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参芪解郁方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分析参芪解郁方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对参芪解郁方药物进行成分和靶点的处理收集,再借助GeneCards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收集,与药物靶点取"药物-疾病"交集,获得核心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造模和药物对大鼠进行干预后,予以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估,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 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筛选到57个参芪解郁方相关活性成分,对应产后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靶点103个,关键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植物甾醇等,核心靶点涉及IL-6、TNF、IL-1β等,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雌激素、T细胞抗原受体等通路发挥药效.动物实验显示参芪解郁方可以提高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蔗糖水消耗量,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结论:参芪解郁方治疗产后抑郁症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的特性,其机制与参芪解郁方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产后抑郁大鼠脑前额叶皮层、海马区DA及其代谢产物、受体动态变化及参芪解郁方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从脑前额叶皮层、海马DA、DOPAC含量及D2R表达变化角度,探讨具有补益心脾作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雌性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设1、2、4、6周观察时点.选取脑前额叶皮层、海马区域,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D2R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点前额叶皮层、海马DA、DOPAC含量均较正常组减少(P<0.01).中药组4、6周及西药组2、4、6周前额叶皮质,中药组1、6周及西药组1周海马DA含量均较模型组同期升高(P<0.05,P<0.01);中、西药组2、4、6周前额叶皮层DOPAC含量较模型组同期升高(P<0.05,P<0.01),各时点海马DOPAC含量均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各时点前额叶皮层、海马D2R表达均较正常增多(P<0.01).中药组各时点及西药组1、4、6周前额叶皮层,中药组各时点及西药组4、6周海马D2R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5,P<0.01).结论:参芪解郁方能够明显改善PPD大鼠脑前额皮质、海马DA的功能低下,调节DOPAC的紊乱失衡状态及D2R表达障碍,其效应发挥可能与该方对单胺递质DA及其代谢产物、受体的稳态调节途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益心脾对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Th1/Th2平衡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Th1和Th2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症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6只,设灌胃1、2、4周3个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个时间点各组大鼠外周血Th1细胞和Th2细胞比例,并计算Th1/Th2比值.结果:1周模型组Th1及Th2细胞比例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4周模型组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模型组Th1/Th2比值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4周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周中药组Th1细胞比例较模型组升高,2周、4周中药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中药组Th2细胞比例较模型组升高(P<0.05);2周、4周中药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中药组Th1/Th2比值较模型组降低;2周中药组较模型升高(P<0.05),4周中药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平衡细胞参与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发生发展,参芪解郁方通过对产后抑郁症Th1/Th2失衡状态的调节而发挥其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交试验法优化参芪解郁处方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参芪解郁处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法测定参芪解郁方传统汤剂以及颗粒剂中橙皮苷的含量,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 (34)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参芪解郁处方传统汤剂中橙皮苷含量显著高于颗粒剂中橙皮苷含量;汤剂中对橙皮苷提取量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其中煎煮次数有显著性差异;参芪解郁方最佳煎煮条件为煎煮3次,煎煮0.5小时,加水量7倍.结论:参芪解郁方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为该方的定量方法;优选的参芪解郁方煎煮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参芪解郁方对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磁共振波谱的干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应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观察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内代谢物的浓度,探索参芪解郁方对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孕鼠72只,孕16 d,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芪解郁方组、盐酸氟西汀组,共4组,每组18只,模型组、参芪解郁方组、盐酸氟西汀组,采用母婴分离法制备产后抑郁大鼠模型,在产后1~21 d每日分离4 h.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双蒸水、参芪解郁方、盐酸氟西汀灌胃,正常组给予等容双蒸水灌胃,再设1、2、4周3个时点,分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并于第4周采用MRS定量检测技术扫描各组大鼠双侧海马、前额叶皮质的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1 aspartate,NAA)、含胆碱化合物(choline,Cho)、肌醇(myo-inositol,mI)、肌酸(creatine,Cr)以及谷氨酸(glutamate,Glu),测定NAA、Cho、G1u及mI相对浓度变化,计算NAA/Cr、Cho/Cr、Glu/Cr及mI/Cr的比值.结果 行为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点的不动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挣扎时间、游泳时间、旷场实验总分、蔗糖水消耗、进入开放臂的次数比例(OE/TE)和进入开放臂的时间比例(OT/TT)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解郁方组、盐酸氟西汀组大鼠各时点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挣扎时间、游泳时间、旷场实验总分、蔗糖水消耗、OE/TE和OT/TT明显升高(P<0.01).MRS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双侧前额叶皮质、海马的NAA/Cr、Cho/Cr明显降低(P<0.01),Glu/Cr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解郁方组、盐酸氟西汀组大鼠双侧海马NAA/Cr、Cho/Cr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 参芪解郁方可以调节母婴分离PPD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修复PPD受损神经元,促进神经重塑,调节谷氨酸能系统及膜磷脂代谢,从而对PPD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脑内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参芪解郁方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母婴分离产后抑郁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探讨不同剂量参芪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组,采用母婴分离法制备产后抑郁大鼠,灌胃两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结果:模型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蔗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蔗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水平得分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旷场实验垂直得分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前额叶皮质、海马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前额叶皮质、海马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较模型组均升高(P<0.01,P<0.05).结论:参芪解郁方通过调节产后抑郁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