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行右美托咪定(Dex)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Dex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麻醉前及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用量以及精神状态、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后MAP、HR水平低于麻醉前,SpO2水平高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MAP、SpO2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 h(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复合丙泊酚用于LC的镇痛效果显著,具有起效快、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快的特点,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患者术后认知影响小,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小儿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预防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和咪达唑仑对患儿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咪达唑仑麻醉,观察组予以Dex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不同时间点的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时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0 min的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中应用Dex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心率变异性及术后躁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心率变异性(HRV)及术后躁动(EA)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70例接受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Dex泵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间HRV、EA和POCD情况.[结果]两组HRV参数中,总频、低频(LF)、高频(HF)和LF/HF在泵注Dex(或生理盐水)负荷量结束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l min(T3)、3 min(T4)、5 min(T5)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T1~T5时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时间、首次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30 min时疼痛评分、EA评分、EA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ex可明显提升老年全麻患者麻醉诱导期HRV,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均衡性,降低术后躁动和POCD发生率,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值得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78例拟行MVD患者随机分为Dex低剂量组[A组,0.3 μg/(kg·h)]、高剂量组[B组,0.6 μg/(kg·h)]与对照组(C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输注),比较各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麻醉情况.[结果]三组麻醉诱导后(T1)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麻醉诱导前(T0)均显著下降(P<0.05);B组、C组气管插管后即刻(T2)时HR、MAP均显著低于C组(P<0.50);B组T1、T2时HR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B组术毕即刻(T3)、术后24 h(T4)时血清S100β、NSE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且B组均低于A组(P<0.05);B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药均显著少于A组、C组(P<0.05).[结论]0.6 μg/(kg·h)Dex持续输注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减少MVD术中麻醉用药,脑保护作用明显,且能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乙状窦后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MVD患者105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Dex低剂量组(B组)和Dex高剂量组(C组),每组35例.A组于诱导前静脉输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B、C两组给以Dex负荷量1.0 μg/kg,B、C组分别继以0.4和0.8 μg/(kg·h)泵注维持.比较各组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分离动脉前(T4)、放置垫片结束后(T5)及手术结束即刻(T6)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化.同时记录麻醉药用量及检测 T1、T5、T6、手术后12 h(T7)及24 h(T8)血液中S100β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结果]三组患者HR、SBP和DBP在T2时均显著低于T1 (P<0.05),在T3和T4时均显著高于T2(P<0.05);B组和C组患者HR、SBP和DBP在T3、T4和T5时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 A组和B组(P<0.05).三组在T5、T6、T7及T8的S100β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T1时(P<0.05).C组在T6、T7和T8的S100β和NSE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乙状窦后MVD中应用Dex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能够降低患者血液中S100β蛋白和NSE的释放,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且其作用与剂量呈正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2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泵给药方案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4μg/(kg·h)+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8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Dex注射液1μg/kg.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疼痛、镇静和血清应激相关指标,并记录术后48h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h、12h、24h和48h时间点的模拟视觉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给药12h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1(ET-1)和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均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ex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可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可减少阿片类麻醉药品用量,减轻产妇机体过度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对骨科全麻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骨科全麻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院骨科择期行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静脉输注Dex 0.5μg/kg,随后0.2μg/(kg·h)麻醉维持;对照组诱导前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和5 min(T3)、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4)和5 min(T5)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术后2、4、8、12、24和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时HR、SBP、DBP均较T0时降低,T2、T3和T4时HR、SBP、DBP均较T1时升高,观察组T3、T4和T5时HR、SBP、DBP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8、12、24和48 h时,VAS评分、瑞芬太尼用量和24 h吗啡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ex能够维持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药物和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硝普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治术降压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硝普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治术降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给予硝普钠降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检测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记录患者泵入药物浓度、术后24 h出血引流量,心率达标率及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泵入浓度为(0.38±0.04)μg/(kg·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8±0.12)μg/(k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0,P<0.05);观察组24 h出血引流量为(649.84±10.8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5.83±11.93)mL,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367.98,P<0.05).观察组心率控制达标率为80.00%(32/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0%(2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1,P<0.05).观察组心率达标时间为(5.43±0.9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1±2.14)h,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12.84,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治术术前血压,稳定控制患者心率达标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仅行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SpO2、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amsay评分较麻醉前明显升高,除对照组SpO2降低较观察组明显,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MAP、HR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12/4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改善睡眠状况及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较单一应用舒芬太尼有明显优势,是一种镇痛效果佳、呼吸抑制轻及不良反应少的麻醉镇痛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异丙酚-琥珀胆碱全麻诱导围插管期应激反应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预注对异丙酚-琥珀胆碱全麻诱导围插管期应激反应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行气管插管异丙酚-琥珀胆碱全身麻醉的290例手术患者,根据就诊号先后分为两组,每组145例.观察组诱导前预注Dex,对照组诱导前预注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入室后5 min(T0)、预注后3 min(T1)、麻醉诱导后3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0 min(T4)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参数,检测应激反应指标,记录麻醉情况与术后镇静镇痛评分,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4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琥珀胆碱全麻诱导前预注Dex,可以抑制围插管期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对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