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患者临床资料。注射方法:用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将100 U A型肉毒毒素配置成浓度为50 U/ml的溶液,标记咬肌"安全注射区",前、后边界分别为咬肌的前、后边缘,上界为嘴角至耳垂连线,下界为下颌骨的下边缘,在此区域内标记3个或4个注射点,注射点距离4个边界至少1 cm,每侧注射25~40 U。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发症种类,总结治疗措施。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男8例,女152例,年龄(30.6±6.2)岁。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咬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下面部线条更加柔和,面部轮廓得到了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81.3%(130/160),主要有以下有4类:(1)非肌肉源性的并发症,包括淤斑5例(3.1%),一般于5~7 d可自行消退;头痛2例(1.3%),适当休息,2~3 d症状可消失。(2)与毒素效应相关的并发症,主要是咀嚼力下降,共86例(53.8%),随着药物的代谢3~12周逐渐恢复。(3)与注射剂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面部下垂4例(2.5%),单次注射剂量双侧各30~40 U,2例未予特殊处理,约8~12周逐渐恢复,1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提升下颌缘后约2周逐渐恢复,1例于外院使用热玛吉治疗后逐渐恢复;反常性硬性咬肌膨出9例(5.6%),5例给予补充注射4 U A型肉毒毒素后1周内消退,其余4例未予特殊处理,1~2周后自行消退。(4)与注射部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微笑异常3例(1.9%),嘱患者正确练习微笑动作,4~12周逐渐恢复;面颊凹陷21例(13.1%),1例患者通过注射透明质酸改善症状,其余患者未予特殊处理,8~12周逐渐恢复。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推荐的咬肌安全区域内进行注射,合理把握注射剂量和注射深度,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MFNT)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接受MFNT治疗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随访中记录其面部表情,以及执行一系列动作时的面部运动情况。根据面部神经分级量表(FNGS)2.0和Sunnybrook面部分级系统(SFGS),以及面部不对称指数(FAI)、睑裂宽度、人中偏移以及嘴角运动的角度或位移等指标评估面部的对称性和面部运动功能,从而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3/40),包括切口感染、眼部不适和腮腺液漏各1例。4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4个月(6.6~24.7个月),术后首次出现面部肌肉收缩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0.8~5.6个月)。术后85%(34/40)的患者面部对称性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FNGS 2.0评估结果提示,术后40例患者患侧的闭眼、鼻唇沟及嘴角运动方面的得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 P<0.001),而联带运动得分无明显增加( P>0.05);术后中位面瘫等级自术前的5.0级降至3.5级( P<0.001)。SFGS评估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静息对称性评分下降,运动对称性评分和综合评分均增加(均 P<0.001),但联带运动得分亦较术前增加( 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40例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FAI均降低(均 P<0.001);眼睑闭合能力增强,人中偏移减小(均 P<0.001);患侧嘴角运动位移明显增大,双侧嘴角倾角明显减小(均 P<0.001)。 结论:MFNT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可改善面部的对称性和运动功能,且手术相关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开 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24岁,初诊时间2018年3月。主诉:咬合不好、牙不齐、嘴突。现病史:吐舌、咬笔习惯。否认呼吸系统及全身系统疾病,否认遗传史,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拔除后牙矫治双突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 女,24岁。主诉:左侧后牙不能咬合,嘴突。患者全身状况良好,6年前因左侧后牙不能咬物,于外院行左下后牙修复并调磨左上后牙,治疗后咬合无改善。家族史无特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频电灼仪治疗飞行员流行性腮腺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 100 h,2016年3月2日因早起时左侧面颊疼痛难忍、张嘴受限来诊.查体:体温38.1℃,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80 mmHg(1 mmHg=0.133 kPa).左侧耳垂下、颊部表面皮肤红肿,肿块大小约4 cm×6 cm,触之皮温略高,边界不清,无波动感,按压、张嘴以及咬紧牙关时疼痛加剧.近期飞行任务重,经常加班熬夜,无腮腺炎接触史.血常规检验示淋巴细胞0.55,其他检查正常.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LE),简称LGI1抗体脑炎,是近几年被认识的一种自体免疫性LE,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男,49岁.因"发作性记忆丧失10 d"于2016年5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 d工作中突然出现记忆丧失,不能回忆熟悉的人姓名及刚发生的事情,无言语混乱、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持续约10 min症状好转.次日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持续约半小时缓解,自觉对熟悉的人或事部分不能回忆,情绪低落,同时家人发现其反应迟钝.曾于当地医院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于入院前2 d晚,家人发现患者睡前愣神,呼唤无反应,有吐气、咂嘴、伸舌、咬舌动作,并有双上肢抬举、前伸等动作,持续20~30 s上述动作消失,但仍神志模糊,约半小时后完全清醒.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上述症状发作多次.既往有糖尿病史8年,应用"诺和灵30R针"三餐前半小时分别皮下注射22 U、6 U、14 U,未系统监测血糖.血压高半个月,最高达180/100 mmHg (1 mmHg=0.133 kPa),未规律用药.20 d前曾有拔牙史.入院查体:体温36.6℃,心率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3/103 mmHg.神清、语利,反应迟钝.近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空间定向能力下降.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无眼震,无复视.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大致正常,双侧Babinski征(+),感觉及共济检查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MMSE评分22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4.4× 109/L,嗜中性粒细胞81.6%;血钠130.8 mmol/L,葡萄糖13.18 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提高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提高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方法 通过流程分析及数据统计,发现患者动作偏差、操作者操作不规范为改善重点.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采用5-3-1评价法评选要因,通过"三现"查验,选定咬嘴设计不当、机械臂固定不牢固、无多样化的宣教方式、护士未接受规范化培训、无标准化操作流程为真因.据此,多方拟定对策,从宣教、流程、设备等方面改进.结果 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从68.48%提升至93.48%.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完善了肺功能检查流程,提高了肺功能检查达标率,有效地缩短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确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reacher-Collins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13岁.因前牙开颌影响咀嚼来我院正畸科就诊.患者智力发育正常,眼距宽,双侧睑下裂向下倾斜显著,下睑外1/3处有V字形凹陷且内侧眼睑睫毛少.两侧耳廓不对称且发育畸形,耳位低,听力下降.口腔检查:左右面型基本对称,上颌前突,颏部后缩,呈"鸟嘴"样外观.牙齿咬合不正,前牙开颌,12、22、32、42牙明显向舌侧倾斜,26牙龋坏.腭部偏高(图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笼养川金丝猴理毛行为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理毛行为(Grooming behavior)的定义是动物个体对自身或其同类个体体表(皮肤、毛发或羽毛等)进行的多种形式护理,包括对体表进行有规律的梳理,以及用舌头或嘴唇舔皮肤和毛发等(Veà et al.,1999).在灵长类动物中,理毛行为大多表现为个体接触和探查自身或另一个体体表被毛,将毛发分开后从中拣出盐粒或皮肤寄生物放入口中咀嚼或直接用嘴咬食被毛下的盐粒或皮肤寄生物(李银华和李保国,200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微波治疗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在医学上没有办法进行确切地定义,它不是特殊病理变化或者是某些具体病因引起的唇炎.这种唇炎主要与气候寒冷干燥、舔咬唇部、过热食物、烟酒刺激、精神紧张烦躁、抑郁等因素有关. 临床分为慢性脱屑性唇炎和慢性糜烂性唇炎,就慢性糜烂性唇炎而言,唇红黏膜反复糜烂、渗出,病变时间长容易结痂脱落.痂皮脱落后唇红发痒憋胀,灼热疼痛,患者会不时的用手揉搓或是用嘴唇撕咬,该行为反而加重皲裂、渗出,这时候旧的痂皮没有脱落,新的痂皮又出来了,反反复复,无法彻底治愈,长此以往给患者的心理以及容貌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由于此病的特殊性,其临床治疗方法各异,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大,而且容易复发,效果并不理想. 本研究主要采集了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80例慢性糜烂性唇炎病例,对比分析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涂配合微波治疗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