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乌鲁木齐市双中心233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对其中汉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行进一步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泌尿中心收治的233例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52(23~87)岁,肿瘤最大径(7.73±4.04)cm,其中汉族患者133例.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所有患者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对汉族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233例晚期肾癌患者中131例死亡,术后平均随访27.6(1~1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本组晚期肾癌患者淋巴结转移110例,远处转移200例,其中脑转移21例(10.5%)、肾上腺转移45例(22.5%).本组晚期肾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是48.9%、18.3%、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危险分层(IMDC)评分、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转移灶数量、治疗方式是影响新疆地区晚期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MDC评分、病理类型、远处转移是影响新疆地区晚期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汉族亚组患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IMDC评分、病理类型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新疆地区汉族晚期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 新疆地区晚期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6.1%,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脑转移、肾上腺转移率较高.IMDC评分、病理类型、远处转移是影响新疆地区晚期肾癌患者及新疆地区汉族晚期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预后因素分析及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预后模型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因素,并进一步验证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 DC)预后模型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服用舒尼替尼的115例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H arrell一致性指数法对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预后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4.6(2~5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3(9.4~13.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评分、IMDC分层、转移部位个数、骨转移、肝转移、首月相对剂量密度(1M-RDI)<50%、服药后出现≥3级手足综合症(HFS)、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初诊时有症状为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2分、IMDC高分级、转移器官个数≥3个、NLR≥2.7、初诊有症状为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IMDC分级,低、中、高危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0、11.3和5.6(P<0.01).本研究H arrell一致性指数为0.663(95%CI:0.610~0.716),表明该肾癌预后模型有一定的预测功能.结论 ECOG评分、IMDC高分级、转移器官个数、N L R、初诊有症状为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M DC预后模型对转移性肾癌靶向治疗预后有一定的预测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总体死亡风险构建优化减瘤性肾切除术患者选择的IMDC-Olig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国际转移肾癌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mRCC Database Consortium,IMDC)危险分层以外可以独立预测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患者总体死亡风险的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指导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国际减瘤性肾切除术临床研究协作组(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全球13个医学中心减瘤性肾切除术治疗转移性肾癌264例患者资料,中位年龄63岁,男性占比73.9%,66.7%的患者合并肺转移,26.5%的患者合并骨转移,寡转移患者占比73.3%,IMDC中高危占比63.3%.基于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减瘤性肾切除术后患者总体死亡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计算IM-DC模型和联合模型的C-index值.基于纳入模型的变量系数间比例关系进行半定量赋值,绘制新模型不同分值患者队列的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分析新纳入变量在IMDC危险分层不同亚组的预测价值.计算新模型预测3年死亡风险的时依性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开放手术占比68.9%,术后病理学肿瘤最大径中位9(7.1,12.3)cm,透明细胞癌占81.8%,手术切缘阳性率6.1%,清扫淋巴结阳性率47.7%,二期手术行转移灶切除比例为8.3%.中位随访27.5(15.1,46.4)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10例,总体死亡率41.7%.Cox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IMDC危险分层和寡转移状态(Oligo-metastasis,影像学评估转移病灶数不超过5个,HR=2.089,96%CI:1.390~3.139,P<0.001)是患者术后总体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IMDC模型C-index值为0.598,IMDC-Olig联合模型C-index值为0.645.IMDC不同危险分层的亚组分析显示,在IMDC中危组和高危组,是否为寡转移两组患者术后总体死亡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差异仅限于1年生存率),IMDC低危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DC-Olig模型可以很好地对IMDC中高危组患者基于总体死亡风险进行再分层,可作为手术适应证选择的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