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营养状况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单采血小板具有纯度高、副作用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单采血小板主要来源于固定献血者的捐献,然而单采血小板是否会造成献血者铁缺乏观点尚不完全统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铁营养状态的影响.多数研究认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普遍存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捐献过程中,伴随红细胞的丢失,长期累积可能造成铁代谢负平衡,出现缺铁性贫血,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造成献血者流失.采供血机构应加强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营养状态的重视,通过增强补铁重要性的健康宣教、开展铁缺乏检测项目、延长献血间隔和/或补充铁剂等多方面的措施,探索可预测个性化献血间隔和补铁策略的计算模型,预防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寻求一种平衡方法,使保护献血者身体健康和保障血液充足供应有机结合起来.本文详细梳理国内外文献,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的原因及危害、检测方法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做一综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献血关爱措施,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的献血者管理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智慧血站建设中的全血采集无纸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在智慧血站建设中构建全血献血全流程的无纸化,打造数字化全血献血系统并进行应用.方法 通过对信息化流程梳理和改造,系统框架设计和构建,数据网络传输搭建,实现了全血采集无纸化系统的构建,并在多种献血场景模式下开展应用.结果 2022年11 月-2023 年7 月,固定献血点使用无纸化系统采集49 063 人次,2022年4~7 月,团队献血使用无纸化系统采集24 822人次.与传统纸质模式相比,无纸化模式更加安全、规范、便捷,有效提升献血者感受.结论 无纸化全血采集系统的构建有效提升了献血者的体验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单采血小板不仅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和预防患者出血,还能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等,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随着其重要性的增加,血小板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但血小板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多为固定献血者,应该重点关注这部分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情况.该文从单采血小板献血对献血者机体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血清铁蛋白的影响,以及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调查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提高采血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南通市中心血站5个街头献血点,随机选择1 210名全血献血者访谈再次献血意愿及相关因素,并于献血后24 h内及2~3周电话回访,统计离场后献血不良反应(adverse donation reac-tions,ADRs)出现的频率和类型.结果 在1 210名接受调查的街头献血者中,首次献血590人,占比48.76%(590/1 210);重复献血620人,占比51.24%(620/1 210).献血后24 h内和2~3周电话回访1 210名街头献血者离场后的ADRs,电话回访有效率96.03%(1 162/1 210),迟发性ADRs的发生率1.29%(15/1 162).620名再次献血者主观意愿中首要原因是"促进自身健康"61.77%(383/620)(P<0.05),现场体验排在首位的是"献血地点的设置"56.61%(351/620)(P<0.05).结论 献血者的主观意愿、献血地点的设置、献血服务及献血宣传等是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主要因素.应通过提高献血服务,对献血政策和激励措施的宣传等来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比例,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2007-2016年广州地区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分析2007-2016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群特征,探讨新形势下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措施.方法 采用ELISA试剂对3 113 3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筛查,2次筛查阳性血液标本送广州市CDC或广州金域公司进行抗-HIV确认,对抗-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 113 343份标本,抗-HIV确证阳性714例,总阳性率为22.93/10万.10年来,抗-HIV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x2=27.43,P<0.01);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1.94/10万)高于女性(5.63/10万),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抗-HIV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率由高到低是25-34岁组、35-44岁组、18-24岁组、>45岁组,18-24岁组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1.02/10万)高于团体献血者(16.14/10万)(P<0.01),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抗-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中异性性传播占60.22% (430/714),同性性传播的占26.19% (187/714),既往已确认感染占11.34%(81/714).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抗-HIV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18-24岁的男性献血人群增长较明显;男性献血人群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献血人群,个体献血人群的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团体献血人群;HIV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异性性传播,其次为同性性传播.为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HIV风险,应加大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发展团体献血;同时加强街头固定献血点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排除以体检为目的的高危险献血者献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肃省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反应性人群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甘肃省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反应性人群的结构,为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为制定甘肃省梅毒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 收集兰州市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并收集兰州市与省内3家血站(东部、西部、中部各抽取1家)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兰州市299 969位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59%,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民族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州市与省内3家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人群相比,不同文化程度、年龄、职业、民族的不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无偿献血者中,学历较高的、18~30岁、学生、医务人员、汉族人群是全省招募安全固定献血者的重点对象;开展梅毒抗体联合筛查策略,拟定甘肃省梅毒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偿献血中开展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对固定献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843名献血者血液采集过程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实施效果.结果 有献血经历的既往献血者中,61.1%被调查者认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较以往好.72.2%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人员对献血者的关爱沟通较以往好;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后,首次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未干预前,献血服务满意度达100%,均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 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开展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提高献血者满意度,有利于献血者的保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建立献血者的长效招募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全血献血者的分布特征,为加强新增潜在献血者的宣传、重点献血者的招募、固定献血者的维护,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在重庆市主城区捐献全血的献血者个人资料,分析献血者年龄段、职业和学历的数据.结果:2016年在重庆市主城区参加捐献全血的献血者共计122 875人次,其中男62 497人次,女60 378人次,男女比例为1.04∶1.00;献血者的年龄分布比例结果显示,18~25岁的献血者47 123人次(38.35%),26~35岁27 714人次(22.55%),36~45岁23 379人次(19.03%),46~55岁22 958人次(18.68%),56~60岁1 701人次(1.38%);献血者的文化程度较高,研究生、本科、大专及以上学历(50.06%);献血者的职业主要以学生居多(26.38%).结论:有针对性的对18~35岁的大学生人群进行招募.同时积极发挥志愿者的带动作用,招募潜在献血者.加强服务、宣传、环境、技术,逐步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的方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分析本中心接待的献血者的诉求,改进服务,稳定、扩大定期献血者队伍,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自行设计《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调查表》,分别于2015年6月、12月和2016年6月、12月在本中心献血大厅、8辆流动采血车、2个固定采血点,向献血完毕后的无偿献血者随机发放调查表700份和900份,分别有效回收675份和868份.对影响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2015年(改进服务前)、2016年(改进服务后后)各项影响因素满意率的差异.同时比较2015年、2016年本中心定期无偿献血者人数和年总献血人次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明显增长.结果 经调查和统计分析,在改进前,献血服务设施及舒适程度(满意率75.48%)、献血环境及安全卫生(满意率86.63%)、献血跟踪及信息反馈(满意率86.96%)、献血场所作息时间安排(86.94%)和工作人员讲解宣传(满意率89.85)是影响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的主要因素.改进后,本中心无偿献血服务总体满意率从90.78%提升到96.50%(P<0.01).同时,定期献血者增长率11.01%;年总献血人次增长率11.05%,本中心全血、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均创历史新高,在临床用血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保障了本地区各家医院的临床用血.结论 依据调查分析,针对性改进无偿献血服务工作后,献血者满意率显著提升,定期献血者人数和年总献血人次明显增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宜昌地区献血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宜昌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 探索改进对策.方法 对2016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宜昌市中心血站固定及流动献血点献血的77 096人以电话及短信的方式进行回访, 并对回访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共发出回访短信77 096条, 收到回复38 908条, 调查回复率为50.47%.在有效回复中, 满意为38 662条, 满意度为99.37%;基本满意176条, 不满意29条, 不满意度为0.53%;有41条回复未作出评价.在不满意回复中, 献血服务水平占77.07%.结论 有针对性地提高献血服务水平, 从而提高献血满意度, 保留固定献血者, 促进献血事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