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22年淮河流域滕州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和随访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2010-2022年淮河流域滕州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初筛和随访情况,掌握筛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2年滕州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上消化道癌初筛和复查的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等指标.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组间高危率、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的差异,采用趋势x2检验分析各年间筛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2年滕州市共完成73 282人次上消化道癌危险因素调查,总体高危率为45.85%(33 598/73 282);23 478人次的内镜筛查和随访复查,其中初筛22 925人次,复查553人次.初筛人群上消化道癌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分别为0.64%(147/22 925)、76.87%(113/147)和74.15%(109/147),初筛人群中13年间的上消化道癌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检出率x2=2.62,P=0.106;早诊率x2=2.31,P=0.129;治疗率x2=1.07,P=0.302);复查人群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分别为4.52%(25/553)、80.00%(20/25)和60.00%(15/25),复查人群检出率显著高于初筛人群,x2=111.75,P<0.001.结论 2010-2022年淮河流域滕州市上消化道癌风险率较高,整体检出率较低,需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及长效化的筛查工作机制,开展癌症防控知识普及教育,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项目筛查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对女性生育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2016年"全面两孩"、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相继实施.保护女性生育力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避孕是保护生育力最有效的措施.在计划生育的人群中,部分育龄期女性使用了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LARC的使用对于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保护女性生育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将LARC的使用纳入免费基本避孕手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以推广.该文就LARC的分类、避孕机制及其对生育力的影响进行综述,为LARC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与县域经济水平高度协调发展的主导作用及影响路径,为其深化医改和长效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广西3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为研究样本,从集合与整体的视角出发,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其服务能力与县域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状况与影响机制.结果:高水平县域经济结构是促进耦合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影响耦合协调度提升的6条组态路径中,核心条件为县域经济基础稳固以及卫生人力资源或(和)卫生财力资源充足,总体解的一致性为0.996(≥0.8),覆盖度为0.780(≥0.5),模型解释力较强.结论:多要素内外协同是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县域经济基础与结构,进一步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收入以及注重人才队伍的优化扩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2022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质量评价与管理是VTE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促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动态评估与落实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评价VTE防治质量的指标。基于此,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指南、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多学科专家研讨,以“重要性、特异性、代表性、敏感性、可获得性”为标准,制定了评估质量、预防质量、结局质量三大类核心指标,明确了各项质量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公式、意义、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相关解释和推荐意见,以期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对VTE风险、出血风险动态评估以及规范化预防和治疗的关注与执行,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间的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取卵术后脑水肿1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巢穿刺取卵术后脑水肿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COH和取卵术后脑水肿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后获卵30枚,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予羟乙基淀粉500 mL扩容。取卵术后8 h突发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血生化指标检查示低钠血症,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示双侧卵巢增大,内见多个囊肿;头颅CT示脑水肿。高渗盐和甘露醇治疗12 h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症状缓解。取卵术后第5天因腹腔积液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放腹水。取卵术后第7天因血浆D-二聚体升高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COH和取卵术后脑水肿发生率低,但其症状重且可能危及生命。低钠血症可能是此患者脑水肿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品统一管理制度的扩散路径与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药品统一管理制度的扩散路径和机制,为该制度的深化落实提供参考。方法:以"医共体""药品管理""县乡村一体化""中心药房"为关键词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政策文件,运用政策扩散理论,从时间、空间、层级3个维度明确县域医共体药品统一管理制度扩散的路径,从竞争、行政指令、学习、模仿4个角度归纳该制度扩散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收集有效政策文件36份。县域医共体药品统一管理制度的时间扩散呈"S"型曲线特征,截至2022年底,实施县域医共体药品统一管理制度的省份为30个,政策扩散进入饱和停滞阶段;空间扩散显示"邻近效应";层级扩散呈现"领导者-追随者"模式。其扩散过程中竞争机制、行政指令机制、学习机制和模仿机制共同存在,但政策扩散不同阶段的主导机制存在差异。结论:县域医共体药品统一管理制度得到了广泛扩散,建议从促进配套政策出台、优化制度考核体系、综合运用各扩散机制促进制度优化的角度着手,促进该制度的深化落实和长效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健康促进是对所有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健康管理是实施健康促进策略的具体措施,而基本卫生保健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基础和途径。作者基于对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基本定义的理解及与基本卫生保健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即以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为基础,对所有相关服务内容和卫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对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并构建起健康防贫的长效机制。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需要在县域内建立起系统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有效的协同支撑机制。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服务,强调运用基本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强化预防与医疗、群体性与个体化、服务提供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任务、路径、标准、质量控制予以明确和规范;同时围绕健康管理服务内涵对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卫生信息、卫生经费、运行机制进行相应的协同和整合,以保证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气管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使用药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或较好改善,但仍有部分重度哮喘患者尽管接受大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和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的治疗仍然难以控制。支气管热成形术的诞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支气管热成形术是通过支气管镜进入直径>3 mm的气道由远到近逐一进行射频消融,可有效减少气道平滑肌质量,改善哮喘症状,有效控制哮喘。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指南、欧洲呼吸学会/美国胸科学会指南均推荐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我国2014年正式批准将该技术用于临床。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开展了这项技术,但其完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长期疗效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支气管热成形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长效中和抗体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发生、发展已对全球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研究进展,中和抗体成为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而被应用于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其中,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TIXA/CILGA)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COVID-19暴露前预防(PrEP)的长效中和抗体组合。该药所含的2种抗体可通过协同作用阻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受体结合域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结合,有效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TIXA/CILGA应用于COVID-19 PrEP及部分人群的暴露后预防(PEP)可显著降低有症状COVID-19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作为COVID-19的治疗选择。目前,体外中和试验及临床研究数据还发现,TIXA/CILGA对多种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型保留了中和活性,且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也具有预防潜能。COVID-19中和抗体虽不能替代疫苗,但仍在多种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长效α干扰素治疗Ph -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SC)的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经典的Ph - 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α干扰素是治疗MPN的传统药物之一,但是曾因给药方式不便和不良反应较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研究结果表明,α干扰素不仅能够诱导MPN患者获得临床症状、血液学和组织学缓解,还可以非特异性地降低 JAK2 V617F、 CALR等MPN驱动基因突变负荷。相较于传统α干扰素制剂,新型长效α干扰素,如聚乙二醇α干扰素(PEG-IFN-α)、聚乙二醇脯氨酸α干扰素等,不仅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这使α干扰素在MPN中的应用再次受到关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型长效α干扰素治疗MPN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笔者拟对近年其治疗Ph - MPN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