重要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囊征是交界性肿瘤与良性、恶性肿瘤鉴别的特征性指标( OR值分别为10.97、19.22)。同时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鉴别的重要指标以不规则、厚分隔、实性为主、富血供、腹水为主,其中不规则意义最大。恶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鉴别的重要指标还包括不规则、大乳头、厚分隔、实性为主、富血供。不规则在鉴别交界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也具有相当的作用。本研究建立模型总的符合率72.4%,其中预测交界性模型的符合率为57.2%,良性为78.6%,恶性为80.7%。 结论:微囊征是交界性肿瘤的特异性超声表现。卵巢肿瘤是否规则、是否以实性为主、血供是否丰富及有无腹水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意义较大。本研究建立的卵巢肿瘤良性、恶性和交界性预测模型有较高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巢黏液瘤并硬化性间质瘤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巢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良性肿瘤,类似发生在软组织的黏液瘤,为第5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新增的肿瘤类型。本文报道1例卵巢黏液瘤,局部合并硬化性间质瘤,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