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贵要静脉路径行双侧同步肾上腺静脉取血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首次报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经贵要静脉路径行双侧同步肾上腺静脉取血(AV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23 年 7 月至 2023 年 11 月连续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贵要静脉行双侧同步AVS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 21 例.记录穿刺部位、选用的取血导管、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取血成功率、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肾上腺静脉/外周静脉血浆皮质醇浓度比值≥2 定义为AVS成功.结果:21 例患者的平均年龄(49.3±7.7)岁,男性患者 13 例.所有患者右贵要静脉置入第一个 5F鞘管成功,2例无法置入第二个 5F鞘管而改用同侧头静脉.所有患者均使用 5F MPA1 导管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5F TIG造影导管插入左侧肾上腺静脉.手术操作时间为 17.50(12.00,22.00)min,X线曝光时间为 5.90(4.75,10.55)min,对比剂用量为 25.00(25.00,35.00)ml.所有患者双侧AVS均成功.2 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事件,其中 1 例为术中导管缠绕导致 5F TIG造影导管滑出肾上腺静脉,1 例为穿刺部位血管痉挛.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大多数PA患者中经贵要静脉路径行双侧同步AVS安全可行,但需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比较午夜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兴奋试验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PA)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试验为前瞻性试验.对2020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为PA的患者进行不同剂量ACTH兴奋试验(所有患者午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后,按照1∶2随机分为25单位ACTH组和50单位ACTH组);根据肾上静脉取血和/或手术后病理、临床随访分型判断为肾上腺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研究不同剂量ACTH兴奋试验对鉴别APA和IHA的诊断效能及其差异.结果 本研究纳入82例PA患者,包括APA 49例(59.8%)和IHA 33例(40.2%);25单位ACTH组29例(35.4%)和50单位ACTH组53例(64.6%).两组基线资料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血压、血钾及生化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ACTH刺激后各时间点血醛固酮(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血皮质醇(cortisol,F)、血醛固酮/同步血皮质醇(PAC/F)无明显差异(P>0.05).25单位ACTH组PAC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较PAC/F更大;其中90 min时AUC最大[0.94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70~1.000],最佳切点为38.0 ng/d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86.7%.50单位ACTH组PAC值AUC同样较PAC/F更大,AUC最大值仍然为90 min时(0.930,95%CI:0.840~0.994),最佳切点为39.6 ng/d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2%和83.3%.25单位ACTH组各点PAC值AUC(0.862~0.948)较50单位ACTH组(0.823~0.930)更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25单位ACTH或50单位ACTH兴奋试验用于PA分型(APA和IHA)鉴别中的最佳PAC切点值接近,分别为38.0 ng/dL和39.6 ng/dL,均在90 min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5单位ACTH剂量小、安全性更好,可推荐用于PA分型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在肾上腺静脉采血选择性判定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选择性判定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明确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并行AVS的37例患者,年龄(47±14)岁,男16例,女21例.采取双侧同步肾上腺静脉采血法,分别测定肾上腺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皮质醇、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脱氢表雄酮(DHEA)的浓度水平.结果 基于雄烯二酮和DHEA的选择性指数(SI)高于基于皮质醇的SI(左侧SI:13.9、13.1比6.05,P=0.006、0.035;右侧SI:30.4、18.5比11.6,P=0.028、0.051).基于DHEAS的SI低于基于皮质醇的SI(左侧SI:1.3比6.0,P=0.002;右侧SI:1.5比11.6,P=0.038).肾上腺静脉中雄烯二酮和DHEA浓度与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呈正相关(均P<0.001).-15~0 min雄烯二酮和DHEA的浓度变化率均小于皮质醇的浓度变化率(0.23、0.43比0.52,均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择3.0作为基于雄烯二酮和DHEA的SI切点具有最佳的灵敏度(97.7%,91.9%)和特异度(93.8%,93.8%).结论 与皮质醇相比,肾上腺源性雄激素雄烯二酮和DHEA在肾上腺静脉与外周静脉中的浓度差异更大,且变异性更小,可有效用于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采血法中选择性的判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防性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腰麻下?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预防性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腰麻下剖宫产产妇血压、心率(heart rate,HR)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单胎足月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与生理盐水组(C组).腰麻实施后立即摆仰卧位,手术床向左倾斜15°,快速同步输注羟乙基淀粉,同时即刻静脉注射试剂4 mL(NE组为去甲肾上腺素8μg,C组为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蛛网膜下腔给药后转平卧位时到胎儿取出之间每分钟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HR,同时记录产妇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追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例数和次数、胎儿取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以及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鞘内给药后NE组SBP在第3分钟达峰点,在第9分钟时出现最低点,而C组在第6、第10、第14分钟时出现低值.与C组比较,NE组SBP更趋稳定(P<0.05).NE组HR在给药后呈下降趋势,在第4分钟时为最低值,第9分钟时达最高值.C组在给药后HR第6分钟时上升至最高值.两组产妇高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例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NE组产妇出现低血压和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追加NE例数与次数NE组均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以及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8μg可有效减少产妇腰麻后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同时对新生儿无不利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