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022年中医药调节核因子-κB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中医药调节核因子-κB(NF-κB)的研究热点及前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调节NF-κB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1.6.19和CiteSpace6.2.R4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3 728篇、英文文献995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文献分别涉及487、237位核心作者,形成以延光海、刘健、王丽和Li Wei、Zhang Li、Zhang Yu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中、英文文献分别形成7、8个有效聚类.关键词分析表明,该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研究方式(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干预方式(针灸、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等)等.结论 中医药调节NF-κB研究主要关注相关疾病和干预方式等,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并进行实验验证是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03-2023年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3年1月1日-2023年9月5日收录的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使用NoteExpress3.7软件管理文献题录,利用CiteSpace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 713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来源期刊617种,其中《陕西中医》发文最多(136篇);涉及799位作者,核心作者包括刘健、林久茂、彭军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年高频关键词有名医经验、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细胞凋亡、肺癌、肝癌等;研究前沿涉及作用机制、数据挖掘及分子对接等.结论 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配伍应用、成分分析、作用机制,以及各医家临床应用白花蛇舌草的经验总结等方面.数据挖掘名医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药物靶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领域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生物医药在中国生物经济领域中的产出与影响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生物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再工业化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梳理其发文趋势、文献特征、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与研究热点,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年~2023年全球发表的5 370篇和其中383篇中国发表的生物经济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研究的产出与影响力.研究表明:①全球生物经济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2000年~2010年间的探索阶段和2011年~2023年间的快速增长阶段;②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发达国家,其中德国表现突出,与政策支持、大量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③虽然中国相关研究略晚于欧美地区,但随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发文量快速上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生物修复、资源回收等相关的循环经济,以及与生物燃料、生物质、生物炭、生物柴油相关的循环经济方面.此外,中国生物经济中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涉及绿色合成、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应用,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药用植物、民族医药植物、海洋藻类药用以及用于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的阴阳五行平衡与非平衡模型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找出热点主题和趋势,为上消化道癌筛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自建库至2023-12-31发表的上消化道癌筛查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683篇,我国上消化道癌筛查领域的发文整体呈现伴有高峰的逐步上升趋势,并已形成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但缺乏学术合作.研究热点集中于筛查方法及技术研究、高危人群风险评估研究、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筛查形式由最初的人群筛查逐渐向机会性筛查转变,对机会性筛查的研究是当前及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结论 关于上消化道癌筛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应加强研究合力,关注上消化道癌筛查实施和推广过程中的障碍和促进因素,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和完善该领域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肺癌患者肺康复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国内肺癌患者肺康复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旨在为我国肺癌患者的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发表的肺癌患者肺康复相关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64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总结研究热点包括老年共病肺癌术前人群的研究、肺康复运动训练模式的探索、肺康复健康指导方案的创新及中医康复技术在肺康复领域的融合应用,近5年的研究前沿包括专项护理、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及康复效果.结论 肺癌患者肺康复一直处于较高的研究热度,关注老年共病人群、更新肺康复实施技术、创新健康指导方式、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可作为今后肺癌患者肺康复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食品环境与肥胖之间联系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讨食品环境与肥胖发展演变与研究现状,为后续治疗肥胖症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2006年至2022年期间发表在Web of Science有关食品环境与肥胖的论文和综述,通过人工剔除与研究无关文献,并采用VOSviewer、Bibliometrix等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81篇文献,分析得到食品环境与肥胖的出版物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R2=0.899 4);近年突出关键词有"致肥环境"、"饮食质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结论 饮食环境是诱发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为肥胖研究和前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可视化影像决策模型在评估肺结节浸润程度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资料、影像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在术前对肺结节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并通过决策热图及Shapley算法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179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CT图像(肺窗平扫).根据肺肿瘤新分类,分为腺体前驱病变组(78例)和浸润性肺腺癌组(101例).采用Deepwise软件,分别提取瘤灶、瘤周3 mm和5 mm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Boruta算法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等特征筛选算法确定各区域的最佳组学特征,然后采用logistics方法分别构建3个单区域及2个多区域(肿瘤+瘤周3 mm及肿瘤+瘤周5 mm)共5个影像组学模型,分析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其影像组学评分(Radsocre).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相关临床指标和结节的主要CT征象,并采用XGBoost算法将筛选出的高危因素结合瘤灶+瘤周3 mm联合模型的影像组学得分构建临床影像联合模型.额外收集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9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来完成联合模型的泛化性验证.利用决策热图和Shapley算法对模型分别进行可视化和特征贡献度分析.结果:相比单区域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AUC=0.740、0753、0.768;验证集:AUC=0.841、0.856、0.809),多区域影像组学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中均显示出更高的预测效能(AUC=0.878和0.834).XGBoost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AUC=0.948和0.886).Shap-ley分析显示影像组学得分、CT值和结节长度为预测肺结节浸润程度的最重要的3个特征.决策热图算法实现了对浸润性预测推演过程的可视化.结论:XGBoost模型对肺结节浸润性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决策热图实现了可解释机器学习算法的可视化从而保障了模型的实用性,为肺结节的临床处理及管理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辅助诊断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背景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ACSCs)指通过及时有效的门急诊服务可以避免住院的疾病.随着全球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日渐关注,深入了解ACSCs的发生发展和研究动态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近 30 年ACSCs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与趋势.方法 2023 年 3 月,检索并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ACSCs相关的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 6.1.R6 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包括发表年份、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时间跨度设置为"1992-2023 年",时间分区设置为 5 年.网络节点关联强度选择"Cosine"算法.根据分析主题,选择"Author""Institution""Keyword"作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得到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结果 初检获得文献 1 701 篇,经CiteSpace识别后,最终纳入分析 1 698 篇.近年来关注ACSCs的研究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名前 3 位的机构分别是哈佛大学[81 篇(4.77%)]、加利福尼亚大学[63 篇(3.71%)]及密歇根大学[47 篇(2.77%)].关键词聚类图谱得到"nursing home""public health""primary care""integrated care""impact""potentially avoidable hospitalizations""management""performance"8 个聚类主题.引文分析显示,ACSCs领域高被引研究重点聚焦于可避免住院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可避免住院与医疗卫生服务的关系、减少可避免住院的措施三方面.结论 近 30 年,ACSCs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目前已被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广泛用于评估和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然而,研究者和机构之间缺乏跨区域合作,研究热点随时间演进不断变化,主题涵盖ACSCs及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ACSH)的研究意义与政策含义、影响因素、实践应用和政策启示四大类.国内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探讨不足,未来需给予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锥形束CT在下颌下腺结石精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T检查资料,比较4种成像方法对不同位置结石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利用Mimics 19.0软件和CBCT数据对结石进行3D重建,从可视化角度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目.结果 CBCT和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2%(111/113)vs 95.6%(108/113),P>0.05],但均高于X线片(65.5%,74/113)和超声(73.5%,83/113)的总检出率.超声对导管前、中段结石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 63.6%(21/33)、72.2%(26/36)],与 CBCT[分别为 97.0%(32/33)、100.0%(36/36)]、CT[分别为93.9%(31/33)、97.2%(35/3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对导管后段结石的检出率低于超声、CBCT、CT[40.9%(18/44)vs 81.8%(36/44)、97.7%(43/44)、95.5%(42/44),均P<0.01].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后,成功地对不同大小、形态及数目的下颌下腺结石进行了可视化重建,重建图像清晰,结石与下颌骨的解剖位置关系显示直观.结论 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替代传统CT进行涎石病诊断.对于双手双合诊未查及但超声提示的导管后段结石,可直接行CBCT检查进行精确诊断;对于导管前、中段结石,可考虑X线片和CBCT检查.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临床患者宣教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近 2013 年—2023 年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疼痛管理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知网以"虚拟现实"和"疼痛"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年发文量、发表国家、机构、作者、共被引期刊和关键词聚类.检索时间为 2013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结果 共 2 503 篇英文文献和 328 篇中文文献纳入分析,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中文发文于 2014 年和 2020 年呈现两次发文高峰,各国机构和学者有一定的合作;Pain为文献共被引期刊最多的杂志.中英文文献获得 8 个聚类:康复、虚拟筛选、分散注意力、生活质量、手术、幻肢痛、社会性疼痛、虚拟现实.中英文 4 个研究热点:VR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现状、应用效果及康复、VR技术创新和个性化心理健康干预.结论 在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各国机构的学者合作交流还需提升.国内相关研究在起步较晚,学者可基于VR技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开展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性研究,并进行相应的疗效评价.重点关注研究对象康复的效果,以及探索更加智能化及创新的技术手段及其作用机制,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