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医院作价投资成果转化方式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作价投资成果转化方式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其对提升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经济运行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已开展并探索地方专门政策支持属地公立医院以作价投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但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高校较为成熟的支持政策相比,仍需完善.文章从作价投资方式的决定权、持股平台要求、完成人奖励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等关键环节和内容,比较上述地方对公立医院的支持政策和相关部门对高校的支持政策,分析地方支持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探索适合公立医院的成果转化持股平台创新模式、进一步明晰决策免责政策内容及资产损失处理程序等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0—2020年医学类国家科技奖励成果的分析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2000—2020年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医学类科技成果进行分析,为新评价机制下科技成果的培育与转化应用提供参考,提升科研管理成效。方法:登录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网站,获得各类成果信息并分析获奖成果的特点和概况。结果:过去21年医学类获奖成果主要针对我国人群常见的多发病和高发病,有关癌症或肿瘤类疾病的成果最多,其次是心血管类疾病和传染病。高校获奖比例最高,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主力,科技成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和机构不平衡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均空缺。结论:应加强培育原创性科技成果,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着力解决医学创新实力区域不平衡问题,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医药企业,解决重大医疗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时代"超人"的机遇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时代在召唤,新征程已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打造一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纵观历史,古往今来,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兴旺之本。"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近年来国家在人才项目中投入巨大,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全国各省市也推出了各种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教育好青年人才也是我们未来超声事业的根本所在!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多年来重视中青年医师的培养,近年来相继举办了多期中青年英文论坛、中青年创新研究论坛、杰青优青论坛、中青年优秀/疑难病例分享,线下和超声学院线上学习人数累计280余万人次。超声分会各学组在过去一年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活动。腹部学组举办高端人才学术活动27场,累计线上线下参会22万人次;开展36场下乡巡讲活动助力基层人才培养,同时开展了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培养多样化创新人才。心脏学组举办4城5站规范化巡讲,累计线上线下参会近50万人次;通过超声大讲堂普及超声心动图知识,线上线下参会20余万人次。浅表学组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亲和行"巡讲活动,共举办10场,累计线上线下参会超50万人次;开设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管理学院,线上参会人员41万人次。妇产学组借助国际妇产标准课程系统培训和制定国内指南共识,培训医生8万余人;通过国际大师课,开拓超声医生的新思路,培养骨干人员600余人。介入学组启明星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累计69场学术活动,线上线下参会超300万人次;万里行活动深入基层,手把手帮带100位超声医生实现介入超声从0到1的质的突破;开设"医工信"交叉论坛,促进介入超声诊治能力提升。新时代青年"超人"在上述培训和学术交流中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不断成长与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6月24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时代我国中医药学科学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编辑人员丨2024/7/20
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是学科发展的制高点.为引领与促进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学术进步,中华中医药学会梳理、总结发布了《2020-2022 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19-2023 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以及《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该文基于以上研究报告以及近 20 年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奖励情况等科技成果,针对中医药学科建设现状与布局特点,回顾近 20年中医药学科重大科技成果,系统梳理了中医药学科科学研究最新进展(2020-2023 年),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当前中医药学科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展望中医药学科学术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刊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CSCD)收录期刊.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英国《全球健康》(GH)、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和检索.同时,本刊先后十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的表彰与奖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2/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刊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CSCD)收录期刊.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英国《全球健康》(GH)、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和检索.同时,本刊先后十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的表彰与奖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国药学》(英文版)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1次年会”上获得多项奖励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致敬—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侯云德院士
编辑人员丨2023/8/6
侯云德院士在医学病毒学研究和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引领者和实践者.2018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向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侯云德,男,1929年出生,江苏常州人,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作为著名的病毒学教育家,侯云德院士桃李满天下,他培养了一大批我国病毒学研究及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优秀带头人.侯云德院士是一位忠于祖国、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科学家,他一直专注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防病事业,他的科研成果已经根植于祖国大地和人民健康.作为新时代的疾控工作者,要以侯云德院士为榜样,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不忘初心再出发,砥砺前行,为全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这项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89岁高龄但依然坚守传染病防控事业的侯云德院士杰出工作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我国疾控工作和事业的高度认可,让全体疾控人员深受鼓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周德敏教授荣获“2017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